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676429 上传时间:2022-07-31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8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华市汽车产业发展战略规划(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华市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2009年12月课题领导:刘世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昆忠 金华市市长陈小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所长金中梁 金华市副市长应炳兴 金华市经济委员会主任吴晓波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课题协调:李志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室副主任肖庆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研究室副主任方意军 金华市经济委员会 综合处副处长课题组成员:张永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东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亓长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项安波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周 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景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2、窦 伟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姜雁斌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周浩军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论证专家:仇保兴建设部副部长张小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志宏科技部高新司司长王富昌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卢 希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胡 群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处长孙逢春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全世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张洪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刘庆钧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李庆文中国汽车报社社长申崇明中国汽车文化委员会会长陈东升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田亚梅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公司副总裁于昕旻中国汽车工业技术经济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付连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工作部主任凌梓桓中国高科技校车委员会主任目 录概要1一、

3、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3(一)全球汽车产业重心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3(二)本土汽车企业实力不断上升5(三)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历史性跨越机遇6(四)产业布局趋于集中,零部件生产日益专业化9二、金华市汽车产业基础11(一)汽车产业初具规模,在省内占重要地位11(二)整车错位发展,车型齐全,细分市场占较高份额12(三)零部件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集群效应初步显现13(四)金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14三、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18(一)指导思想18(二)发展思路18(三)发展目标20四、产业发展重点23(一)市场做细、份额做大,发展“特色整车”23(二)产品做专、系列做全,发展“专

4、长零部件”30(三)近期纳入规划的企业重点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37五、支撑体系和配套措施51(一)形成政策引导和扶持体系51(二)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2(三)支持行业协会发展,促进产业联盟形成53(四)完善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54附件一: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汽车产业56附件二:浙江省和金华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现状72附件三:金华市政府关于加快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07概要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生调整,产业重心正逐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2009年,国内汽车销量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高速成长阶段,跨国公司

5、产能和技术加速向中国转移,本土汽车企业实力也在不断上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生产日益专业化,产业布局趋于集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历史性跨越机遇。金华汽车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初具规模,已成为浙江省重要的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基地。金华汽车产业有自己鲜明特色,坚持走差异化发展道路,高起点、高品位、精准切入细分市场,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整车错位发展、车型齐全,细分市场占较高份额;零部件专业化、规模化发展,集群效应显现。金华汽车产业后发优势明显,机遇大于挑战。金华汽车进一步发展的总体思路是:继续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坚持细分市场高端起步的策略,走“特色”、“专长”的路子;围绕汽车产业链

6、,“无中生有、有中做优、优中做强”,实现整车和零部件联动发展;重点发展“特色整车”产业和“专长零部件”产业,支持相关服务业发展,打造国内特色整车基地和能够快速响应全球配套市场的专业化、规模化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坚持企业自主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相结合,既要扶持本地龙头企业,又要加大对外招商力度;优化要素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区域加快产业布局。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产业总规模由目前的500亿元提高到18002000亿元,从业人员由20万人提高到50万人以上,使汽车成为金华第一龙头产业。产业发展重点包括:“特色整车”方面,市场做细、份额做大,一是依托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现有优

7、势产品,包括豪华客车、高端经济型轿车、休闲娱乐特种车、专用车、高端重卡等;二是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是开发适用、新型纯电动汽车。“专长零部件”方面,产品做专、系列做全,一是重点发展基于金属加工工艺的“精铸精加”零部件,包括汽车轮毂、发动机、变速器、电机、车身等;二是配套发展其他优势零部件,包括内饰件、橡胶件、塑料件等。进一步完善支撑体系,切实落实配套措施。形成政策引导和扶持体系,抓紧落实、用好已出台的各项政策,并积极探索新的政策突破。设立汽车产业发展基金,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行业协会发展,促进产业联盟形成。完善保障体系,不断优化投资软环境。一、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汽

8、车产业是众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国家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发生调整,产业重心正逐步向中国等新兴国家转移。(一)全球汽车产业重心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1、中国成为最大的汽车市场和制造基地国内汽车销量高速增长,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大亮点。2008年我国汽车销量达到938万辆,同比增长6.7%。2009年111月,国内汽车产销量达1220万辆,同比增长41%,同期美国汽车产销量不足900万辆。我国汽车全年产销量将突破1300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已成定局。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高速成长阶段。2009年我国汽车整车产销量首

