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647114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春职业技术学院08届毕业论文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究教育系 08高小教(1)班孙婉婷指导老师:陈林如 职称:教授2012年12月目录一、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现状(一)学生不愿交际,不敢交际4(二)学生的语言贫乏,不规范4(三)学生不善于倾听5二、 研究策略5(一) 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5(二)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5(三)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61.让学生感受说话的乐趣62.选对话题63.利用图画6(四)强化阅读,积淀口语交际的素材71、强化熟读背诵72、拓展课外阅读7(五)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81.教师描述创设情境82.活用教材创情境93表演创设情境9(六)口语交际的评价。10三

2、、 结语10四、 参考文献11农村小学口语交际能力训练策略研究关键词: 农村小学 口语交际 培养策略摘要: 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是人的多方面的能力素质的有机结合。对小学生而言,它的形成有利于儿童树立和增进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威信和良好印象;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农村小学教师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提高认识,落实口语教学,营造良好的交际氛围,激发学生兴趣,增强交际信心,教给倾听和表达方法,同时注意家校联动,学科整合,形成合力,使农村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现今的社会生活中,社会交际变得越来越频

3、繁,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便捷的工具则日益受到重视,成了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比写更重要,更实际,更为人们迫切需要。一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从小培养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对个人至关重要,而且对促进整个社会的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读、写能力培养,这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听、说、读、写、这四方面是相辅相成和谐发展的。口语交际能力直接制约着读、写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小学生应当“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我们的口语

4、教学中,也应当对此做出明确的要求。一、 农村小学口语交际的现状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但是就目前来说,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学生不愿交际,不敢交际。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并不是呆在孩子的身边的,他们大部分都外出打工。而留在家里的孩子多半都随着祖父母过。由于年龄的差距,孩子们和他们的沟通很难正常化。加上祖辈对他们一般都比较溺爱,一般只管穿暖吃饱,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上是不是合乎交际规范一般是很难顾及到的。“留守儿童”还面临着和他人交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由于自己的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们往往在别人面前感到自卑,不愿意张口说话。久而久之,就

5、养成了不主动与人交流的坏习惯。还有些高年级的学生,懂得东西多一些,却越来越不敢说。怕说错话、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害怕一旦说错被同学嗤笑,挨老师批评。也有些学生口语功底不错,但是一叫他到讲台前来说话,就扭扭捏捏,东张西望。这些都是学生不敢交际的表现。我觉得这些学生缺乏的就是勇气,大胆展示自己的勇气,担心得过多,面前总有一道难以跨越的坎,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不敢交际。他们缺少当众说话的锻炼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不知道交际成功的喜悦与满足,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二)、学生的语言贫乏,不规范。农村的孩子平时阅读量少,生活经验贫乏,积累的词汇不够丰富。在说话时还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

6、言词掺杂其中,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交际时有的方言味浓重,有的结结巴巴,有的无话可说,能说会道的寥寥无几,连学生平时的习作中也夹杂着方言。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使原本能体现个性和创造性的口语交际变得枯燥无味。(三)、学生不善于倾听口语交际双向互动,不但要求说者会说,还要求听者会听。“学会倾听”有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听别人讲话要用心,要细心。“倾听”,即是细心听、用心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礼貌,表示对说话者的尊重。第二层意思是要“会听”,要边听边想,思考别人说的话的意思,能记住别人讲话的要点,到了高年级,还要能听出“话中话”来。可课堂上我们经常发现孩子犯这样的错误:在课堂上以自我

7、为中心,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当自己说的时候,情绪高涨,热情投入。但是当别的同学在说的时候,自己往往是不注意仔细听的。因此,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中学习。就以上这些农村小学口语的现状看来,寻找一些符合农村小学现状的教学策略,是切实可行的。二、 研究内容及策略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不在表达心意,交流情感,传达信息,可见口语交际的重要性。(一)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农村教师由于环境及教育设施等方面的原因,在指导学生方面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注意锻炼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学生共同成长。加强阅读与背诵,进行语言的有效储备。通过学习积累,掌握一定的语言训练的技巧,方洲主编的小学生提高表达能力的5

