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648773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组织设计暨昌奉高速匝道施工组织设计摘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在设计招投标、施工阶段必须提交的技术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对于能否优质、高效、按时、低耗的完成公路工程施工任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昌奉公路南昌至奉新段AP1标位于南昌市新建县至安义县境内。沿线经过13个行政村。起点桩号K0+750,终点桩号K15+000,路线全长14.25Km。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 路面 施工方法 匝道 施工方案工程概况 南昌至铜鼓昌奉段公路工程是2011年南昌市的一项重点工程,起点为南昌生米大桥,终点为铜鼓。道路横断面形式为:3.5m人行道+1.5m绿化带+15m车行道+1.5m绿化带+3.5m人行道,双向

2、四车道。道路结构层从下往上依次为:20cm厚3%水泥稳定层+20cm厚4%水泥稳定层+20cm厚5%水泥稳定层+7.5cm厚AC-20C沥青砼下面层+4.5cm厚AC-13C改性沥青砼上面层。A匝道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技术方案一、工程概况本路段南昌西枢纽互通A匝道,20cm厚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共4030m2。二、施工计划2011年12月3日开工,2011年12月4日完工。三、施工前准备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配合比试验报告已完成并得到批复。配合比结果如下:0-4.75mm: 31 %,4.75-9.5mm:20 %,9.5-19mm:30%,19-31.5mm:19 %,最佳含水量 :5.0%

3、。最大干容重:2.409g/cm3,水泥剂量2.8%,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9MPa。2、施工所需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各岗位人员全部到位,技术人员和工人均具备丰富施工经验,技术熟练。(人员安排表附后)。3、施工所需材料已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储存有足够数量,完全能满足施工需要。水泥采用高安红狮水泥PC325,碎石选用监理工程师批准的奉新虬岭碎石场碎石,质地坚硬,压碎值,针片状、液塑性等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规范要求。4、各种施工所需机械设备已全部到位,运转正常,性能优良,操作人员技术熟练经验丰富。(机械设备进场表附后)5、质量检测仪器已全部到位并已标定完。四、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法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

4、工工艺流程:下承层清扫测量放样混合料拌和混合料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检测养护交验。1、下承层清扫在底基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检查验收及表面清理,清除表面的浮土、杂质等,使表面清洁。如发现有车辙,松散等部位,应翻挖清除掉并以同类材料填补整形压实。2、施工放样(1)中桩的恢复,利用加密闭合后的导线点测设,每10米(弯道5米)设桩,并在路基两边设指示桩,上挂控制摊铺高程的钢丝绳,在摊铺两侧用白石灰标出宽度线。以便保证路面宽度和线型美观。(2)水准测量采用加密附合后的水准点,按照水准测量要求测量计算出对应10(5)米桩摊铺机高程基准,然后将钢丝绳调整到正确位置。在碾压过程中,应及时进行高程检测,以便成形

5、后标高控制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3)所有测量工作均采用两级测量制,即一组测量、一组复核,切实做到准确无误。碾压工作结束后立即复测,数据及时与施工现场负责人协调。做到严格控制厚度。(4)挂线用的钢丝绳不宜太长,但也不能太短,一般控制在150m左右一根,钢丝绳要拉紧,以免拉力不足造成钢丝绳下垂,从而影响路面底基层厚度、标高以及平整度等。3、混合料的拌和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混合料的拌和采用WCB-600型稳定土拌和机拌制,该机额定生产能力600T/H。配有五个料仓,分级上料,所有料斗、水箱等都装备有高精度电子动态计量器,并经计量部门计量标定,计量准确、拌和均匀,并能自动打印拌和数据资料。(1)混合料拌

