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664777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然气管网及设施应急抢修专项预案为使燃气设施的运行、维护和抢修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气的要求,当供气管网发生漏气、设施损坏、存在隐患或造成事故等情况下均需采取抢修措施。为最大限度控制突发事故所带来的人民生命及财产损失,使公司所属部门及相关人员在事故面前能按照预定的技术措施,迅速、及时、有序的进行应急抢险,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应急抢修规程。突发事故(主要指燃气泄漏事故或由泄漏引发火灾或爆炸)发生后,用最有效的手段尽快终止泄漏,阻断气源,通过抢险最大限度降低损失,是本预案的核心宗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定本

2、应急预案。一、事故发现及报告 根据顺义区城市管道燃气管网情况及运行特点,为了保证管道发生泄漏及其它安全事故时,公司能在最短时间内收到报告,采取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一)建立管线巡线制度。公司配备2-3名员工为管线巡护人员负责每天对城区全部燃气设施进行巡查,并做好每天的管线巡查记录。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值班经理,报告时要保持冷静,讲清事故地点、事故的具体情况,并在现场进行人员疏散、杜绝明火等一系列预先应急抢修现场安全准备工作。(二)随着燃气管线建设的扩大,城区燃气管道和设施将大大增加,有必要建立用户和群众报告机制。具体办法为在人口密集的主管道附近和重点用气区域的明显部位设置广告牌或标牌,广告牌或公

3、告栏标明24小时抢修电话。城区具备条件的外露的燃气设施上(包括燃气施工现场围挡)应标明公司的抢修电话。在公司的用户手册、宣传材料上均应有公司的报修电话。二、事故处理 当发生事故时,应依据抢险规程的要求和现场情况采取必要的抢险措施,防止事故的蔓延和扩大,值班经理在接到抢修电话后,立即完成以下工作:(一)公司任何员工接到报警电话(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报警),应详细询问事故地点,并做好完整记录。(二)接警后应立即向公司安全生产负责人或值班经理报告,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应急抢修小组:组长:闵枝,组员:王治、李存、韩彦文、张发军、崔建红。(三)接到抢修报警后应迅速出动,并根据事故不同情况可联系有关部门协作

4、抢修。抢修作业应统一指挥,严明纪律,并采取安全措施。确定事故类型、大小,在最短时间内确定指挥,制定初步抢险方案。(四)立即命令巡线人员关闭相关管道的气源控制阀门。(五)通知抢修抢险组就位,准备抢修工具及材料,并跟随抢修抢险成员立即奔赴事故现场。如果事态严重(已发生火灾或爆炸)还应立即通知119、110。(六)值班经理及抢修人员应佩带职责标志,到达作业现场后,应根据燃气泄漏程度确定警戒区,在警戒区内严禁明火,应管制交通,严禁无关人员入内。(七)作业现场测定泄漏的燃气与空气混合气体达到20%LEL以上浓度时,应划为污染区,在污染区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除抢修人员、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以外,其他

5、人员未经许可严禁进入污染区;2.进入污染区的操作人员应按规定着装,作业时须有人监护,严禁单独作业;3.污染区内严禁使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如录像机、对讲机、电子照相机、碘钨灯等;4.污染区内作业时,应进行强制通风,清除聚积燃气,严禁产生火花现象;5.管道及设备修复后,应作全面检查与清扫,防止燃气窜入夹层、窨井、烟道和地下设施等不易察觉的场所;6.当事故原因未查清或隐患未消除时不得撤离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查清事故原因并消除隐患为止;7.公司设立抢修机构,并配备必要的抢修车辆、通讯设备、防护用具、消防器材、检测仪器等装备。(八)抢修人员到达作业现场后,必须及时救护受伤人员。(九)

6、燃气设施泄漏的抢修宜在降低燃气压力或切断气源及无火灾和爆炸隐患的前提下进行。三、抢修作业 (一)抢修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应立即控制气源、消灭火种,驱散积聚的燃气。在室内应开启门窗通风,严禁启闭电器开关。地下管道泄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聚积在地下和构筑物空间内的燃气。(二)处理地下泄漏点开挖作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抢修人员应根据管道敷设资料确定开挖点,并对周围建(构)筑物进行检测和监测;当发现漏出的燃气已渗入周围建(构)筑物时,应及时疏散建(构)筑物内人员并清除聚积的燃气;2.当环境浓度在爆炸和中毒(窒息)浓度范围以内时,必须强制通风,降低浓度后方可作业;3.应根据地质情况和开挖深度确定放坡

7、系数和支撑方式,并设专人监护;(三)燃气设施泄漏的抢修宜在降低燃气压力或切断气源后进行。当泄漏处已发生燃烧时,应先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后再降压或切断气源,严禁出现负压。(四)当抢修中无法消除漏气现象或不能切断气源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作好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五)修复供气后,应进行复查,确认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后,抢修人员方可撤离事故现场。(六)调压站、箱泄漏抢修:调压站、箱发生泄漏,应立即关闭泄漏点前后阀门,打开门窗或开启风机加强通风,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复供气,恢复供气按相关规定程序执行;调压站、箱由于调压设备、安全切断设施失灵等原因造成出口超压时,应立即关闭调压器进出口阀门,并放散降压和排除

