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1639186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3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9000与组织结构设计与分康达信:江跃宗与组织有关的要紧概念组织与组织结构组织是指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得到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GB/T19 000ISO9000: 2000)组织意味着一个正式的有意形成的职务结构或职位 结构。组织结构是指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GB/T11000ISO9000: 2000)将组织工作作为一种过程形式时,必须考虑下列的因素:组织结构必须反映目标和打算,目标和打确实是组织活动的目的组织结构必须反映出组织治理可使用的权力的范畴组织结构必须反映它的环境,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组织中人员是差不多要素,组织结构中业务活动的划分和权限的设置 必须考虑人员

2、的数量和适应,这不是讲组织的结构的设计要围绕着人,但 配备什么样的人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分工分工是指为达到所需的目标,划分任务和劳动的各种方式, 对组织结构设计时的分工形式,对工作效率及成效会产生阻碍,资本主义 经济制度的始祖亚当斯密通过对大头针制造过程的分工形象化地加以了 讲明:大头针的制造过程包括下列步骤:F属线及飞 一拉盲一切断削尖压制标准头f 一 摆放 抛亮包装,如果由一个人来完成所有工序每天最多生产 20多支,而如果10个人进行分 工完成上述工作每天能够生产 48000支,即每人每天生产4800支。工作、职位与部门工作(job)是由组织为达到目标必须完成的若干任务组成。职位(pos

3、ting)是一个人完成的任务和职责的集合。部门(Department)是指在一个组织中,一个治理人员有权执行所规定 的活动的一个明确区分的范畴、 部分或分支机构,如XX部 XX科XX组 XX分部等组织的治理层次和治理幅度层次与幅度的关系治理幅度是指治理人员负责治理人员的数目,组织的治理层次与治理 幅度是紧密有关的,治理幅度越宽,层次就相应减少,反之治理幅度越窄, 层次会越多,如下图:图3.1治理幅度层级型组织图3.2 宽治理幅度偏平型组织治理幅度与层次要按照企业的规模,企业产品的性质及特点、工作的 性质等来决定,通常规模越大,层次可能会越多,一样中层治理的幅度建 立是48人,而对简单重复性工作

4、的人员其治理幅度能够多达数十人至数 百人。窄幅度层级组织与宽幅度偏平型组织的优缺点优缺点窄 幅 度宽 幅 度优占八、分工细,操纵严 治理深入,指导性强 上下级较多时刻沟通充分授权沟通效率图信息传递快但准确治理费用低利于职员的潜能发挥及进展缺占八、治理多层次跨部门沟通效率低治理费用高信息传递准确性差 不能发挥职员的潜能 不利于职业进展治理层人员素养要求高 工作量人,负担重 有失控的危险组织治理幅度的趋势通常阻碍治理幅度的因素有专门多方面,除了与企业的规模、 产品过程本身的复杂性及特点有关外,还包括下列一些因素:人的因素:如职员的知识结构、技能、体会、培训等情形,对治理人员知识面越广,能力越强,相

5、应治理幅度能够增加。治理技术的应用:传统的沟通方式及住处处理方式造成治理幅度不能 太大,当应用了治理技术,如信息技术(IT)后,通过改变信息传递的方 式从而促使治理幅度的改变。内部治理体系:组织是否有明确的目标、职责打算及相应的运作程序 对治理幅度也会产生阻碍,当内部有一个良好运作的治理体系时,职员按 所要求的明确的规则完成工作从而减少治理人员,提升治理幅度。职权的授予,上级给下级授权越多,减少上下级交往的频率及时刻, 治理幅度能够增加。近年来,随着组织内职员素养的持续提升,以及内部治理体系的持续完善,专门是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组织的治理层次越来越少, 组织越来越精简,越来越扁平化,如美国治理

6、协会对100家公司所做的一项调查研究揭示,大型公司(超过 5000人)总经理治理幅度为1至14人 不等,平均为9人,中型公司(500 5000人)总经理治理宽度为3至17 人,平均为7人,因此不应片面假设一个一般运用的治理幅度。现代西方企业的实践表明,以后最成功的企业将属于扁平型 组织,治理幅度将加大,除特大型和超复杂型企业外,一样企业适宜的治 理层次为35级。如拥有14万职员的伊斯曼一柯达公司将其治理层由 12 层压缩到4层,丰田公司从主席到一线主管之间只有 5层。组织形式组织的形式不是唯独的,应按照企业的特点、产品的性质选 择合适的企业形式,通常企业形式包括:按简单人数划分的形式、按时刻

