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683873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养低段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西师版教材中,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几乎每一册都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虽然单元都很小,一般两三个课时,但其中的思维含量、思考价值都相当高。如,用列表、画图、倒过来算、一一枚举、代换等思想解决问题,其数学思考价值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可见解决问题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解决问题需要相应的策略做支撑。俗话说妙计可以打胜仗,良策则有利于解题,当学生对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运用达到一定水平时,应该把一般的思维升华到计策谋略的境界。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解题策略,才会在遇到问题时,找到问题的思考点和突破口,迅速、正确地解题。我翻看了低段数学教材,发现尽管教材上没有专门的解决问

2、题的策略的单元,但教材上还是多少涉及到了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因此,我想:在教学中我们不妨适当加强对低段学生数学解题策略的指导,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解题能力。也为进入中高段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打下一定的基础。下面通过实例探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基本策略。 一、紧紧抓住学生特点,多种形式培养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一)、画一画,显而易见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和知识都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思考解决问题时难免会遇到困难。小学生在纸上涂涂画画可以拓展思路,使用这项解题策略,比较符合小学生的思维形象性的特点。 例:已知两数之和为14,两数之差为2,求这两个数。 这个题如果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是很容易解决的

3、:X+Y=14;X-Y=2。解此方程可知X=8,Y=6。但如果是小学三年级学生尝试做此题,在没有学习方程的基础上,一般不考虑选用方程来解答。这样的题只能通过画图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求其中较小的那个数,可以用两数之和减去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6。要求较大的数,也可以用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差再除以2,即(14+2)2=8。运用图形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从而学生能迅速地搜寻到解题的途径。怪不得前苏联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对天才儿童研究发现,许多天才儿童是借助画图解决问题,而数学上能力较差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不依靠形象图形,最主要的是他们不知道如何依靠。因而,对学生进行画图策略的指导显得

4、犹为重要。 (二)、联系生活策略 有关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题型,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只有抓住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课堂才会有生机有活力,教师要精心营造生活情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内心感情。可以以有趣、生动和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想吻合的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生活经验;可以通过猜谜语、画图和角色表演等形式融教学内容于活动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启动思维;教师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用简洁的语言启发设问,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引导学生发现解决实际问题的捷径。如:在教学几十与几十的加减时,以学生经常吃的糖葫芦导入,一个简

5、单而有趣的情景代替了枯燥乏味的问题,引发学生更多的兴趣。 ( 三)、应用策略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新旧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使学生自己去发现,有助学生在获取新的知识的同时,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会学。例如:认识整十数这一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先由学生自己回忆一下在学习1到20时是怎么探究的,让学生口述,然后由多媒体出示主题画,让学生动手摆,从而得出结论。例如: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先让学生初步接触人民币,再进一步认识人民币,由此趁热打铁促使学生对于人民币面值能买多少钱的东西有一些了解。接着我就让一个学生、扮演“小小营业员”,再现买卖物品的生活片段,使学生在游戏中加深了对人民币

6、的认识,更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的。这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便于活灵活用。 (四)、游戏策略 喜欢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学习,这是低年级学生的一大特点,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如:数学知识或用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学于趣。如:认识图形,我在教授这节课时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游戏是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积木并向同学介绍自己认为这是什么图形。学生在玩和说中渐渐的认识了一些图形,为下一步具体的介绍各种图形的特点设下铺垫。 二、紧紧围绕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在二年级下学期教材上就安排了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对大部分低段学生来

7、说是学习上的一个难点。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应该是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形成解题思路。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应以综合法和分析法为分析数量关系的基本方法。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路是人们在长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善于运用这两种方法对分析问题非常有益。学生掌握这两种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应该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一开始具有分析和综合的意识,慢慢地明确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思考的完整过程,直到最后能灵活地运用这两种方法。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寻找“中间问题”,教学难点也正在于此。教学时,要注意把握教材的编排结构,对相关内容的生长点,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各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还要充分利用学生

8、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提炼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比如,二年级(下册)中解决问题中的例题,是学生第一次学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教材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了问题: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小猴采了6个桃,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桃?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说说图里告诉我们什么事,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进行思考,可以根据“大猴采了3筐桃,每筐12个”,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个桃;也可以根据问题“两只猴一共采了多少个”,想到大猴采的不知道,应该先算大猴采的个数。无论哪种想法,当明确了这个“中间问题”之后,解题思路也就形成了。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怎样求大猴采的

9、个数,要用每筐个数筐数;怎样求两只猴一共采的个数,要用大猴采的个数+小猴采的个数。在学生列式解决问题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下面几个问题:这道题是分几步解答的?先算了什么?为什么要先算大猴采了多少个?是利用哪两个条件计算的?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初步形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思考问题的意识。 显然,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步计算问题的综合。因此,对一步计算问题数量关系的理解直接影响着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教学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整理信息不是罗列条件和问题,还要发现条件之间的联系,研究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能从中再生出新的、有用的信息。 其实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举不胜举,关键是能抓住题目的特点,能就“题”而变,巧妙而又灵活地应用策略,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当然,在当今新课改理念下,数学课是一门艺术的学科,他不仅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学会解决数学问题,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等等,然而,只有不断地追求、不断地探索,才能有效地引领学生发现和学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