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666377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的现状 06-06-26 09:46:00 作者:未知编辑:studa20东北地区是我国近代工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经过建国以后特别是“一五”、“二五”时期的大规模经济建立,已根本形成了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建材、煤炭等重工业为主体的根底设施比拟完善的工业基地。以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吉林和齐齐哈尔等重工业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开展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为新中国经济的开展曾做出过重大奉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开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深化探究“东北现象”的成因及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开展的因

2、素,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开展的对策,不仅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经济,而且对实现全国经济改革和开展的总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当前面临的困难 1、经济增长乏力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开展速度明显低于国内先进地区,从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社会总产值与国内生产总值上看,初期的特点表现为周期性振荡,即当全国经济形势较好时,东北的增长速度也很快,而当全国经济紧缩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幅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年以来,这种周期性振荡已经转为近乎持续下降,即表此时此刻全国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下降。如辽宁省的工业总产值过去多年居全国首位,享有“辽老大”的美誉,但近年来已降到全国第10位左右。

3、据统计,1980年辽宁省的工业总产值为440亿元,占全国的8.8%,同期广东省的工业总产值仅为224亿元,占全国的4.5%。到了1996年广东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到达6097亿元,占全国的9.0%,同年东北三省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6897.5亿元,几乎与广东一省持平。这就明显看到东北老工基地经济地位的相对下降。从微观层面上看,东北三省大量国有企业长期亏损,扭亏乏力。 2、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慢慢丢失 首先,对资源的长期开发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采掘和原材料工业的优势慢慢消逝。如辽宁的有色金属、煤炭资源、黑龙江的石油,木材资源等已无优势可言。其次,制造业面对国内猛烈的市场竞争,优势已,举步维艰。如沈阳、哈尔

4、滨的制造业企业,工业增加值、利税等指标明显低于沿海新兴工业地区,而资产负债水平却高于这些地区。第三,随着中国参与世贸组织,国际国内市场将进一步趋于连通,届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将干脆承受来自进口产品的强大压力。 3、构造不合理,经济效益低下 从产业构造上看,东北三省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工业偏重,轻工业偏轻。这样的产业构造是造成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周期性振荡的主要因素。从产品构造上看,由于长期搞资源开发和产品的初加工,东北的工业经济形成了困难产品制造与初级产品加工并重,最终产品少,中间产品多的局面,如辽宁省最终产品缺乏三分之一,且产品附加值低,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等城市的工业

5、都是传统产品多,新型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差。如沈阳的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产值的比重不到5%,工业产品更新周期平均长达9年,比兴盛国家与国际差距在拉大,国内比拟优势在减弱。 4、技术装备老化 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企业的设备老化,技术陈旧,长期以来未得到系统改造。如“六五”以来,沈阳全市只有特别之一的大中型企业得到不同程度的改造。目前全市主要工业企业生产设备属国际先进水平的仅13.4%,国内先进水平的仅19.2%,两者之和缺乏三分之一。60年头以前的老设备70%还在运转。哈尔滨市工业企业设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23.8%,30年以上的占9.2%,全市还有四分之一以上的企业照旧沿用60年头

6、陈旧落后的装备。长春市工业设备的平均役龄在20年以上的约占60%,在2.4万多台机床中,80年头水平的约占17%,70年头水平的占47.2%,60年头水平的占19.7%,50年头水平的占15.4%,很难想象,用如此落后的技术装备能生产出现代市场须要的产品。 5、资金短缺,企业开展后劲缺乏 从“一五”奠定东北的工业根底后,由于历史的各种缘由,东北工业始终维持着原有的规模和格局。国家对东北地区投入相对少,固定资产投资缺乏,较大规模的投资工程更少。60年头、70年头搞“备战”,重点放在大、小三线建立,不但没有接着投资,还将东北的一局部力气调给山区和内地。在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经济建立重心南移,在东北投

7、资大工程更少。同时由于上缴过多,企业长期以来留利水平低,几乎没有自我改造、自我开展的实力。 6、历史负担沉重 一是企业流淌资产损失紧要。一些企业由于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决策失误,盲目生产,造成各种损失,而使企业,而使企业背上沉重债务。二是企业社会负担过重,各种非生产性支出如职工住房、医疗等占压流淌资产现象特别普遍。三是职工生活保障负担沉重。企业长期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加之低工资、高就业的劳动就业观念的影响,企业冗员较多。在市场竞争与构造调整的双重压力下,过去隐性失业的冲突慢慢凸现,下岗、失业人数大量增加。沈阳市1.5万户企业的173万多职工中,国有企业职工达97.3万人,

8、1997年分流下岗职工37.8万人,其中国有企业分流下岗的26.5万人,占同期国有企业职工总数的26%,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东北地区老企业多,离退休职工人数多,也是企业的一大负担。例如,沈阳市在全市480万城区人口中,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70多万占总数的14.7%,参与养老保险的在职职工与离退休职工的比例为1:0.46,抚养比为2.15,高于全国4.7的平均水平。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开展的制约因素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开放,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在社会资本构成中也打破了公有资本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法人资本私人资本以及外商投资的开展,慢慢出现了法人资本、个人资本和外商

9、资本。同时国有经济也接受了一些更加适合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方式。尽管如此,我们还应看到,由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是较晚退出准备经济体制,长期积累的一系列体制性与构造性冲突在当前条件下表现得特别突出,其中国有经济布局不合理是制约老工业基地开展的重要因素。 1、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本中的比重过大 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社会资本构成,一个特别普遍的特点就是国有资本的比重过高。表列出了1996年沈阳市各类资本的分布状况。从中看到国有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接近70%。从不同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中国有资本的比重高达99%,在建筑业中国有资本最低为51%,在其他行业中国有资本的比重到达63%。 表11996年沈阳市各类资本的分布状况 资本类型 国有资本 集体资本 法人资本 个人资本 外商资本 合计 数量 亿元 760 98 56 109 80 1103 比重% 68.9 5.9 5.1 9.8 7.3 100 注:表中外商资本含、港、澳、台商资本 从产业上分析,辽宁与沿海兴盛地区相比,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明显偏低。表列出了沿海局部地区的非国有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率,其中非国有化水平同各地区非国有经济缔造的增加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 表1994年沿海局部地区非国有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率 非国有化水平 经济增长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