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656079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教育统计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统计与SPSS作业一论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 X晓婷 学号:班级: 15级教本二班 论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及描述统计的应用一、学习教育统计学的意义教育统计学的定义为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问题的一门应用科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由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得到的各类资料,并且以此做为依据进展科学地推断,从而提醒出蕴含在教育现象里的客观规律,是它的主要任务。一教育统计学对于在教育工作者中普及教育统计的知识和技能,改变现有的教育科学研究面貌,开展我国的教育科学,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具体作用有:成为党和政府了解教育现状、指定教育政策、指导教育工作的,使得教育行政工作

2、科学化的有效工具。教育统计是认识教育现象的有力武器、有效工具。我们要开展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必须要按照教育的客观规律办事。任何事物都是开展变化的,教育也不例外。因此,研究教育要运用好教育统计学知识,根据质量和数量的辩证统一规律,从数量上来了解教育情况,进展分析,这是是探索和认识教育客观规律的有效方法。学习教育统计学,能够帮助教育科研工作者正确运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教育实验中所取得的数据,以提高科学研究的质量。我们要开展教育,搞好教育,必须要进展必要的教育实验,以建立我们自己的教育科学,要有所创新,摸索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教学教育规律。掌扭教育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正确地比拟学生的学习成统的好坏,进展

3、教学质量分析。在分析学生成绩时,运用统计方法把原始分数化为标准分数,再进展比拟才准确、科学、可靠。帮助我们了解理代教育研究文献,提高教育科学理论水平。如果不理解教育统计的专门术语的含义,不懂得教育统计的运算方法,就难以看懂别人科学研究的成果,更谈不上从中吸取间接经历。二教育统计学作为具体科学的方法论学科,在教学、管理及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其表现为:教育统计是正确评价学生群体的学习状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科学手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展考核,对自己的教学效果进展评价,必定要用到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是提高教育管理质量的重要手段。教育管理中,在定量分析的根底上进展定性分析,才能做好管理工作,

4、就要掌握管理对象的各方面情况。教育统计是从事教育科学研究不可缺少的手段。教育科学研究主要是围绕着人心理开展进展的,这就需要对研究对象进展准确的测量、统计以提醒其内在规律。随着教育统计学在教育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统计学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二、 描述统计的应用描述统计是通过图表或数学方法,对数据资料进展整理、分析,并对数据的分布状态、数字特征和随机变量之间关系进展估计和描述的方法。描述统计分为集中趋势分析和离中趋势分析和相关分析三大局部。一集中量1、 概念集中量用来表现数据资料的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量。它能反映频数分布中大量数据向某一集中的情况。描述集中趋势就是寻找数据

5、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常用的集中量包括算数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等。2、统计方法1原始数值计算法算数平均数:公式12频数分布表计算法算数平均数:公式2各组组中值近似各组的算数平均数乘以各组频数,求其和,再除以总频数,即为这组数据算数平均数的近似值。二差异量1、概念差异量是指一组数据的离中趋势,其大小可用来表示平均数的代表性。常用的差异量数包括方差、标准差、四分位数、百分位数、平均差、全距。全距、四分位距、平均差及标准差都是带有与原观察值统计方法一样单位的名数,称为绝对差异量。相对差异量即差异系数是指标准差与其算数平均数的百分比。差异系数越大,说明离散程度越大;差异系数越小,说明离

6、散程度越小。偏态量和峰态量是用以描述分布特征的统计量。在考察频数分布是否呈正态分布时,也恰好可以用偏态量和峰态量来作比拟性量度。2、差异量的计算方法1原始数据计算法四分位距:公式3在四分位距中,QD表示四分位距表示第三个四分位数Q1表示第一个四分位数平均差: 公式4在平均差中:X表示原始数据Md表示中位数n表示总频数方差: 公式5标准差:公式6在方差和标准差中,X表示原始数据表示原始数据的平方(2) 频数分布表计算法四分位距:求第一个四分位数公式7求第三个四分位数公式8然后将第一个四分位数 和第三个四分位数在四分位距的计算公式中,表示所在组的下限表示所在组的下限n表示总频数表示小于所在组下限的

7、频数总和表示小于所在组下限的频数总和表示所在组的频数表示所在组的频数i表示组距平均差: 公式9在平均差中:f表示各组的频数X表示各组的组中值n表示总频数方差: 公式10标准差:公式11在方差和标准差中,X表示各组组中值f表示各组频数3差异系数公式在差异系数中,CV表示差异系数表示标准差表示算数平均数3、例题分析例:下面是40个小班儿童的身高实际测量数值表。表1 某小班40个儿童身高实际测量值表94931029996959798101989395100979496989998969897959694989796989798949696979795959598(1) 具体操作步骤翻开SPSS软件。

8、定义变量。选中第一行第一列的名称单元格,直接输入身高作为变量名称,单击变量类型单元格,选中数值类型,单击小数单元格,设置数值为2,然后单击其他单元格即可。输入数据。在数据编辑窗口中的视图转换栏中选择数据视图标签,进入到数据视图,在编辑显示区中直接输入40名小班儿童的身高数据。对数据进展分析。依次单击工具栏中的分析描述统计频率,翻开频率对话框,将身高作为变量;单击统计量按钮,翻开频率:统计量对话框,在百分位值中选择四分位数,在集中趋势中选择均值、中位数、众数,在离散中选择标准差、方差,在分布中选择偏度、峰度,点击继续按钮保存。点击图表按钮,在图标类型中选择直方图,点击继续按钮保存。点击确定按钮输出结果。(2) 实验结果输出如下:表2 统计量a. 利用分组数据进展计算。b. 将利用分组数据计算百分位。表3 身高图1 名小班儿童的身高直方图(3) 实验结果分析统计表1给出了均值、中值、标准差、方差等信息,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小班40名儿童的身高均值为96.65,中值为96.64,众数为98,标准差为2.032,方差为4.131,偏度为0.3890,为正偏态,峰度为0.2470.263,分布呈高狭峰,三个四分位数分别为95.15、96.64、97.94。图1位频率分布直方图和正态曲线。由此可以看出该小班40名儿童的身高呈正态分布。.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