6、和按照监理工程师批准的配合比准确配料,每天开机前,检测集料含水量,计算当天生产配合比,并使混合料含水量高于最佳合水量1-2。(2)装载机上料时,应各级料仓备料准确,不得混料混仓。(3)拌和时试验室及时每1-2小时对拌和出的混合料全面取样,进行试验检测,控制级配、水泥剂量及含水量等指标,如发生变化,就立即停止拌和,并找出原因,予以调整。对不合格的混合料坚决不上路摊铺。4、混合料的运输(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运输采用20吨以上自卸车,运输车的数量根据拌和机的生产能力、运距、现场施工情况综合考虑,合理配置。每次装料前自卸车必须清扫干净,自卸车后挡板卡机保持清洁,易于卡紧、开启,以防汽车在行进过

7、程中漏料,从而避免造成材料浪费和路面污染。(2)拌和机向运料车放料时,汽车前后移动,分3次装料,先前后、后中间堆放,以避免混合料的离析现象。(3)运料车向摊铺机倒车卸料时,派专人指挥汽车卸料,使汽车必须在摊铺机前 1020cm处停下,卸料过程中运料车应挂空挡,靠摊铺机推动前进避免运输车碰撞摊铺机造成路面不平整。5、混合料的摊铺(1)、前台施工人员将工作面清扫,确保洁净无杂质。(2)、混合料摊铺采用2台同一厂家生产同一型号徐工95系摊铺机梯队作业摊铺,为保证路面平整度和厚度,摊铺机两侧以钢丝导线作为引导高程控制方式。(3)、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将调节至供料、压实速度相平衡,摊铺机开始作业前,现场必须

8、不少于5辆运料车等候,且按先后顺序依次排列。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保持缓慢、匀速行走前进,不随意中途变速或停顿,初定为2.5米/分钟,在正常施工时,熨平板振动开至5-6级,夯锤开至5级。施工人员随时注意松铺厚度及路拱,并设专人修边。(4)厚度控制时,试验段确定松铺系数1.26,根据松铺系数计算出施工时的松铺厚度,再挂线摊铺,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及时检测松铺厚度、压实厚度、平整度和成形后标高,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碾压完毕,试验人员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5)机械摊铺过程中,一般不修整路面,但当出现以下情况:断面不符合要求、局部缺料、局部混合料明显离析、摊铺机后有明显拖痕。表面明显不平整等,在施

9、工人员专门指导下认真调整,局部换料仔细修补,同已铺混合料接顺,不留明显印迹和差异。如属摊铺机本身原因导致缺陷,应立即停止摊铺,进行维修。6、混合料的碾压成型(1)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混合料的碾压采用1台30T胶轮压路机、2台20T单钢轮压路机、1台14T双钢轮压路机组合碾压。(2)为了提高路面底基层的平整度,根据现场摊铺情况,压实距离控制在50米。压路机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应与路中心线平行的方向进行碾压,直线段和不设超高的路段由两侧路肩向路中心碾压,设超高路段则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碾压。碾压依次连续进行,驱动轮在前,慢起步、缓刹车,呈阶梯形前进,相邻碾压带重叠l312轮宽。变更碾压道时,要在已碾

10、压区进行。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不得随意停顿,不得在未成形路段上掉头或转向。碾压完后,应停在已碾压好的路段上。(3)、压路机将以缓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一般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为宜,以后振动压实时宜采用1.7-2.2km/h,压路机的碾压设专人指挥。(4)碾压过程中,如有:弹簧、松散等现象,应及时采用换填新拌混合料方法处理,使其达到质量要求。(5)单钢轮压路机先静后弱振1遍(速度1.51.7km/h),单钢轮压路机强振3遍(速度1.72.2km/h),胶轮压路机碾压2遍(速度1.72.2km/h),双钢轮压路机静压收光1遍,速度(1.51.7km/h);直到密实度满足设计规

