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640552 上传时间:2023-08-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0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轮专题四: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轮专题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A.C.西北地区中南地区B .西南地D .华东地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图1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C.平原B.丘陵A-山地D.高原3.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一持续提供物质、能量1金Ch目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出无节制开发利用图2图2为“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读图完成45题4. 图示虚线方框展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现主要是 (

2、)A. 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 .促进经济迅猛发展C.新材料应运而生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5. 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因为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B. 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C. 人口剧增和错误的认识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种类不断增多气象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资源的开发利用变得越 来越重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十分注重把气象资源与经济和军事活动的决策结合起来。据此回答68 题。6. 1944年8月1日,日本在其东部海滨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利用1万米高空的稳定气流向美国放飞了气球炸弹。气球炸弹越过的大洋应该是 ()A. 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

3、洋D.北冰洋7. 上题中1万米高空的气流的流向应是()A.东风B.南风8.从我国天津开往加拿大温哥华的船只,洋暖流附近航行的主要原因是 (A.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航线长 安全C.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洋流C.西风D.北风传统的航线是走低纬度的地区,而不选择北太平B .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雾多、浪大,航行不D.走北太平洋暖流附近逆着盛行风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在美国墨西 哥湾沿岸登陆,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铮11题。图39. 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A. B.C.D.10.

4、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强风风暴潮特大暴雨严重干旱A. B.C.D.11. 飓风“卡特里娜”经过新奥尔良前后,新奥尔良的风向变化最可能是()A.由西北风转为西南风B.由西南风转为东南风C.由西北风转为东北风D.由东南风转为西北风12. 关于海洋渔业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洋渔业资源分布,以亚热带海区最为广阔 B.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大渔场C.目前世界海洋渔业产量最大的是美国和日本 D.海水温度越高,越易形成大渔场13. 关于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开采,说法正确的是 ()入.目前发现的海上油田主要分布在大陆坡和海盆上B.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

5、理学家通常利用电磁波的方法寻找海底油气资源C. 海底油、气勘探开采投资大、难度大、风险大,目前还没有国家正式开采利用D. 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也是海底油气资源开发技 术水平的重要标志从山东省东营市中心向东南13公里,就可到达一片海边的盐碱地。2008年底,这片荒 芜的土地上将诞生出一个世界级的化工厂杜邦化工厂,它距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三角洲湿地25公里。读图4 ,完成14 15 题。14. 杜邦化工厂在此设厂的区位优势有()沿海的地理位置有胜利油田的天然气资源该地区经济技术高度发达靠近黄河水源地A.B.C.D.15.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遭到严

6、重破坏,湿地急剧萎缩。对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B.小浪底进行的调水调沙实验A.气候干旱,黄河断流C.石油勘探和开采D.滥垦滥牧、建筑占地16.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A.海浪侵蚀17.18.B.C.D.流水沉积风力沉积冰川刨蚀图5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A.三角洲B.海滩C.沙丘D.沙洲世界上的渔业国都分布在 ()A.热带地区B.亚热带地区C.温带地区D.亚寒带地区读图5 ,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1618题2007年夏季,湘、鄂等省区发生了建国以来少有的干旱。有人在抗旱中,发现水经注中有一段关于三峡地区古代土著“祈雨”的记载:“天旱,燃木崖上,推其灰烬,下移渊 中,寻即

7、降雨。”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1920题。19. 对湘、鄂等省区2007年酷热干旱原因的说法,最能让人信服的是()A.受三峡大坝阻挡,夏季风难以到达B. 夏季风较正常年份弱,降水偏少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各地降水偏少D.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副高强度偏大20. “寻即降雨”的“祁雨”神效,并非是古人的祭祀活动感动了神灵,而是蕴含着某种科学道理。其主要原理是()温度升高,加快江水的蒸发 灰烬增加了大气中凝结核的数量 造成空气的不稳定性,形成上升气流 气压降低,引导热带气旋深入峡谷A.B.C.D读图6,某地区沙漠化土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21 23题。21 .与图中沙漠化土地分布区相接近的界线是()A

