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1645793 上传时间:2022-09-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教案 湘教版课题东南亚教案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地处亚洲与大洋州、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2)了解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和分布。(3)了解东南亚的山河分布特点。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山河分布特点难点“十字路口”的交通位置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喜欢)教师一段东南亚的旅游片。看完后教师提问:谁知道这条旅游路线所到的国家?这几个国家在哪个地区?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南亚。学生观看后,做简要发言和讨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一、自主

2、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先行考察队:阅读教材P34图2-11 海陆位置:东、西、西南分别与哪个洲相临?2 纬度位置:大致在 N至 S之间3 东南亚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两部分?地形考察:阅读教材P34图2-11 中南半岛北部和南部地形各什么?2 马来群岛地势特征是什么?河流考察:通过阅读教材P34图2-1,分析河流分布情况找出下列中南半岛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 湄南河:湄公河:红河: 这些大河的流向与中南半岛的高山的走向是(相同或不同),因此形成了什么样的地表形态?在图中找出周围的海分布。大致的纬度位置,有哪些部分组成看课本,比较两部分的地形的不

3、同。找出下列中南半岛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 湄南河:湄公河:红河,总结中南半岛上特征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这些河流的上游水流 , 资源丰富,下游水流 。马来群岛上河流受地形影响,河流 。河流沿岸有哪些城市?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有什么好处?气候考察:从纬度位置分析中南半岛: 气候,特点: 马来群岛: 气候,特点: 交通考察:根据本区地理特点,大家旅游选用什么交通工具呢?飞机:理由 汽车:理由 轮船:理由 火车:理由 东南亚中心有一条重要的马六甲海峡。介于 半岛和 岛之间。马六甲海峡沟通 洋和 洋,并连接哪两个洲?二、在科代表的带领下,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

4、三、各组科代表为代表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阅读课文,观察地图中地形分布情况,联系在一起思考问题。联系上册学过的气候的内容,回忆分布和特征。选择并交流各自的观点。在图中找出马六甲海峡的位置,思考及位置重要性在哪里拓展应用人们为什么称马六甲海峡是沟通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的“咽喉”?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板书设计 1 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2 国家、首都和居民3 马六甲海峡课后记本节用读图讲解法和学习指导法结合起来授课,由于本节出现的地名较多,都需要落实,因此必须自始至终围绕着读图,问图,讲解图进行授课。课题东南亚教案第

5、二课时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目标1.东南亚的气候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了解东南亚主要的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及分布。3.了解东南亚人口构成的特点。4.了解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5.了解马来群岛的自然灾害及其成因。重点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难点马六甲海峡的地位教法讨论、交流、互动教具地图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激情导入 大家知道泰国的香米吗?他与我们我家产的大米有很大的不同。味道很好,泰国就在东南亚,那么东南亚还有哪些物产呢?思考,互相交流讨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一、自主学习阶段:先看课本后独立完成黑板上板书的自学提纲里的问题(题目如下)1、富饶的物产(1)粮食作物主要是什么? 经济作物有哪些

6、?(2)把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名连线。世界最大的橡胶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世界最大的油棕生产国 菲律宾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泰国世界最大的椰子出口国 马来西亚(3) 你知道东南亚最重要的矿产有哪些?分别哪些国家较丰富?2.旅游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经济有何影响?3.海外华人的最大聚居地:读世界人口分布图,思考问题?东南亚各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是否相同?主要集阅读课文内容,找出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连线后记忆加以巩固在课本中找出这些矿产及丰富的国家。思考旅游资源对经济影响华人多的原因在哪里思考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在哪些地区?读课本40页第二段,思考回答:华人和华侨的区别?他们主要在什么时间来

7、到东南亚?祖籍我国哪?他们为东南亚做出了哪些贡献?我们去东南亚会有语言障碍吗?4.自然灾害你知道世界上火上最多的国家吗?。马来群岛多火山、地震,为什么呢?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展示印度洋海啸图片。简介:本次海啸伤亡惨重,国际社会都伸出援助之手。为什么这些地区还有许多居民?二、小组内相互交流自己的认识讨论自学中未解决的问题和新发现的疑难三、各组交换各组意见,解答疑难问题,老师筛选问题并通过提示启发的方式帮助同学解决四、巩固记忆知识点然后检测读课文了解一下华人和华侨的区别,华人集中分布的原因。联系上册的板块学说,思考这里为什么躲火山和地震。从阅读中自己了解居民集中分布的原因拓展应用请欣赏一首诗,思考内容在地理上有什么依据?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靠复水,山山皆向北,条条南流水。讨论问题,各组代表发言板书1、 矿产资源2、粮食作物3、热带经济作物课后记充分提供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和声像资料,让学生充分感知,通过分析和综合大量的感性认识,从中概括出对东南亚经济状况和居民的总体特征。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面对遥远而陌生的地区,直观和形象就更为重要。(山东省莘县妹冢镇中心初中 沈增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