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1685625 上传时间:2023-02-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厂区道路设计标准化摘要:为提高以后工程的设计效率,对厂区路面结构、道路宽度等根据车流量的不同提出相应的标准化,提出各种车流量道路结构层的标准设计。1.技术标准1.1设计荷载:BZZ-1001.2设计速度:15km/h1.3道路横坡:1.51.4 桥涵、沟道荷载标准:汽-超20,挂-120或公路级2.厂区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厂区道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表3-1路面宽度m主干道次干道支 道引 道人行道7.0或9.0注6最小转弯半径m受场地限制时(如升压站内)行驶单辆汽车(4t-8t)行驶单辆汽车(10t-15t)单辆4t-8t汽车拖带一辆2t-3t挂车载重15t-25t平板挂车载重40t-60t平板挂

2、车6.09.012.012.015.018.0最大纵坡主干道次干道支 道、引 道6.08.09.0计算行车速度km/h主干道次干道15最小计算视距m会车视距停车视距交叉口停车视距301520注1:主干道生产区主要入口通往主厂房或办公楼的入厂主要道路,运煤道路;注2:次干道连接各生产区的道路及主厂房四周之环行道路;注3:支道车辆和行人都较少的道路以及消防道路等;注4:引道车间、仓库等出入口于主、干道或支道相连接的道路;注5:人行道只有行人来往的道路;注6:车间引道宽度应与车间大门宽度相适应,转弯半径不小于6m;注7:在场地困难时,次干道最大纵坡可增加1%;主干道、支道、引道可增加2,但在海拔20

3、00m以上地区不得增加;在寒冷、冰冻、积雪地区不应大于8。3.路面结构的选用步骤3.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选用步骤3.1.1确定道路的类型;3.1.2确定土基回弹横量;.1.3依据使用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施工能力等,综合确定面层类型;3.1.4选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厚度,选用基层结构与厚度;3.1.5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所采用的路面结构方案;3.1.6选用附属部位(如路缘石等)的构造;3.1.7确定路面板的平面尺寸,选用接缝构造。3.2沥青路面的选用步骤3.2.1确定道路的类型;3.2.2确定各土基回弹横量;3.2.3依据使用要求、自然条件、材料供应、施工能力等,综合确定面层类型;3.2.4

4、选用路面结构与厚度;3.2.5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且定所采用的路面结构方案;3.2.6选用附属部位(如路缘石等)的构造。 4.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4.1土基回弹模量推荐参考值. 见表6.1-1 中湿路基路床上回弹摸量经验参考值(MPa) 表6.1-1土组公路自然区划土质砂26-4240-5039-5035-6050-60粘质土25-4530-4025-4530-4530-45粉质土22-4632-5430-5027-4330-455.2 路面设计对路基的要求5.2.1 对路基回弹摸量的要求本标准路面结构对应的路基回弹摸量的最低值为20MPa,因此,对潮湿、过潮湿状态,软土路基应进行必要的处理,以满

5、足要求.6.施工要求6.1 面层6.1.1 水泥混凝土面层6.1.1.1 水泥混凝土抗折强度不低于4.5MPa。6.1.1.2 材料(1)水泥:采用425#硅酸盐水泥(即普通水泥)或矿渣水泥;采用325#普通水泥时,应采用掺加剂、干硬性混凝土或真空吸水等措施。出厂期超过三个月或受潮水泥,应按试验结果决定正常使用或降级使用。不得使用结块变质的水泥。(2)砂: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后,可用泥土杂物含量小于3%的细沙。(3)碎石(砾石):采用质地坚硬,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三级,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圆孔筛),针片状颗粒含量

6、不大于15%,并应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4)水:拌合用水应清洁,宜用饮用水;采用非饮用水时,应按施工规范规定控制硫酸盐含量,含盐量以及PH值。(5)钢筋:使用的钢筋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应顺直,不得有裂缝、刻痕、断伤等;表面油污与锈蚀应予清除。(6)其他:水泥混凝土可掺用减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引气剂等外加剂,但应经试验后放可使用。6.1.1.2 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水泥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不应大于0.50;冰冻地区冬季施工时不应大于0.45。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按骨料种类、最大粒径、级配、施工温度和掺用外加剂等,通过试验确定。粗骨料最大粒径为40mm,粗,细骨料均干燥时,混凝土的单位用水

7、量,对碎石为150-170kg/m3 , 对砾石为140-160kg/m3 ;掺用外加剂或掺合料时,应相应增减用水量。混凝土的单位水泥用量,应根据选用的水灰比和单位用水量进行计算。单位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m3。混凝土的砂率,应按碎(砾)石和砂的用量、种类、规格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确定。当水灰比为0.5时,碎(砾)石的最大粒径为40mm,砂率对碎石可选为30%-35%,对砾石可选为28%-33%。水泥混凝土的材料要求,配合比,拌合物的搅拌、运输与浇筑,板面的拉毛与压槽,接缝的施工,混凝土板的养护,夏季施工与冬季施工的注意事项,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等,均按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8、F30-2003)的有关规定执行。6.1.2 沥青混凝土面层6.1.2.1沥青混凝土的沥青标号为AH90,沥青面层所用的石料应为抗滑、耐磨石料,其石料磨光值应大于42,沥青路面抗滑标准为:横向力系数54摆值45,构造深度0.55;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度应达到95%。6.1.2.2热料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技术指标:击实次数两面75稳定度7.5I型流值2040I型空隙率36I型沥青饱和度7085I型6.1.2.3沥青路面类型:上面层AC13;下面层:AC20。6.1.2.4沥青路面透层及粘层材料的规格和用量:用途液体石油沥青规格用量(L/M2)透层AL(M)1或者20.6-1.0粘层AL(R)1或者2

