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652950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下面是我整理的卖炭翁教学设计5篇(卖炭翁教学设计),供大家参阅。卖炭翁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描写卖炭老人肖像、心理、动作的语句。2、感受白居易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与难点:领会人物形象,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一、新课导入导入:时常在古诗苑中漫步,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诗作。很多诗人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这样的诗词你知道哪些呢?补充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悯农杨万里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水浒传施耐庵导入:其实在文学作品中,谈及悯农的不甚枚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2、白居易的一首叙事诗卖炭翁。(板书:卖炭翁 白居易)二、教授新课正音: 骑 j 将 jing 系j明确:七言为主,基本上是二二三,断句根据句意质疑:同学间解决疑难语句的大意(预设质疑不多,顺势分享故事补充白居易文风特点:浅白如话,介绍作者)朗读:“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注意其意思及断句引导:“可怜”一词的含义,并拓展其意思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怜悯)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贾生李商隐(可惜)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可爱)追问:诗中“可怜”是怜悯,卖炭翁哪里让人怜悯呢?心理描写,“忧炭贱”“愿天寒”六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卖炭翁内心的矛

3、盾与心酸。寒冬时节,自己穿着单薄,但为了炭能卖一个好价钱,还希望天更冷些。这无不体现出卖炭翁生活的艰难,着实可怜。提问:诗中还有哪些词句让你觉得卖炭翁可怜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抓关键字词分析,或者从人物形象对比的角度分析)明确:1、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动作描写,“伐”“烧”写出了卖炭老人在山高林密、荒无人烟的南山中辛苦劳动的艰辛。引导读:秋风萧瑟,树叶落尽,你看,卖炭翁,_日近黄昏,北风呼啸,你看,卖炭翁,_月黑风高,豺狼嚎叫,你看,卖炭翁,_2、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外貌描写,“满面尘灰烟火色”从整体面貌上表现了卖炭翁的辛苦,“两鬓苍苍”“十指黑”两个数量短语,一黑一白的比较,

4、更加突出了卖炭翁的艰辛。引导读:“烟火色”“苍苍”“黑”,这是诗人用简笔勾勒了卖炭翁生命的颜色,这十个木炭一般乌黑的手指负担着生命的全部期望,为了生存,他已经_3、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动作描写,“驾”“碾”“歇”三字,写出了卖炭翁年老体弱,运炭卖力。引导读:此时此刻,卖炭翁心酸无力。他早起开窗看到_,于是_,此时_。4、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心理描写。“一车炭,千余斤”,宫使不懂其中的艰辛,换了“半匹红纱一丈绫”,这不等值的强换,卖炭翁心有怨言却无能为力。5、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裳儿。外貌描写,“黄衣使

5、者”“白裳儿”写出了宫使生活滋润,小人之间勾结谋私。神态描写,“翩翩”快活的样子,展现了宫使的得意。6、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吃牛牵向北。动作描写,“把”“称”形象地刻画了宫使盛气凌人、仗势欺人的可恶嘴脸。“回”“牵”写出了宫使蛮横无理,强取豪夺的丑陋面孔。提问:卖炭翁伐薪累、烧炭苦,运炭艰辛,还遇到小人作祟,我们不得不哀叹一声“唉”,如何读出这种悲叹呢?明确:读的时候要声音缓一些,慢一些,才能读出心酸无奈的叹息。(尝试在诗歌前加感叹词“唉”酝酿情绪)唉!卖炭翁提问:同学们,“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是不是只有卖炭翁的生活苦上浇油呢?解读诗歌写作背景此诗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所谓

6、“宫市”,就是宫廷派宦官到市上去购买物品,任意勒索、掠夺。名为“宫市”,实际上是一种公开的掠夺,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剥削方式。提问:宫使嚣张跋扈,盛气凌人,宫市盘剥私肥、勒索掠夺,是谁助长了如此黑暗风气呢?明确:社会制度 社会环境追问:黑暗制度下的卖炭翁“可怜”,其他劳动者呢?明确:诗歌主旨揭露宫市的罪恶及统治阶级的残暴,表达了作者对百姓的同情。顺势补充白居易诗歌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此文正是揭露当下。引导:有一句话这样说:文学艺术家所表现的不仅仅是自己最真实的情感,而且是他认识到的人类的情感。这不是卖炭翁一个人的悲哀,不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而是所有底层劳动者的悲哀啊。难怪杜甫

7、大声疾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难怪白居易创作的观刈麦,得到世人共鸣。推荐阅读: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卖炭翁教学设计2本课为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最后一课,课题为唐诗二首,选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两首诗,这一节课着重学习卖炭翁。这一单元所选的课文其主题为“憧憬美好的社会生活,反思现实的生存状态”,因此,本课学习应当引导学生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这首诗是学生在初中阶段接触有限的一首古体诗新乐府诗,又是一首叙事诗,在写作中