8、00个口语交际故事书中就有很多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老师可以阅读借鉴一下,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打好基础。(二)营造民主的学习环境农村小学的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影响,使他们生性胆小,性格内向,不愿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不能大胆的提出自己的见解,更谈不上与别人合作交流。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老师提问后,总是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举手。有同学即使有了说话的欲望和说话的内容,但因为缺乏自信、胆小怕事,害怕说错了被别人笑话,不敢在课堂上开口。最终还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学生的交流不仅在乎说什么,更在乎与什么样的人说,在怎样的氛围中说。说话的艺术里面有说到,会说话的人,会营造气氛,会把握重

9、点。所以在我们的口语交际课上,一定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来让学生消除顾虑,有话敢说。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其学习动机。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踊跃发言、无所顾虑地表达自己真实情感的习惯。(三)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想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教师要积极调动学生说话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他们的自觉性,这便成功了一半。1.让学生感受说话的乐趣。老师生动的语言,是很好的一个工具。它可以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的大脑里充满神奇的想象。比如,倔强的小红军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老师来诉说。那凄凉艰

10、难的情景伴随着老师生动的声音描绘,使行军过草地时勇敢面对困境不畏牺牲的情景再现在学生的脑海,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让孩子感觉到说话的神奇。2.选对话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3.利用图画。

11、无论是高年级的同学还是低年级学生,对于有图画的东西总比那些全文字的东西感兴趣。如果没有多媒体,我们就手绘,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画。在画的过程一边引导他们说话,跟着老师说会让学生完全没有顾虑的。那么这样就让他们敢开口了。如果有多媒体,那么我们可以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设备,通过播放声音媒体、视频录像、演示逼真图画等,给学生创设生动、形象、逼真、充满感情色彩的口语交际环境,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口语交际情境中激活语言思维,自觉融入交际情境.利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既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又能在活动中增长学生见识,陶冶学生性情,激发情感,让学生想说出内心的感受。当小学生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向

12、上的内驱力,想说的愿望就非常强烈。可见,积极寻找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才能让学生有话想说。(四)强化阅读,积淀口语交际的素材。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下、辞不达意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储备,词汇匮乏,“无话可说”。我认为,只有多读多积累,学生的口语交际才有文化的基础。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交际的语言就会充满魅力,内容丰富多彩,才能给人启迪,给人智慧,才能使交际活动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境界。为此,我们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倡导学生广泛阅读各种有益书籍。1、强化熟读背诵。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语言规范,文质兼美,读来朗朗上口,我们在教学中有意识通过朗读、背诵、复述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感,重视

13、语言积累。平时的语文课堂,我们强调多读多悟,坚持以朗读训练为主线,努力做到以读代讲、以读促悟、读思结合、读说结合、读写结合,这样既提高了语文教学的实效,也帮助学生积累了规范的基础语言。2、拓展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五、六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篇。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有相当的比重。鲁迅先生曾说过,读书如蜜蜂采蜜一样,采各种各样的花,酿出来的蜜才会香醇可口。学生学习语言也是这样,仅靠课内对课文的朗读和背诵还远远不够。因此,我认为应当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首先当然是充分利用好与教材配套

14、的阅读材料。每学完一篇课文我们就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类型作品,使课内外知识融会贯通。二是各班开辟了一块“阅览专板”,鼓励学生将自己家中的图书带来班级,相互借阅。三是加强了对课外阅读的检查,要求中高年级学生每人备一本课外阅读摘抄本,引导学生摘录好词佳句,概述读书心得,定期组织评比,促使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并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口语交际和习作中学着使用积累到的词汇句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五)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新课标提出这样的要求:“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教师描述创设情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通常是由问题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材中有些内容也提出了一定的问题,这些语言文字经过老师的口头描述会更形象地进入学生的大脑,激活学生的思维,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我想这样做一课,上课伊始,我描述了这样一个情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