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651524 上传时间:2023-09-1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 实用优质文档,欢迎下载)设备维护与保养管理制度部门:日期:年 月日文件编号:DY-F8F95编写人:类型:审核人:编制单位:(一)目的对设备定期维护与保养是设备运行期间的维护和管理重要内容。各 级设备管理人员、维修人员、岗位人员必须高度重视,通过各种形式 对运行中的设备的技术状态进行检查, 及时发现和排除设备隐患、异 常和故障。(二)适用范围公司生产线所有运行设备(三)设备完好的标准1. 设备运转正常。2. 零部件齐全、完好、磨损及腐蚀不超过规定标准。3. 传动、润滑和冷却等主要系统正常。4. 控制系统灵敏可靠。5. 无超温、超压、超速、超电

2、流等现象出现。6. 安全防护设施齐全。7. 原材料、燃料消耗正常。8. 设备机台整洁,基本达到四无,六不漏要求。9. 技术资料齐全。(四)检查组织形式1. 设备保全处每月组织一次公司设备检查活动,对设备检查中发现 的问题,出具整改通知单, 限期设备使用部门整改,各部门设备分管 领导或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参与设备检查活动, 公司设备分管领导不定 期参加设备检查工作并给予指导。2. 各相关专业部门(保全处、供应处、行政人事处、生产技术处等)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或抽查各设备使用部门对相关专业设备使用、维 护、管理等各方面的工作是否规范及安全设施是否齐全、有效,并对 检查结果进行通报。3. 各专业管理部门的

3、技术人员应根据设备系统中设备的重要程度对 设备进行分类,确定每台设备专业检查的内容与周期。4. 各专业管理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公司主机设备技术状 态进行专项技术检查、 鉴定,必要时利用设备状态监测技术掌握设备 的磨损、变形、老化、腐蚀及其它异常的程度,确定调整、修理、更 新措施和方案,并要有详细的监测记录,每月不少于两次。5. 各使用部门应充分调动各级专业管理人员、 维修人员和岗位人员, 实行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 协调各方面的技术力量, 搞好设备 运行状态检查工作,以确保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转。(六)使用部门三级点检制通过分厂 工段 班组三种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检查,使设备的检 查工

4、作得到进一步补充、完善和加强。1. 分厂级检查1.1 各二级部门设备分管领导主持,二级部门设备修理部门组织, 各工段设备分管领导和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每月组织对所属范围的设 备进行一次检查。1.2 当发现设备有重大异常情况时,各二级使用部门设备负责人应 及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及工段设备分管领导进行检查,分析异常原 因,拿出处理措施,并向相关专业管理部门汇报。1.3 设备检查内容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3.1 检查各主机设备的现场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1.3.2 检查各工段和各岗位日常点检和巡回点检记录内容是否规范、 清晰,是否按要求填写;1.3.3 检查各工段贯彻执行各项设备管理规章制度的具体情况

5、,各 项基础管理的开展;1.3.4 对有异常情况的设备进行状态技术监测和会诊,并拿出解决 问题的措施。2. 工段检查2.1 各生产使用部门工段分管领导每周组织各班组长和相关技术人 员等对所属设备进行点检(重点)和巡检的方式进行设备检查。2.2 设备检查具体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2.2.1 对现场设备按照设备点检标准规定的项目、内容进行检查设 备,监督并复检岗位与维修班组日常点检是否落实到位, 并检查班组 日常点检记录是否规范、完整、清晰;2.2.2 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和技术状态,对发现的异常、磨损情况作好记录;确定出现部位, 更换的部件及所需材料,并根据检查内容 编制设备的预检修计划及申报、准备

6、检修材料、零备件等;2.2.3 检查设备现场安全防范设施齐全完好情况及设备擦试和维护 保养情况;2.2.4 对设备的异常情况,必要时应采用技术状态监测仪进行监测, 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部门设备分管领导。3. 班组检查3.1 各级生产使用部门应根据设备使用维护说明书要求和生产实际 情况及设备维护责任划分范围, 对每台设备的点检制定明确的岗位点 检标准,对设备检查部位、 内容、时间、方法判定标准, 处理途径等, 作出明确规定。3.2 班组检查内容应按岗位点检标准规定同期进行,其具体点检内 容为:3.2.1 设备运行中异音、震动、异味;3.2.2 润滑系统工作情况(油位、油压、油温、冷却水温等变化情

7、况);3.2.3 运转件是否有移位、震动等;3.2.4 目测部件是否开裂、变形、开焊;3.2.5 检查设备地脚螺栓、紧固螺栓是否松动;3.2.6 检查各部件是否齐全、可靠;3.2.7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是否齐全、完好;3.2.8 设备跑、冒、滴、漏及现场环境卫生等状况。3.3 各生产使用部门应将岗位巡检标准公开,并制定相应的检查考 核办法, 以确保各岗位人员严格按标准执行, 形成点检制度化和规范 化。3.4 各级生产部门在规定岗位进行设备点检和巡检的同时,也应对 维修人员的点检和巡检做相应的规定, 使班组的设备检查形成岗位与 维修相结合的检查方式。3.5 对工艺生产设备较集中的部门, 可设置动态