8、故障。当压力超过下游燃气设施的设计压力时,应对超压影响区内燃气设施做全面检查,排除所有隐患后方可恢复供气。(七)用户室内燃气设施泄漏抢修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到用户泄漏报修后应立即派人检修。进入室内后应打开门窗通风、切断气源,在安全的地方切断电源,检查用户设施及用气设备,准确判断泄漏点,严禁明火查漏;2.漏气修理时应避免由于检修造成其他部位泄漏,应采取防爆措施或使用防爆工具,严禁使用能产生火花的铁器等工具进行敲击作业。(八)火灾与爆炸1.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危及燃气设施和周围环境的安全时,应协助消防部门抢救。2.当燃气设施发生火灾时,应采取切断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控制火势,并应防止产生负

9、压。3.燃气管道及设备发生爆炸后,应迅速控制气源和火种;应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发生次生灾害。4.火灾与爆炸灾情消除后,应对管道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消除隐患。(九)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1.燃气设施的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业应制定作业方案和填写动火证,并向主管部门申报;经审批后应严格按批准方案实施。紧急事故的抢修除外。2.燃气设施停气、降压、动火及通气作业,必须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并应设安全员。3.停气与降压作业时间宜避开用气高峰和恶劣天气。4.影响用户用气的停气与降压作业应事前通知用户,紧急事故除外。5.停气与降压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停气作业时应尽可能切断气源,并将作业管段或设备内的燃

10、气安全排放或置换合格;(2)降压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降压速度;(3)降压作业应有专人监控管道内燃气压力,严禁管内产生负压;(4)降压作业时管内燃气压力宜控制在300500Pa范围内(十)通气1.通气作业应严格按照方案执行。用户停气后的通气,严禁在夜间进行。2.燃气设施维护、检修或抢修作业完成后,应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置换作业。3.置换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管线情况和现场条件确定放散点数量和位置,管道末端必须设置放散点;(2)应在起点段安装压力表,在每个末端放散管上安装取样管;(3)置换放散时,应有专人负责监控压力及取样检测4.放散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放散管应避开居民住宅

11、、明火、高压架空电线等场所,当无法避开居民住宅等场所时,应采取保护措施;(2)放散管应高出地面2m以上。5.用燃气直接置换空气时,其置换时的燃气压力宜小5000Pa。6.燃气设施置换合格恢复通气前,应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运行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四、图档资料(一)抢修工程的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1.事故报警记录;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等;3.事故类别(中毒、火灾、爆炸等);4.事故造成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5.抢修工程概况及修复日期。(二)抢修工程的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1.抢修任务书(执行人、批准人、工程草图等);2.动火申报批准书(记录);3.抢修记录;4.事故现场的取证、录像、拍照,以

12、便备案;5.事故鉴定记录;6.抢修工程质量鉴定记录。五、应急抢险过程中的纪律要求及组织机构(一)纪律要求:1.下级服从上级重大燃气安全事故,由政府紧急会同消防及本公司组成临时抢险指挥中心。此时一切行动服从指挥中心。在本系统范围内,领导小组为最高领导机构,组长为最高决策人,一切行动服从组长的调度和安排。2.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完成抢险任务在抢险过程中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在接到安全生产管理小组下达的指令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完成,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推诿或讨价还价,以免贻误时间。3.按照规范要求抢险在抢险过程中,各部门和相关人员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

13、512006的规定进行抢险,以免因操作不当而酿成新的事故,从而产生更大的损失。(二)组织机构公司成立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是组织应急抢险,实施公司城市燃气管网及设施安全运营管理的领导机构。设组长一名,由经理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职能的分工,设立副组长两名,由单新强、闵枝担任,三位施工组长为小组成员。同时,公司实行值班经理制,这是为在紧急情况下,避免由于安全生产管理领导小组负责人不在公司或不能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险,而由常设值班经理在日常工作中代行组长职权的一项制度。值班经理在值班期间全权负责处理突发事故期间的应急工作。召集和组织指挥工作;视情况严重程度,

14、作出相关处理决定,并下达本系统范围内有关人员执行。值班经理在值班期间,务必做到两个“必须”:第一,必须保证不离开顺义城区;第二,必须24小时开通手机或其他随身携带的通讯工具,以保证发生事故时及时到场和方便其他人员或单位报警。(三)具体分工1.突发事故期间,总经理为本系统内应急抢险的最高负责人,肩负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的职责,进行现场指挥,总经理不在时,由值班经理代为执行组长职责,进行现场抢险救援指挥。2.警戒组:主要任务是在突发事件期间,在事故区布置警戒线、拦截、阻断过往车辆及行人。并明确禁止在事故区有新的烟火行为。3.灭火、抢修组:主要任务是在事发期间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灭火、抢险操作。4.后勤保障组:主要任务是在事故期间迅速组织抢险材料及后勤供给,以保障抢险工作能顺利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