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686175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利水电混凝土施工准备施工准备混凝土施工准备工作的主要项目有:基础处理、施工缝处理、设置卸料入仓的辅助设备、模板、钢筋的架设、预埋件及观测设备的埋设、施工人员的组织、浇筑设备及其辅助设施的布置、浇筑前的检查验收等。(一)基础处理土基应先将开挖基础时预留下来的保护层挖除,并清除杂物,然后用碎石垫底,盖上湿砂,再进行压实,浇 812cm厚素混凝土垫层。砂砾地基应清除杂物,整平基础面,并浇筑1020cm厚素混凝土垫层。对于岩基,一般要求清除到质地坚硬的新鲜岩面,然后进行整修。整修是用铁撬等工具去掉表面松软岩石、棱角和反坡,并用高压水冲洗,压缩空气吹扫。若岩面上有油污、灰浆及其粘结的杂物,还应采用钢丝

2、刷反复刷洗, 直至岩面清洁为止。 清洗后的岩基在混凝土浇筑前应保持洁净和湿润。当有地下水时,要认真处理,否则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处理方法是:做截水墙,拦截渗水,引入集水井排出;对基岩进行必要的固结灌浆, 以封堵裂缝,阻止渗水;沿周边打排水孔,导出地下水,在浇筑混凝土时埋管,用水泵抽出孔内积水,直至混凝土初凝, 7d 后灌浆封孔;将底层砂浆和混凝土的水灰比适当降低。(二)施工缝处理施工缝是指浇筑块之间新老混凝土之间的结合面。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老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膜(又称乳皮)清除干净,并使其表面新鲜整洁、有石子半露的麻面,以利于新老混凝土的紧密结合。 但对于要进行接缝

3、灌浆处理的纵缝面,可不凿毛,只需冲洗干净即可。施工缝的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风砂枪喷毛。将经过筛选的粗砂和水装入密封的砂箱,并通入压缩空气。高压空气混合水砂,经喷砂喷出,把混凝土表面喷毛。一般在混凝土浇后 2448h 开始喷毛,视气温和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而定。(2)高压水冲毛。在混凝土凝结后但尚未完全硬化以前,用高压水(压力 0.1 0.25MPa)冲刷混凝土表面,形成毛面,对龄期稍长的可用压力更高的水(压力 0.4 0.6MPa),有时配以钢丝刷刷毛。高压水冲毛关键是掌握冲毛时机, 过早会使混凝土表面松散和冲去表面混凝土;过迟则混凝土变硬,不仅增加工作困难,而且不能保证质量。一般春秋季节

4、,在浇筑完毕后 1016h 开始;夏季掌握在 610h;冬季则在 1824h 后进行。如在新浇混凝土表面洒刷缓凝剂, 则延长冲毛时间。(3)刷毛机刷毛。在大而平坦的仓面上,可用刷毛机刷毛,它装有旋转的粗钢丝刷和吸收浮渣的装置, 利用粗钢丝刷的旋转刷毛并利用吸渣装置吸收浮渣。 喷毛、冲毛和刷毛适用于尚未完全凝固混凝土水平缝面的处理。全部处理完后,需用高压水清洗干净,要求缝面无尘无碴,然后再盖上麻袋或草袋进行养护。(4)风镐凿毛或人工凿毛。 已经凝固混凝土利用风镐凿毛或石工工具凿毛,凿深约 12cm,然后用压力水冲净。凿毛多用于垂直缝。仓面清扫应在即将浇筑前进行, 以清除施工缝上的垃圾、 浮渣和灰

5、尘,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三)仓面准备浇筑仓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机具设备、劳动组合、照明、风水电供应、所需混凝土原材料的准备等,应事先安排就绪,仓面施工的脚手架、工作平台、安全网、安全标识等应检查是否牢固,电源开关、动力线路是否符合安全规定。仓位的浇筑高程、上升速度、特殊部位的浇筑方法和质量要求等技术问题, 须事先进行技术交底。 地基或施工缝处理完毕并养护一定时间, 已浇好的混凝土强度达到 2.5MPa后,即可在仓面进行放线,安装模板、钢筋和预埋件,架设脚手等作业。(四)模板、钢筋及预埋件检查开仓浇筑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对仓面安设的模板、钢筋及预埋件进行全面检查验收,签发合格证。(1)模板检查。主要检查模板的架立位置与尺寸是否准确,模板及其支架是否牢固稳定, 固定模板用的拉条是否弯曲等。 模板板面要求洁净、密缝并涂刷脱模剂。(2)钢筋检查。主要检查钢筋的数量、规格、间距、保护层、接头位置与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要求焊接或绑扎接头必须牢固,安装后的钢筋网应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钢筋表面应清洁。(3)预埋件检查。对预埋管道、止水片、止浆片、预埋铁件、冷却水管和预埋观测仪器等,主要检查其数量、安装位置和牢固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