8、,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让学生去读去比较,从而初步了解新乐府诗的特点。还要让学生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从自己的阅读体验出发,去思考、去交流、去动笔改写,在这一过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文本,学习诗歌的写作技巧。部编教材加大了古诗文学习的量,因此,即将结束初二学习的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诗歌积累。白居易的诗素来以“浅直”著称,对于初中生而言,字面难度并不大,学生借助工具书,均能自己读懂内容。但也应当注意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将诗歌学习单纯理解为就是要背,忽略了对作品的深入地思考、分析与品味,更不会将诗歌学习与自己的写作联系在一起,这种理解是有偏误的,背诵只是诗

9、歌学习的一部分,这些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传诵千古的优秀诗作,其学习价值远不止于诵读。因此,要以诵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这首诗。本课教学充分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指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文,学习中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堂上学生积极谈论、交流、展示,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全面成长。鉴于以上所分析的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为:1.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2.了解新乐府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3.品味诗中的精彩

10、描写。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计划使用一课时1.了解“新乐府诗”的相关知识。2.理解“宫市”的剥削实质,感受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3.分析体会作品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的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品中对卖炭老人的肖像、心理的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为了很好地落实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将采用以下教学方式:1诵读法:诗歌的教学,诵读极为重要。本节课将通过齐读、自由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读中熟悉诗歌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2比较阅读法:通过与钱塘湖春行的比较阅读,理解新乐府诗在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3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读,进行探究式学习。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从直接体验出发

11、,分析写作技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本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就是以学生自读为主,以教师点拨为辅。4读写联动法: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以写促使学生仔细阅读、深入理解作品,同时,通过借鉴优秀的文学作品,提高写作能力。1、课前准备: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学生:熟读诗歌,借助工具书注音,解释字词,疏通文意。(设计意图:诗歌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熟读作品,在读中对作品有了初步了解,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习惯。)2、课堂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曾经,有一个年轻人,怀揣着他的诗作及治国安邦的梦想来到京城长安,他去拜访一位当时的文学前辈名叫顾况,或许是因为见过太

12、多希望得到自己引荐的年轻人,顾况对他颇为不屑,他一面漫不经心接过年轻人奉上的诗作,一面随口说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可当他看了那首诗,尤其是读到那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赞叹到:“道得个语,居即易矣”。意思是,能够写出这样的诗来,你就不怕长安米贵,容易在这都市居住发展了。这个年轻人就是白居易,他是唐代颇负盛名的诗人。(设计意图:用这个小故事引入,一方面因为故事更具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加深对白居易的印象,也引发他们对白居易诗作的好奇心。)(2) 比较阅读,了解“新乐府诗”句式、用韵的特点。我们学过他的什么诗?一起来背一下。学生齐背钱塘湖春行今天,我们再学

13、一首白居易的卖炭翁,齐读,说说这两首诗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背诵、朗读、探究及阐述探究结果。教师活动: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钱塘湖春行与卖炭翁,引导学生从字数句数、用韵、对仗三个方面比较,了解古体诗的句式、用韵特点。(设计意图:通过两首诗的比较,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更具体形象。让学生自己探究,印象更深刻。鉴于学情,用多媒体展示两首诗,并通过字的颜色区分,及韵脚注音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的方向。)(3)看视频,全面了解“新乐府诗”,尤其注意它内容上的特点。教师活动:播放视频,大型纪录片唐之韵中关于新乐府诗的介绍。学生活动:观看视频,了解相关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资料使学生对“新乐府诗”,以及白居易在新

14、乐府运动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了解“新乐府诗”“为国为臣为民为事”的特点也为下一步理解卖炭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打下了基础。)(4) 朗读诗歌,初步了解诗歌内容,概括主要事件。教师活动:展示卖炭翁的朗读停顿,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学生活动:二读作品,概述内容。教师指导:先要求学生一句话概括内容。找准人物及中心事件。(为什么说是“苦宫市也”? )“卖炭翁的炭被宫使强买走了”在此基础上补充,动笔概述情节。分析哪些是关键情节?这种买卖方式不合理在哪?“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大车炭,被宫使用一点儿没用的丝绸强行掠夺走了。”(设计意图:概括本身一定是建立对作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所以要求学生概括、概述情节,通过这一过程不仅要让学生总体把握诗歌内容,更是要培养学生的分析诗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5) 自由品读,找出打动你的诗句朗读并分析。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诗歌,找出最打动你的诗句,批注。2.将你找出的句子朗读给同学听,并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