9、次突破千万规模,远远超过预期。基于对我国所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和人均GDP增长的判断,预计到2020年前,国内年汽车需求量还将翻一番,达到2100多万辆;到2030年前需求量将突破3000万辆。同时,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重心向中国转移,我国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都会大幅增加。未来1015年是我国汽车产业腾飞的关键阶段,我国汽车产业面临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表1.1 中国中长期汽车需求量保守预测(单位:万辆)2015年2020年2025年2030年汽车1484218425463243 轿车840137816642204 客车315436465541 货车329370417498数据来源:国务院发展

10、研究中心产业研究部2、跨国公司产能和技术加速向中国转移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扩大产能。2009年,大众、通用、福特、本田、丰田、日产、戴姆勒、宝马等国际主要车企纷纷在中国扩大产能,博世、德尔福、博格华纳、日本电装等国际主要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纷纷加大在华的投资力度。目前,奥迪在中国的产能已从10万辆提高到20万辆,长安福特马自达的产能已增加到60万辆。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的亮点,2009年1月,通用在华合资企业销量达到创纪录的129万辆,同比增长55.6%,对通用全球业务提供了重大支持;大众汽车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销量也达到创纪录的106万辆,同比增长37%,超过去年全年销量。跨国公司产业

11、转移层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全球汽车产业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全球化采购的扩展,逐步打破了传统汽车产业区域化集群围绕核心整车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国本土市场巨大的发展前景、低成本产品的生产优势,以及全球化采购的深化,促使全球主要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积极向中国转移产能。目前,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转移模式也向区域化集群式发展。通用汽车在上海成立了中国科学研究院,计划未来5年推出30款针对中国市场的新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车。福特正把亚太总部从泰国搬迁到上海,计划把最好的产品和技术引进到中国,2010年,将在中国推出福特EcoBoost新动力技术以及其他一系列先进的绿色节能技术。

12、2009年,长春奥迪“全数字化”新总装车间的投产,成为奥迪全球三大高档车制造基地中设备最先进的基地;将于2012年投产的长安福特马自达重庆新工厂,将采用高度柔性化的全自动生产线和先进的节能环保工艺,达到全球领先的制造水平。(二)本土汽车企业实力不断上升1、整车企业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本土整车企业市场份额显著提高,发展处于战略机遇期。2009年111月,乘用车自主品牌共销售409.24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4.35%。在车型结构和品牌建设方面,自主品牌车企开始向高端延伸,并尝试利用全球汽车产业重组机会参与跨国并购。市场的快速扩容给本土汽车企业成为全球性的大企业创造了机遇,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开拓为竞

13、争力稍弱的本土企业创造了后发优势;政策利好助推以小排量、低端车为主的自主品牌汽车销量上升;本土企业正处于一个赶超国际巨头的战略机遇期。2、零部件制造能力显著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将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重要生产基地。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已居世界前列,已建成100多个主要零部件产业园区,形成了配套能力;出口贸易已占全球汽车零部件出口的10%以上,产品出口到一级配套市场占比达到38%以上。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低成本优势、制造优势和配套优势十分明显,2008年下半年以来产品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规模不大、产品及市场较单一、以二三级配套及售后市场

14、为重点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相继倒闭或重组,这对于有一定实力、市场趋多元化的中国供应商而言,无疑是一个进入国际市场的机会,一些企业开始收购海外有技术特色的中小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以获得核心技术。中国汽车产业嵌入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程度越来越高,将成为全球汽车零部件最主要、最全面的采购基地。(三)新能源汽车发展面临历史性跨越机遇世界汽车产业已进入交通能源转型期,新能源汽车发展加速。在金融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趋紧、各国政治利益、汽车企业出于提高自身竞争力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高节能、低减排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传统燃油车通过技术升级努力达到节能、减排目标同时,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成为重要选择。在新能源汽车

15、中,电动汽车目前的技术较成熟,产业化条件基本具备。各国政府相继发布电动汽车发展战略和一揽子支持计划,动力电池得到高度重视,电动车技术瓶颈获得持续突破的预期大大增强。日本政府提出“谁控制了电池,谁就控制了电动汽车”,并组织实施国家专项计划。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美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方向是插电式电动车”,联邦政府投入140亿美元支持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还设立一个总量为250亿美元的基金,以低息贷款的方式支持厂商对节能型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在尽力加快回收在传统汽车领域的投资的同时,纷纷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的投入力度,并将电动汽车上市的时间大大提前。以新能源和电动汽车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变革,为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追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在传统燃油汽车领域,中国要实现反超非常困难,发展电动汽车是我们在不放弃传统技术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