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647111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3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池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第一节 施工总体安排本工程采用明沟降水,砂袋围堰支护,机械与人工开挖相结合的开挖方式。 总体按照先大池后小池、先深池后浅池、先结构后装修的施工顺序。首先进行基 础施工,接着施工主体结构、围护结构;最后施工装饰、抹面。第二节 施工工艺1、土方工程施工采用机械开挖,汽车运土,人工配合清理、修坡。2、模板采用复合模板支设,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3、砼采用商品砼,浇筑采用泵送工艺。第三节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按如下流程进行:场地整平卜测量定位、放线卜基坑开挖及地基处理+浇筑砼垫层4防水层f底板浇筑4池壁浇筑顶板过道板浇筑4式水-4也外壁防水-亠井打也内壁、底板防水进出管道安装四周及顶板

2、回填土乍散水坡及栏杆1. 场地整平施工前,应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整平,为施工测量提供条件。2. 测量定位、放线2.1 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依据 业主提供的总平面布置图及厂区测量控制点。2.2 施工测量控制网设置根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为测量依据,进场后首先对基准点进行复测,并将测 量精度和结果及时上报业主、监理。在施工过程中对业主提供的基准点测量数据, 定期复测,并将复测的结果提供给业主和监理,作为测量依据。测量控制网的基 桩必须稳固,四周用素砼固定牢固,防止基准控制网桩遭到破坏。2.3 测量控制网的管理所有的测量数据的检查复核均根据测量控制网的基准数据进行,不允许将前道工序的转测点作为后道工序的基准点

3、进行测量。测量控制网基准点定期进行复 核检查并修正其偏差值。3. 基坑开挖及支护3.1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应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宽度,按放线分块(段) 分层挖土。基坑开挖程序如下:测量放线卜切线分层开挖卜排降水卜修坡卜整平十留足预留主层开挖前,现对开挖范围进行放线并对原地面高程进行测量,开挖边线沿基础 四周向外延伸(按 1:2.5 边坡开挖,预留明沟及作业平台)。采用2 台210 型反铲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7 辆 25t 自卸翻斗汽车运土,另 配 3 台 50 型装载机负责集中土方、整平场地和装运自卸卡车,机械挖土应预留 300mm 厚土层用人工挖出和修平。集水池(泵房)、调节池

4、、清水池基坑采用二级边坡,首先从原地面挖至-2.3m 处,设置2m宽平台,然后由+2.5m挖至混凝土垫层底标高。为配合基坑维护施 工采用分层和接力开挖法,共分三层挖土。第一步开挖深度 2.3 米,第二步开挖 深度为 2.25 米,第三步开挖 2.25 米。第一层:1台反铲挖掘由地面挖至-2.3米,直接装汽车运至2公里外弃土场。第二层:采用2台反铲接力开挖。1台反铲从-2.3米挖至-4.55米,将土甩 至另1台反铲工作面内,装汽车运至2公里外弃土场。第三层:采用2台反铲接力开挖。另一台反铲机由-4.55挖至-6.7米,将土 挖甩至上边挖土机工作面内,装汽车运至 2 公里外弃土场。开挖时注意留足回

5、填砂源,选择含泥量少的开挖砂用装载机运至离基坑 10 米外集中堆放作为回填料。基础边线0.5m以外四周挖设1 X1m的明沟,明沟沟壁、沟底及沟顶两侧lm 处铺设土工布,明沟顶两侧压载砂袋围堰,其中边坡一侧砂袋宽15m,高2m, 底板一侧宽lm,高lm,一级坡平台处砂袋围堰宽lm,高0.5m。沿明沟四角设置带孔圆桶集水,因调节池长边较长,需在长边中点各加设一 处圆桶,圆筒内设置泥浆泵抽水,明沟内未设置圆桶的部位以填充块石(防止明 沟塌陷、挤淤及滤水作用)。砂袋围堰体积计算表项目围堰位置围堰长度(m)围堰宽度(m)围堰咼度(m)围堰体积(m3)调节池基础侧2X (55.5+22.5)11156边坡

