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1682494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说课稿范文集锦九篇说课稿 篇1一、 说活动来源:幼儿园活动是从幼儿的生活中积累,是根据幼儿的反应随即得来的。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学期对汉字已经有了兴趣,经常把在家写的字拿来给老师看,以次为骄傲。进入大班后,一天一个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汉字是怎么来的?”我接住这个球后,就把这个抛给全班孩子。这一下有个别孩子回家询问,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识及时给了孩子,还拿出“牛 ”、“羊 ”,这两个象形字让孩子观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兴趣不断蔓延,并产生了这个主题活动有趣的汉字。二、说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中,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2、从中感受人的聪明。、帮助幼儿认读:日、月、水、山、牛、羊、人、口。、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三、说教法: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饱满的情绪以自己的形态感染幼儿外,还挖掘此综合活动价值,采用了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采用的教学法有:引导法、游戏法、情景教学法、交流讨论法、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象性字的理解,达到了科学性、艺术性、健康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四、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活动,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升华了情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一)

3、游戏法新纲要在总则里非常明确地重申:“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激发引导幼儿参与活动的重要手段,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满足幼儿身心需要。游戏过程能激发幼儿一直以积极、轻松、愉快、自觉的心情主动参与活动。因此整个活动我让游戏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二)自由尝试法尝试和探索是幼儿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最佳途径。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成功和失败对幼儿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提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尽情发挥的自由运动空间,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比组织练习更符合幼儿天性。四、说活动准备:自制挂图1幅,汉字卡片一套。五、说活动程序:(一) 、 出示“山”字的象形字,你认识它吗?老

4、师来告诉你们这个呀是古代人用的字,你看了这个字想到了什么?感觉它象什么?你们想的真好,这个是古代的山字,(出示图画山)你们看象不象啊?哦,真的很象,原来古代的人把山的样子画了下来,用这个符号表示山字,人们一看就看懂了,因为它很象一幅图画。、 幼儿感知象形字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很多很多古代字宝宝,具体说说 月 日 人 水口 牛 羊。、 游戏:“我是谁?”将八个现代的字贴在活动室不同的角落里,教师让孩子拿着古代汉字,然后孩子们去找相应的现代汉字。、 老师小结:现在我们怎么一下子就认出来了?因为古代的人把它记录下来的每一个字就象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很多年以后,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就把古代的

5、字慢慢改的简单了,变成了现在的字,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二) 游戏找朋友幼儿分成八组,合作完成古代字宝宝与现代字宝宝的配对。、 通过观察分析,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1)教师出示挂图一部分,指导幼儿观察图片,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就“象形字”。是从各种具体的图画演变过来的。(2)以看图猜字的形式启发幼儿认识象形字。鼓励幼儿为象形字配上对应的现代汉字,知道“日、月、水、山、牛、羊、人、口”这几个字是由象形字变形演化而来的。、 引导幼儿认读汉字并理解字义。在幼儿认读的过程中,教师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 组织幼儿围绕认读重点展开讨论。(1)找出:“日”和“口”、“牛”和“羊”的相似和不同

6、之处。帮助幼儿区别和掌握这几个字。(2)用“日、月、水、山、牛、羊、人、口”,这些字进行词组练习,帮助幼儿正确理解和运用汉字。、 组织幼儿进行读字、举字卡的游戏,巩固所学的内容。说课稿 篇2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槐乡的孩子。1.首先我先来说一说教材。槐乡的孩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以“快乐的童年生活”为主题来展开的。槐乡的孩子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语言朴实、轻快,文中浓浓的

7、乡土气息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在作者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而快乐。2.接下来说说本课的教学目标。那么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再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第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正确认读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并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读懂课文,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整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第三是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3.再来说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由于本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较为接近,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

8、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因为学生对字句理解的欠缺,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现在来说说我的教学过程。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精神,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第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我将采用激趣揭题,质疑定标的方法来进入新课。“疑,思之始,学之端。”可以对学生发问,然后根据学生的疑问,巧妙地交代本课的学习目标。所以我设计的导语是:同学们,这个单元的课文里出现过不少的花,有绒球花和太阳花,有蒲公英花,那么

9、你们见过槐树的花吗?它是可爱的还是美丽的呢?那么今天我们就跟随一群槐乡的孩子去看看那神秘的槐花好不好?此导语以教师引导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二个环节是落实基础,整体感知课文。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应该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问题可以是对课题的提出的:槐乡的槐花是怎么样的?有什么作用?那是群怎么样的孩子?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提出的: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们从里面可以学到什么?在自读过程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在学生结束自读后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

10、的生字词进行指导示范读,例如课题里的“槐”“耷”“缕”,还有一些多音字“磨”“载”“塞”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既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同时我也会要求学生边自读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整体感知课文。这种勾画圈点法可以帮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而对重点语段,我会进行示范读,让他们更容易体会其中感情。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第三个环节是研读赏析,精读感悟。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

11、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我决定以小黑板出示问题1,问题2,然后请学生分组讨论。 问题1是:你觉得槐乡的孩子可爱吗?表现在哪些方面?问题2是:哪些语段向我们介绍了槐乡孩子一天的生活?而具体写槐乡孩子采摘槐米经过的又是哪个自然段?问题1,问题2的设置一脉相承,这里涉及到的学法有讨论法,可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感而发;另一种学法就是自主探究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提高。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第四个环节是拓展延伸。设置这个环节的好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

12、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部分学生欠缺相当的口头表达能力。那么这个环节我们可以借助讨论法来进行延伸。讨论法很重要,它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所以我将会要求学生抓住本课中你认为最精彩的语段进行分析,谈谈你认为他写得好在哪里?也可进行遣词造句的锤练。 这样的延伸可以有两种形式:快乐写话卡,通过对槐乡孩子劳动情形的多次诵读,我们认识了槐米,认识了槐乡的孩子。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个怎样的槐乡孩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吗?( )的槐乡孩子,我真想对说:

13、“( )”。也可以是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第五个环节是总结迁移,形成积淀。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要学生去理解课文第一自然段说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是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我认为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所以

14、我布置的课外作业是:1、摘抄好词佳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2、同步练习纸船印象最后我来说说板书设计。众所周知,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要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所以我的板书设计结合课文,简单明了的概括着本课的要点。槐乡的孩子4、槐乡的孩子八月 黎明早起出发:勤劳采摘槐米:合作采摘(男孩削女孩捡)满载而归(快乐的歌声)勤劳懂事,分担父母的辛劳副板书: 槐乡的孩子 可爱 吃苦耐劳,有很强的自立精神以苦为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可简化成写在黑板两边的词:勤劳、懂事、辛苦、快乐)采摘槐米:早起出发,合作采摘,满载而归

15、以上,就是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说课稿 篇3一、教材分析云房子是苏教版第三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它用清新、活泼、生动的文字和拟人化的手法,描写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色:有云的时候,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的时候,云朵散去,天空一碧如洗,更加洁净美丽。本文浅显易懂,没有什么太难的地方,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云的不同形态,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二、教学目标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拟达到以下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让学生了解初秋雨后的天空变化和小鸟的活动情况,感受天空的美丽和小鸟的活泼。3、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爱观察、爱想象的良好习惯。三、教法和学法根据抵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我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让学生面对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优美的音乐,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他们看一看,说一说,读一读,议一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