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678440 上传时间:2023-01-1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2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某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特区XX镇XX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XX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XX公司2010年9月目 录第一章 总 论5一、项目基本情况5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5三、可研报告编制的原则6四、编制目的6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7六、主要技术指标7七、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8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9一、XX特区基本情况9二、XX特区XX镇XX小学概况9三、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11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3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14一、编制原则14二、建设内容及规模14第四章 项目选址15一、项目选址15二、场址现状15三、场址建设条件15第五章 工程设计方案17一、概 述17

2、二、设计指导思想与原则17三、设计依据18四、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9五、建筑物设计19六、单体结构20七、给排水及消防21八、供电、照明23九、道路系统及流线分析23十、学校安全防灾设计24十一、环保卫生设计24十二、无障碍设计25十三、绿化25第六章 节能节水26一、编制依据26二、节水措施26三、建筑节能措施26第七章 环境影响评价28一、编制依据28二、污染环境因素分析28三、环境保护措施29第八章 项目组织、项目实施进度及管理30一、项目组织实施管理30二、项目实施进度31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32一、投资估算范围及内容32二、投资估算依据32三、投资估算33四、资金筹措方式与来源3

3、4第十章 招投标方案35一、依 据35三、招标组织形式35四、招标方式35五 、资质36第十一章 财务及社会效益评价37一、财务评价37二、社会效益评价37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39附件:1、效果图 2、总平面图3、建筑图第一章 总 论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 XX特区XX镇XX小学建设工程项目。2、项目地址: XX省六盘水市XX特区XX镇XX村。3、项目性质: 改扩建。4、项目规模: 校园占地面积44.85亩(299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850.01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8586.77平方米,厕所135平方米,门卫值班室94.5平方米,垃圾站33.74平方米。5、项目总投资:

4、 1123万元(中央及省、县专项资金)。6、项目实施、主管单位: XX特区教育局。7、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为20个月。8、项目法定代表人:邓仁委(XX特区教育局局长)。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4、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5、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6、城建基础资料及国家有关法律,专业技术规范,标准等等。7、XX特区XX镇XX小学现状。三、可研报告编制的原则1、遵照国务院有关部、委、局和XX省有关法规、文件、标准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的内容和指示精神进行编制。

5、2、对XX特区XX镇XX小学建设工程项目建设条件、技术方案、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和实事求是的研究与评价,客观地为上级主管部门审议该项目提供决策依据。3、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利用现有条件,力求使该项目方案切合实际,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尽可能节省国家资金。4、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现有客观条件,完善相关设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四、编制目的提出XX特区XX镇XX小学建设工程项目的设想,分析项目建设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资金筹措和社会效益评价,为项目审批部门提供决策的依据。1、对项目进行全面的技术经济研究、

6、论证。判别项目预期目标与项目兴建理由是否相吻合,预期目标是否有合理性与现实性。2、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3、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充分依据。4、完善基本建设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供科学,详实,可靠的依据。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工作范围XX特区XX镇XX小学项目建设总建筑面积8850.01平方米,其中新建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8586.77平方米,学生厕所建筑面积135平方米,门卫值班室94.5平方米,垃圾站33.74平方米。研究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建设规模、设计方案、环境保护、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评价。六、主要技术指标该项目为改扩

7、建XX特区XX镇XX小学,校园占地面积44.85亩(2990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850.01平方米,其中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8586.77平方米,厕所135平方米,门卫值班室94.5平方米,垃圾站33.74平方米。建筑密度8.21%,容积率0.337,绿地率42.8%,停车位20个。根据学校详细规划总体方案,其中教学楼建筑面积8586.77平方米、厕所135平方米、门卫值班室94.5平方米、垃圾站33.74平方米为新建项目,保留原有1216平方米教学楼一栋,该栋教学楼内有16个教室和4个办公室。建设土地是XX特区XX镇XX小学规划用地。七、可行性研究简要结论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建设的战略和六盘

8、水市XX特区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XX特区教育局顺应时势,根据XX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实施方案(试行)精神,制定学校详细规划总体方案,改扩建XX特区XX镇XX小学项目,对推动XX特区和谐社会的建设将起到重要作用。该项目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又具有切实性,可行性和必要性。1、本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政策和中央投入专项资金进行中西部农村学校改造工程的要求。2、本建设项目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XX特区教育发展需求。3、本建设项目的实施将改善六盘水市XX特区XX镇XX小学的办学条件,为创建和谐XX特区创造了条件。4、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背景、意义及必要性一、X