11、范要求即可。7、接缝的处理(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摊铺时,应连续作业,如因故中断时间超过2h,则应设横缝;每天收工之后,第二天开工的接头断面也要设置横缝;要特别注意桥头搭板前水泥碎石的碾压。(2)横缝应与路面车道中心线垂直设置,接缝断面应是竖向平面。其设置方法:压路机碾压完毕,沿端头斜面开到下承层上停机过夜。 第二天将压路机沿斜面开到前一天施工的基层上,用三米直尺纵向放在接缝处,定出基层面离开三米直尺的点作为接缝位置,沿横向断面挖除坡下部分混合料,清理干净后,摊铺机从接缝处起步摊铺。压路机沿接缝横向碾压,由前一天压实层上逐渐推向新铺层,碾压完毕再纵向正常碾压。碾压完毕,接缝处纵向平整度应符合规

12、范要求。8、检测已铺完路段,由专人及时严格按技术规范,检查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厚度、宽度、横坡等各项技术指标,填写有关表格,并请监理工程师抽查。9、养护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碾压成型后,经检查合格,应立即进行养护。即采用土工布、麻布湿润,然后人工覆盖在碾压完成的底基层顶面,覆盖2小时后,再用洒水车洒水,养生时间不少于7d。每天洒水的次数视天气而定,养护期间,除洒水车外,应封闭交通,如果不能封闭交通,应限制重车通行,其他车辆的车速,也不应超过30km/h。10、交验养护结束,应立即着手进行交工验收,验收合格后以便进行下一道工序。五、雨天、低温天气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在雨天不施工,如在施

13、工时遇下雨应采取以下措施:(1)及时通知拌和机停止拌料,现场立即停止摊铺,把摊铺机全部覆盖,已经摊铺部分加紧碾压完成,并注意路面及周边排水。(2)雨过后,如地面无积水,可把已到工地混合料铺完,是否继续摊铺应根据天气情况而定。(3)在雨季施工时应随时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好雨季施工。(4)对摊铺机和运料车均配备防雨蓬布,在必要时使用。对已摊铺的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5)规划好拌和场地,设置场地的排水系统,做好施工现场及便道的排水工作。(6)加强现场施工与拌和站的联系,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情况。 六、质量管理及检查验收 1、一般要求(1)选用质地坚韧、无杂质的碎石、颗粒级配符合要求。(2)拌和楼应拌和均

14、匀,无粗细颗粒离析现象。(3)碾压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4)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的质量控制要求见附表。附表 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质量控制项目及要求检查项目规定值或允许误差检查方法和频率压实度(%)代表值:96按JTG F80/1-2004附录B检查,每200米每车道2处极值:92平整度(mm)123m直尺:每200米2处 210尺纵断高程(mm)+5,-15水准仪:每200米测4个断面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尺量:每200米测4个处厚度(mm)代表值 -10按JTG F80/1-2004附录H检查,每200米每车道1点合格值 -25横坡度(%)0.3水准仪:每200米测4个断

15、面强度(MPa)符合设计要求按JTG F80/1-2004附录G检查外观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无明显离析、无坑洼。七、底基层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试验室加强对碎石、水泥等原材料的质量检测。2、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配合比,加大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的检测频率,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加大水泥剂量和含水量的检测频率,保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水泥剂量的测定用料应在拌和机拌和后取样,并立即(一般规定小于10分钟)送到工地试验室进行滴定试验。水泥用量除用滴定法检测水泥剂量要求外,还应进行总量控制检测。记录每天的实际水泥用量、碎石用量和实际工程量,计算对比水泥剂量的一致性3、控制好标高,按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摊铺底基层厚度,保证厚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4、3m直尺配合摊铺机摊铺,精心施工,保证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5、碾压过程中,用水准仪专人负责跟踪测量,保证标高在允许范围内。6、随时检测底基层压实度、平整度、宽度、横坡度、高程、厚度、强度等指标,保证符合设计与施工规范要求。7、做好洒水养护工作,保证底基层强度合格;8、随时保持和拌和站的联系,一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9、掌握天气变化,使施工尽量避开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