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675752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教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斯宾塞快乐教育读书笔记-老师读书笔记读斯宾塞快乐教育有感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促进专业成长。读书能提升老师心灵修养,还能滋养老师的人生底气,读书能让人保持平淡的心境。爱读书、有学养的老师是对学生的一种言传身教。暑假里终于捧起了朋友推荐的斯宾塞的快乐教育一书。早就听说对斯宾塞的教育思想是随时代的变化而产生,对人类有着恒久的价值,就像宝石,经过光阴的打磨,更加光荣夺目。他的教育因为提醒了人性和心智开展的规律而使孩子和家庭受益。终究是一种怎样的思想能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斯宾塞他终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带着一种好奇与疑惑的心情,我开场了对这本书的研读。这是本半是自传,半是札记的书。包括安琪儿降临

2、的序曲、快乐教育最初的机密、快乐的家庭教育、如何对孩子进展快乐教育、如何找出不快乐的小虫子、快乐的智力培养、孩子心智成长的规律、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助学习、自我教育的才能、如何培养孩子快乐写作的才能、如何运用有益的暗示在孩子的教育中、快乐的自然教育、怎样培养孩子的道德、意志和品质、如何快乐地进展孩子身体的培育、如何防止过度教育和过度学习、如何尊重孩子的权利、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如何培养孩子安康的心理、如何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知识、如何对孩子进展情感教育、如何发挥父爱在教育中的作用等二十一章。这本书既关注了儿童的智力因素,又关注了儿童的品德、情感、习惯等非智力因素,但纵贯

3、整本书的就是“快乐”,于知识的学习,斯宾塞谈到:痛苦的功课使人感到知识讨厌,而愉快的功课会使知识吸引人。在一个有效而快乐的环境中,采用儿童易于承受的方法教育是斯宾塞教育思想的核心。斯宾塞自己在书中说写这本书对于他而言是件轻松而愉快的事,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可以说,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件轻松而愉快的事,因为书中没有晦涩的道理与文字,却读到了一份久违的亲切与共鸣。书中的许多观点极具创始性。现摘录局部书中的精彩话语:1事实证明,假如对自己的孩子多一些拥抱、抚摩,有时甚至是亲昵地拍打几下,孩子在对外交往以及智力、情感上都会更安康。2我一直认为,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中是不能缺席的。3我认为要对孩子进展教育,父母

4、首先要教育自己。4每一件善行都不会被无视,每一点努力都会有所收获。5我一直认为,除了极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只有特点不同之分,而没有好和坏、高和低的差异。6学习一件事物比读十本书更管用。这是孩子亲身的体验,知识得来是经过他自己验证的。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考虑的才能。7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把教育仅仅看作是在严肃教室中的苦行僧的生活,而无视了对孩子来说更有意义的自然教育和自助教育。8要知道如何教育孩子,首先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我认为,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9任何生命都会对某些对象表现出特别的兴趣。一旦他们发生兴趣时,也就是教育的好时机。10在孩子早期

5、教育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我认为是培养他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教育的才能。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哈佛女孩刘亦婷培养纪实中的一段话,更验证了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的无比魅力。18岁的成都女孩刘亦婷同时被美国四所名牌大学录取。书中提到周弘先生的赏识你的孩子是教育孩子的一剂良药。周弘先生不仅让先天耳聋的女儿学会了说话,还把她培养成了少年大学生、留美博士生,他的秘诀就是:用教婴儿学走路、学说话的耐心和信心对待学习落后的孩子,把“你不行”变成“你能行!”一份10题9错的答卷,在他嘴里竟能变成:“这么小的年龄做这么难的题,第一次居然就做对了一道比爸爸当年强多了,再努努力,说不定还能多做对几道呢!是啊,赏识就是鼓励,就是把快乐融

6、进学习中。书读了几遍后,我将斯宾塞教育原那么和方法及个人体会整理如下:一、教育应符合儿童心智开展的规律。不同的阶段,对儿童的教育须采用不同的方法,教育要符合儿童对事物的认识才能层次,要从简单到复杂,从不准确到准确,从详细到抽象。这让我又不禁想到一句教育上的名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曾经一段时间我对这句话的正确性产生过疑心,但如今仔细考虑却有一定的道理。每个孩子,除了个别的天才以外,智力开展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只有特点不同,不存在层次差异,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去设计教学的方式必然能将孩子教好,至于在什么阶段选择教孩子什么内容,本身也是一个会不会教书的老师的表达。当然,在现行教育环境

7、下,班级人数太多,要务实现这种差异话教育,对于老师来说,是一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教育的开展还需要靠老师本身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二、教学应该从实验到推理,引导儿童自己进展讨论和推论。这让我联想到了杜威的教育思想“实用”,强调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学生如何去做,从做中学。斯宾塞的教育观点与杜威的思想极其相似。对于这点,我们祖先其实也早有认识,“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现实的教育中,我们却在更多的侧重于理论的学习,只要求学生看书学习,其他什么都不用管,学生经过学习对于某一原理理解的非常透彻,可这原理有什么用,一无所知,不知有何用途。原因就在于我们让学生掌握的是现成的知识,他们

8、需要的是认识而不是认知。三、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日常教育中,不能无视了教学环境的营造,一味的讲求知识点的严谨细致,一味的追求深度难度,殊不知,过分死板的的学习环境会导致学生对该课的兴趣缺乏,兴趣没了,再有高深的学问也没有,因为那终究是老师的,无法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知识。有效的教学也应包括高效的学习环境。老师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在教育法中它是与律师、医生这类职业一样,是别的行业无法替代的,所以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好的学问,还应该有擅长理解学生,能与学生建立良好关系的本领。懂得循循善诱,有耐心有不乏创新精神,这一切的培养与形成,那么又来自于对教育学的理论学习和研究。斯宾塞的这些教育方法与传统教育中采用的照本宣科、死记硬背、无视学生的身心规律和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它注重心理规律、兴趣和实验,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更符合新课标要求,也更适应新课改需要,对今天有极好的借鉴作用。读完此书,我不得不赞同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杜威的对于此书与斯宾塞的评价: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是英国和美国读者最多的教育名著。很多人把他看作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二个牛顿,我认为,在现代教育史上,他是一座纪念碑。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