9、X特区基本情况XX特区位于XX省西部,凉都六盘水东部,距省城贵阳172公里,北与纳雍县,织金县接壤,西与水城县相邻,南和东南与晴隆、关岭、镇宁三县相连,东与普定县毗邻。贵昆铁路和贵烟公路横贯东西,水黄高等级公路从南部穿过,交通十分便利。全区国土面积1792.1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220个行政村,25个社区居委会。境内居住有汉、彝、苗、布依、仡佬等32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区总人口的30.52%。全区总人口65.25万,200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97595万元,财政总收入24121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69元,属国家级贫困县。全区共有小学184所,教学点54个,小学在校学生77974人

10、;有初中43所,在校初中生28862人。1992年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1996年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005年实现了“两基”攻坚目标。二、XX特区XX镇XX小学概况XX镇XX小学座落于XX特区XX镇XX村,是XX特区中心地段,这里交通便利,环境幽雅,闹中取静,是莘莘学子接受教育的好地方。XX镇XX小学建于1970年,学校占地面积2614平方米,建筑面积2188平方米。现拥有12个教学班,学生700人,教工25人。其中,取得大专学历的12人,合格学历13人。高级教师9人,小学一级教师16人。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用以指导教学工作。教学楼内设有电脑室、电

11、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体育活动室、少先队活动室等。学校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各种形式的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30年来的积淀,XX镇XX小学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不断进取,完善自身,追求发展,奉献社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教师:文明、团结、奉献、进取;学生:团结、勤奋、诚实、活泼。 全体教师秉承“教师德艺兼备为先,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以“质量立校、法德治校、科研兴校、创新活校”为目标,恪守“勤奋、求实、和谐、创新”的校训,“严谨、和谐、活泼、向上”的校风,“爱教、会教、善教、乐教”的教风,“爱学、会学、善学、乐学”的学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

12、教学质量。多年来,学校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坚持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毕业生。在学校领导集体的带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协力,抓科研,搞课改,走创新,求发展,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改革促发展,发展创新高。 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了孩子的明天。 学校的办学目标:创建师生共同发展的新型学校。 学校的培养目标: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全面育人,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人才。 为创建师生共同发展的新型学校,XX镇XX小学不断努力,在激烈的竞争中显示出了良好的势头:近几年来,教师多次获各级各类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先进学校”。虽然现在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人数逐年

13、增加的情况下,学校克服种种困难,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仍稳步提高。在XX镇同级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三、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1、该项目的建设是党中央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村中小学进行搬迁建设的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建设,缩小城乡办学差距,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将是我们国家教育工作今后一个时期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工作重点之一。因此,加快XX特区XX镇XX小学的建设,是该校贯彻落实中央政策,促进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 2、该项目的建设是XX特区教育发展规划的需要:XX特区现有人口65.25万人,其中城区人口13.5万人。近几年来,

14、农村大量人员到城区务工,加上现在农村许多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纷纷到城区购房,所以学校生源逐年增加,学校现有的校园校舍及教学设备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XX特区小学教育的发展。从以上现状分析,急需扩建教学楼及相关配套设施,以缓解日益凸显的各类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3、改扩建有利于学校的整体规划,使整个学校布局结构更加合理。4、改扩建后的XX特区XX镇XX小学能容纳2000左右学生,可为XX镇片区居民及外来务工人员解决子女就近入学的实际问题。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群众强烈期盼XX镇XX小学尽快改善办学设施,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根据XX特区XX镇XX小学的现状和发展的

15、规模来看,学校目前急需建设新教学楼及相关配套设施。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四、项目实施的可行性1、XX特区XX镇XX小学广大师生和家长迫切要求改善XX特区XX镇XX小学办学设施。2、特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专门项目管理机构,保证项目顺利实施。3、XX特区教育局及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有能力、有决心、有信心搞好该项目的建设,使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4、由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交通方便,给施工创造了优越条件,工程用水、用电能全方位保证“三通一平”的需求完全能满足。第三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一、编制原则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XX特区XX镇XX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