6、一侧2X (59.5+26.5)1.52516一级平台处2X (75+40)10.5125泵房基础侧2X (16.5+14.5)1162边坡一侧2X (20.5+18.5)1.52234一级平台处2X (30+28)10.558清水池基础侧2X (16.5+14.5)1162边坡一侧2X (20.5+18.5)1.52234一级平台处2X (30+28)10.558合计1505由于晒砂池开挖深度较浅,只设一级边坡,晒砂池降水及支护等方法同其他水池。以调节池为例,具体开挖及排水示意图如下:Figi. 级边坡开挖示意图I?h .7?办Fig2.二级边坡开挖示意图Fig3.明沟开挖及边坡支护示意图F

7、ig4.基坑开挖完成后平面图调节池开挖方量约11000m3,需运走砂方量5000m3,铺设土工布约1300m2。泵房开挖方量约10000m3,需运走砂方量6000m3,铺设土工布约500m2。清水池开挖方量约2500m3,需运走砂方量600m3,铺设土工布约400m2。3.2边坡防护机械开挖完成后,沿基坑边坡四周支立脚手杆,脚手杆竖向支立间距为1.5m, 横向以原地面为0点,0.8m、1.5m高程各架设一道水平脚手杆。脚手杆支立完成后,沿基坑边坡处铺设彩条布,并每隔5m压载一排砂袋。调节池脚手杆支立周长为(85+45) X2=260m,泵房脚手杆支立周长为(40+35) X2=150m,清水池

8、脚手杆支立周长为(35+30)X2=130m。3.3 开挖后运砂基坑开挖完成后,以2X2m方格网进行地质钎探。为了防止基底土质受到扰动,挖土机挖土时预留300mm厚土层不挖,由人工 挖除。在基坑边缘上侧临时堆土或堆放材料以及移动施工机械时,应与基坑边缘 保持5m以上的距离,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防止基土受水浸泡,基槽验收合格后立即浇筑块石混凝土垫层。 开挖过程中,除预留回填砂用量外,其余砂源全部由1台50型装载机及4辆251自卸卡车配合作业,运至二期工程北侧,运距约2km。5. 模板工程5.1 施工准备模板开始支设时,应考虑好预埋件,配管或留设孔洞,模板安装前应涂刷隔 离剂。5.2 安装方法5.

9、2.1 模板采用复合模板。模板组拼采取拼缝布置的方法,以增强模板的整体刚 度。5.2.2 模板位置准确,接缝严密、平整。5.2.3 模板背楞采用整根杆件,接头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5.2.4 设备基础设备基础模板以钢管脚手架为稳固结构,加固采用对拉螺栓。 螺栓套管安装有一套独立的固定架体,与钢筋、与模板都没有相连或依赖关 系。套管固定架采用Z50X5角钢制成。螺栓套管的测量放线应在柱基测量投中的基础上,在套固管定架焊接线架, 将水平轴线测设在钢筋线架上,成为螺栓套管独立的水平控制基准。池底板模板按常方法一次支好,与池壁施工缝留在底板表面5001000mm 处,施工缝按要求留设

10、,要避开预埋管等,在池壁中间埋设 3mm 厚镀锌钢板止水 带。悬空部位模板采用铁脚支撑,并在铁脚中部焊止水片。坑壁、顶板模板在底 板浇筑后支设。池壁模板分有支撑和无支撑支模两种方式:a、有支撑支模系在池内底板上紧靠坑壁搭设一定宽度的钢管脚手架,内外 模板用组合式钢模板或木模板。先支内模,用钢筋环或扁铁撑固,用短木支顶在 脚手架上固定,然后绑钢筋、支外模,用钢筋或钢丝绳捆紧,间距450mm,用内 模固定外模,并在模板内设适当对拉螺栓,中间焊止水片,脱模后将露出的螺栓 头割去,使深入壁内1020mm,抹砂浆封闭。或在内外模间设临时撑木,固定 在钢筋或模板上,以保持壁厚一致和模板稳定,在底板上1.2