8、监控管理专职人员, 监控、指导岗位正确巡检、操作、维护,并针对所负责区域设备从设 备技术角度准确界定设备运行状况, 定期或不定期将信息反馈各职能 管理部门。3.6 班组设备点检时,要配备一批小型维护、维修工具,用于在设 备检查中对设备进行简易维护工作。(六)设备的状态技术监测 在各级设备检查中,为进一步了解和把握设备技术性能,采用现代 化管理技术、手段和方法, 开展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以早 期定量地预测设备的恶化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故障停机次数, 使设备维修转变成状态予知维修。1. 公司常用的设备状态监测办法:1.1 温度监测技术:通过对运行中设备局部温度的在线或巡回监测 获取运行

9、中设备部件技术状态的信息,测量方法有接触式和非接触 式;1.2 电流监测技术:通过对运行中设备原动机电流的时间曲线波动 分析,获取设备或部件技术状态的测量方法;1.3 振动监测技术:通过对设备振动信号的收集、测量和分析,判 断设备或部件的恶化程度,并分析设备产生某一振动频率相位的原 因;1.4 监测物理量:振幅(位移、速度、加速度)、频率、相位角等;1.5 诊断方法:积累数据预测变化趋势、频谱分析、谐波分析等;1.6 油液分析技术:通过对收集设备润滑油理化性能指标和不容性 成分,形态分析、判断设备及部件的磨损程度;1.7 无损监测技术:在不损伤和不破坏材料或设备结构情况下,对 材料或设备结构的

10、物理性质内部结构进行检测, 判断设备结构内部缺 陷(如裂纹、未焊透、气泡等)及检测部位的厚度;1.8 噪声检测技术:通过对设备噪声信号的采集、测量和分析,判 断和识别噪声源的部位并分析故障原因。2. 各级设备管理部门应本着经济实用原则,按实际监测和诊断项目 的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监测设备。 各使用部门严格按照各类设备的使 用和维护说明书正确使用和维护好状态监测仪器设备, 确保仪器设备 性能完好。(七) 附则1. 本办法由设备保全处起草并归口管理。2.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生产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制度部门:日期:年 月日文件编号:DY-578FB编写人:类型:审核人:编制单位:为了加强设备设

11、施维护保养,做到正确使用,精心维护,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状态,特制定本制度。1、加强责任管理,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道、个个阀门,块块仪 表有人负责。2、 操作人员经过岗位培训,对所用的设备必须做到“四懂”、 (四 懂是指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工艺流程)“三会”(三会是指会 操作、会保养、会排除故障),经考试合格才能单独操作设备。3、日常维护保养,由装置各班组进行,分为日保养和周保养。日保 养每班一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周保养每周末一次,每次12小 时;每班保养工作由班长验收,每周保养工作由装置经理验收,验收 标准为清洁、润滑、安全。4、一级保养,以操作工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保养内容:彻底擦

12、 拭外表的灰尘、油泥,检查油质、油位、疏通油路,清洗设备各个内 脏、配齐零件、由生产技术部门逐台做验收记录。 验收标准:脱黄袍、 清内脏、油路通、油窗亮、漆见本色铁见光,操作灵活,运转正常。5、定期保养,由公司统一安排,以操作工为主,维修人员配合作业,保养内容:擦拭外表、检查油质、油量、清洗内脏、滤油器、检 查易损件、电机、电路、接地线等,要求内外整洁、润滑良好,安全 可靠、完整齐全、操作灵活、运转正常。工程设备运转、维护、保养、检测及维修管理制部门:日期:年 月日文件编号:DY-C5FFC编写人:类型:审核人:编制单位:为了更好地对我项目的机械设备进行制度化管理,明确制度的责任 和范围、管理

13、和操作中的安全要点,提高管理绩效,保证设备和人员 避免出现机械事故或伤害事故,特制定本制度。1、设备的运转和使用管理1.1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担任操作的机械实 行专机专人负责制;两人以上操作的机械实行机长负责制; 公用机械 及仪器仪表实行定人负责制。操作人员要相对稳定。1.2 使用机械设备必须遵守以下规定使用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机械设备的使用 性能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会操作,会保养,排除一般故障。1.2.2 新置、自制、改装或重新安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照机械设备计划,选购、安装、调试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检查、 鉴定和试运转, 在明确其使用功能和安全防护都合格后

14、方可投入正常运转。1.3 新购或大修出场设备,在走和期和保养完成以后必须经物资设 备部门技术负责人鉴定,签署意见;走和期纪录要进入单机档案;按 照规定合理使用燃油、润滑油和液压油。对上述油料要定期进行检查,按照质量换油;1.4 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例行保养、定期保养、特定保养,做好机械 设备维护工作。其保养工作内容主要是清洁、监测、紧固、调整、润 滑、防腐和更换少量易损配件;在冬季、雷雨、高温和多尘及带腐蚀 性环境下工作,必须采取相应技术措施;1.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和带病作业,如需超负荷 作业,必须有可靠的技术依据,合理的施工方案,有效的安全保障措 施,并经主管部门审核,本单位总工书面批准方可进行;1.6 不准任意拆卸、 挪用设备上的零件和附属的安全保护及警报装 置;1.7 按照规定认真做好点检和运转、维修、换油、事故等各种原始 记录;1.8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必须进行状态标识,凡技术状况不良好、 安全防护不灵敏的,应挂设禁用标示,如带修、在修等,并对电源作 适当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