9、6.1.2.5路面容许弯沉值:58 1/100mm。石料等级的划分,碎石、砂、石屑、矿粉的质量要求,碎石的粒径规格,沥青的技术标准,沥青路面的施工气候分区,不同地带,不同沥青面层沥青标号的选用,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配比计算示例,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沥青混凝土的技术标准等,均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有关规定执行。6.2 基层6.2.1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 水泥水泥稳定碎石(砂砾)配合比(参考值):水泥:碎石(砂砾):砂(5:40:55),水泥稳定碎石(砂砾)基层压实度0.98(重型压实标准),水泥标号425#,抗压强度2.0MPa(7d,25条件

10、下湿养6d,浸水1d,龄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30mm,颗粒组成宜有一定级配,且不含杂质。水泥稳定碎石(砂砾)的抗压强度要求,水泥剂量的控制,集料的级配组成范围,混合料的设计步骤,施工季节,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等,均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6.2.2石灰稳定土基层石灰稳定土中,石灰的等级不应低于级。石灰的用量应结合当地情况通过试验确定。石灰用量以全部粗粒土颗粒(即碎砾石、砂砾、粉粒和粘粒)干重的百分比表示。石灰土中石灰的用量约为10%-12%。石灰适宜稳定性粘土(中液限粘土)以及含有一定数量粘性土的中粒土和粗粒土(如砂

11、砾土、碎石土、级配碎砾石和泥结碎砾石等)。石灰土及石灰土粒料不宜在雨天施工,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应停止施工,并应在冻结前达到规定强度。石灰土及石灰土粒料混合料施工中的有关问题,如材料要求、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施工季节、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等,均按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6.2.3级配碎石基层级配碎石采用未筛分碎石与石屑配置而成。石屑是指碎石场的细筛余料,粒径0-10mm,并具有良好的级配。级配碎石中,碎石的石料等级不宜低于三级,也可用满足强度要求的分级矿渣、煤矸石代替。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大于50mm(圆孔筛,相当于方孔筛40mm)。碎石中,扁平

12、、长颗粒的总含量不应超过20%(重量比)。级配碎石的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均按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6.2.4 石灰稳定工业废渣基层工业废渣包括粉煤灰、煤渣、煤矸石等。集成料为土、砂砾、碎砾石等。石灰工业矿渣可分为两大类:1.石灰粉煤灰类,包括石灰粉煤灰、石灰粉煤灰土、石灰粉煤灰砂、石灰粉煤灰砂砾、石灰粉煤灰碎砾石、石灰粉煤灰煤矸石等。2.石灰煤渣类,包括石灰煤渣、石灰煤渣土、石灰煤渣沙砾、石灰煤渣碎石、石灰煤渣碎石土等。石灰工业矿渣混合料采用的石灰不应低于级。在石灰粉煤灰中,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为1:3-1:9(此对硅铝粉煤灰;对高钙粉

13、煤灰,石灰用量往往较少)。在石灰粉煤灰土中,石灰与粉煤灰的比例为1:2-1:4(对粉土,以1:2为宜),石灰粉煤灰与细粒土的比例为3:7-9:1。(采用前者时,石灰与粉煤灰之比宜为1:2-1:3)。在石灰粉煤灰粒料中,石灰与粉煤灰之比宜为1:2-1:4,石灰粉煤灰与级配粒料(中粒土和粗粒土)的比为1:6-1:4(密实型)或1:1-1:2(悬浮型)。石灰工业废渣混合料施工中的有关问题,如混合料中粒料的级配组成、混合料的设计步骤、施工季节、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等,均按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6.3 天然砂砾垫层砾石的最大粒径以不大于60mm为

14、宜,以利辗压;小于0.074mm的粉料含量不应大于5%,以利隔水,防冻;同时,应按路基于湿类型适当控制0.5mm以下细料的含量,以利稳定。天然砂砾垫层的粒料可用煤渣、矿渣、煤矸石代替。采用煤渣时,大于50mm的颗粒需打碎,小于2mm的粒料量不宜大于20%。天然砂砾垫层的施工方法,质量管理与验收标准等,均按现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的有关规定执行。6.4 路基6.4.1填方路基宜先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角砾)土、砂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路基填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路面底面以下深度填料最小强度CBR(%)填料最大粒径(CM)030610308041080150315零填及路堑路床0306106.4.2 路基压实度依填挖类型、土层深度及压实标准等按表7.4.2-1选用。填挖类别深度(cm)路基最小压实度填方0-800.98800.95低填方、零填及挖方0-300.98注1: 低填方系指低于30cm的填方;注2: 低填方深度由原地面算起,其他深度均由路槽底算起;注3: 低填方应符合填方0cm-80cm深度的压实系数,还应符合由原地面算起0cm-30cm深度的压实压要求;注4: 干旱地区或潮湿地区的路基最小压实度.可减少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