8、. 冬小麦与春小麦分界线B.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 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D. 农耕区和畜牧区分界线22 .图中土地沙漠化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B.过度干旱赤峰:呼和洼图6银川C.风力过大D.过度围攻湖泊23.为治理沙漠化土地,可采取的措施有()A.大规模利用地下水B-退耕还湖,增加调节作用C.人工降雨。.退耕还草,合理规定载畜量伴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客观上要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同时人的生产活动更以惊人的速度扩张,从而产生大量的废弃物。结合图7 ,回答24 25题。24.有关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前四位国家的正确叙述是 (

9、)A. 单位产值耗能都高B. 都是能源进口大国C.能源消费总量也排在前四位D.人均能源消费量都很大25 .若温室气体含量继续增加,可能导致()200 -美国德国 日本 南非 中国 印度 一些国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 1997年)图710A.大气逆辐射增强B.两极冰川融化、雪线下降C.气候变干,物种减少D.海水升温,溶解二氧化碳减少二综合分析题(共4小题,共50分)26.读图8,我国部分地区雨涝分布图和我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5分)我国部分地区雨房分布图(1) 读左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分析原因。(2) 左图中B地区为多涝区,试

10、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3) 右图中A地区是我国干旱多发区,水资源紧张。试分析其解决的措施。(4) 右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因。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图9为西北某区域资源矿产城市分布图西北某区域赍源矿产城市分布图渺已建成A镣0J未理成岳锌材料二:西北地区深处内陆,目前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我国六大地区中排列最后。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目前经济实力最弱,而自然和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 西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是西安,其次是兰州.乌鲁木齐。(1)指出图中A、B、C三地的地形区名称:

11、A、B、C。(3分)(2)河流联系CA两地形区,但航运条件不理想,简析其原因。(3)图中分析黄河上游城市带发展优势条件。(4)简单说明该地区工业发展潜力大但酸雨少的原因。28.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也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请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材料一:图甲:世界能源消费构成比例图图乙:2002年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分布图材料二 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示意图(图10 ,单位:KW-h/m。 该能源在中国的分布格局是、。( 6 分) 2002年,中国从西亚进口的原油约占进口总额的。从挪威进口的原油主要产自。(2分)(3)简要分析说明A地在一年中何时、何条件下获得的太阳辐射量

12、可达到最大值。(3分)(1)材料一甲图中,是,是,2000年一2005年增长最快的是 (填能源名称),该种能源消费增长快的原因是、(4)B地(保定市)计划建设为我国首座大范围应用太阳能的,太阳能之城”,想用“今 天的太阳”(可再生的新能源)替代昨天的太阳”。“昨天的太阳”主要是指哪些矿 产资源?与“昨天的太阳”比较,开发利用太阳能有何优点?(4分)29.图9是我国的5个相邻省级地区的轮廓图,图中数字表示该大区三类资源数量所占全国的比重,分析完成以下各题。(10分)图9(1)比较图中三个数据,说明该区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并分析其成因。(7分)(2)、工程的建设是缓解上述问题的对策之一,

13、试比较两线路的主要差异。(3 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BCAACBCBBCABD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ABBCCDBDADCA二综合分析题(4小题,共50分)26. (15 分)(1)我国雨涝分布大体是从东南向西北减少。原因:我国的降水量是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减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排水不畅;(2)原因:上游地区乱砍乱伐,陡坡开荒;中游围湖造田;措施:上游地区植树种草,退耕还林;修建水库(三峡工程);退耕还湖,裁弯 取直;(3)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减少污染、浪费,提高水的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提 高水价;控制人口数量;海水淡化。(4)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 量地表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落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27. (10 分)(1)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塔里木盆地(3分)(2)河流流经高山峡谷地区(或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水流急不利于航运(3分)(3)该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好:水能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矿产丰富、铁路交通 便利、技术力量雄厚,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