11、m高处,开0.6X 0.9m门子板孔洞,间距1.51.8m,以利下料和振捣砼。b、无支撑支模法主要用于圆形水池,也采用先支内模、绑钢筋,再立外模, 内外模用穿墙止水螺栓固定,内模里圈用拉条借钢管拉紧;当采用组合钢模板支 模时,内外模板间设01416mm组合式拉紧螺栓拴紧,在内外设曲面钢管固定。 池顶板模板,可按常规支设肋形梁板或无梁楼板相同的方法,用木顶柱或钢 管脚手架来支承。池壁上若有穿墙管道,应加设水环,环与主管应满焊,并应将其牢固地固定 在模板上或焊在主筋上,同时加强该处局部模板的支撑,以保证标高、位置的正 确。5.3 模板拆除 拆除程序一般应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

12、后拆除承重量部分。拆模时不得损坏模板和砼结构。拆下的模板严禁抛掷,及时清除灰浆、 涂刷脱模剂,分类堆放整齐。5.4 脚手架工程5.4.1 脚手架搭设材料本工程脚手架采用扣件式48X3.5钢管脚手架。5.4.2 脚手架的搭设顺序摆放扫地杆(贴近地面的大横杆)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扌口紧 装扫地小横杆并与立杆或扫地杆扣紧卜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口安 第一步小横杆卜第二步大横杆卜第二步小横杆卜第三、四步大、小横杆卜加设 剪刀撑卜|铺脚手板5.4.3 搭设要求 5.4.3.1外架里排立杆中心离墙不应大于0.30米,走道宽0.801.00米,外排 离墙1.101.30米;立杆纵距不大于2米,水

13、平大横杆间距0.90米,小横杆步 距1.50米,标准层每层搭设二步架,施工层满铺脚手板。5.4.3.2 脚手架立杆搭设范围内的地基要夯实找平,作好排水处理工作。立杆在 地面上的底部下垫垫块,沿纵向立杆底部设置通长扫地杆。5.4.3.3 相邻步架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 载情况。搭设时随时校正杆件垂直和水平偏差,避免偏差过大。立杆垂直度偏差 不得不大于架高的1/300,且控制在50mm内。5.4.3.4 立杆横杆的接头要求a. 相邻两支立杆的接头应错开500mm,并力求不在同一步内。同一步内纵 向水平高低差不得超过60mm,小横杆要与大横杆垂直,端部要伸出大横杆外边

14、 100mm以上,小横杆靠墙的一头离墙面50mm。b. 小横杆应贴近立杆位置,搭于大横杆之下,并用直角扣件扣紧,也可紧 固于立杆。5.4.3.5 剪刀撑的搭设应在双排脚手架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宽度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的搭设是 一根斜杆扣在立杆上,另一根靠在小横杆的突出部分上,这样可以避免两斜杆相 交时把钢管搞弯,剪刀撑与地面夹角为4560度,应沿架高连续布置,斜杆两 端扣件与立杆节点(即立杆与横杆的交点)的距离不宜大于200mm,最下的斜杆 与立杆的连接点离地面不宜大于500mm,以保证架子的稳定。剪刀撑斜杆除两端 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增加三个扣结点。5.4.4 脚

15、手架的拆除拆除脚手架时应划出工作区标志,禁止行人进入。严格遵守拆除顺序,由上 而下,后绑者先拆,先绑者后拆,一般是先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而后拆小 横杆,大横杆、立杆等。6. 钢筋工程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制作,运至现场绑扎型。钢筋接头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 竖向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楼板钢筋采用绑扎接头。6.1、钢筋制作6.1.1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落的浮皮、铁锈等 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除锈过程中,如发现钢筋表面的氧化铁皮磷落现象严重 并已损坏钢筋截面,或在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伤蚀截面时,应降 级使用或剔除不用。6.1.2钢筋采用切断机切断,将同规格的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 排料;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损耗。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 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现有劈裂、缩头等或严 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6.1.3 HRB335级钢筋采用弯曲机弯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