7、划分的形式、按职能划分的形式、按地区或地域划分的形式、按顾客划分 的形式、按产品流程划分的形式、按产品划分的形式以及矩阵形式的组织 等。最常见的组织形式包括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按产品划分的 组织形式以及矩阵型组织形式。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及优缺点:组织形式按组织职能形式划分的组织形式是按照所需完成有关工作的 职能分工组成的单元构成的组织,以下为一典型的按职能划分的组织形式总经理总经理助按职能划分组织的优缺点:缺乏团队协作缺少交流与沟通局部利益不利于职员全面进展专业化分工,技术专一充分利用资源,幸免重复劳动易于发挥个人专长简化培训按产品划分的组织形式及优缺点组织形式按产品划分的组织形式是按企业

8、内完成产品或产品系列所需的一些职 能活动进行组合所形成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按职能分工的组织形式进展而 来的,随着企业的壮大以及治理人员的技能持续提升,这类组织形式能够 使治理人员在某一产品或产品系列的有关职能方面如设计采购、制造销售 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权限,现时的大企业的事业部体制及企业内部的产品经 理体制确实是典型的按产品划分的组织形式。人 力 资 源营销总部显 示 器 事 业电 源 事 业整 机 事 业优缺点:优点关注总体成效及全局充分利用资源、技术及知识利于职能间的和谐以利润为中心增强凝聚力利于职员的全面进展矩阵组织形式组织形式缺点对治理人员能力要求高不利于专一方向进展对成本操纵较难矩阵组织

9、形式是在同一组织结构中将按职能划分部门及按产品划分部 门结合起来的一种组织形式,如信息技术公司内部常见的除职能部门外还 有一些项目小组,典型的矩阵组织如下图:优缺点:优点缺点专业化、职能化充分结合组织中权限不易治理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多部门人员参与,不易统一最终目标明确需要部门之间的相互支持责任明确不易于绩效治理组织灵活,适应性强GB/T19001ISO9000与组织结构中的职责、权限ISO9000标准中尽管并未对组织结构的具体形式加以规定,组织采纳哪种形式能够由组织自己决定,然而 ISO9001 标准中对组织内的职责和权限以及人力资源提出了要求。GB/T19001 ISO9001: 2000 5

10、.5.1 要求最高治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和沟通,即组织应明确规定各部门、各职位的职责和权限并以合适的方式加以沟通。 5.5.2 要求最高治理者应指定一名治理者代表,其职责和权限包括:确保质量治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向最高治理者报告质量治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要求,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升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GB/T19001 ISO9001:2000 资源治理中又对人力资源提出了要求, 6.2.1 要求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体会,从事阻碍产品质量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除了明确按部门划分的组织形式外,还应同时考虑该职位制定职位关系图, (见图)然后对每个职

11、位的职责、权限加以规定,同时应考虑该职位所需的教育、培训、技能和体会四个方面的要求,通常在工作讲明书或职位讲明书中加以规定。见例。ISO9000与质量成本治理康达信:陆桂康 江跃宗质量成本概述1.1 质量成本的涵义企业为确保中意的质量所发生的费用以及当质量发生不中意时所遭受的缺失之和称之为质量成本。这确实是讲,质量成本是指企业为保证或提升产品质量进行的治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和由于质量缺失所造成的缺失费用的总和。1.2 质量成本的组成实际成本=无缺陷产品成本+质量成本(1.2 1)质量成本=实际成本-无缺陷产品成本(1.22)由于保证产品质量进行的治理活动所支出的费用包括鉴定成本和预防成本两大类;

12、而质量缺失所支出的费用包括内部质量缺失成本和外部质量缺失成本两大类,因此质量成本可表达为:质量成本= (鉴定成本+预防成本)+ (内部缺失成本+外部缺失成本)(1.23)公式 ( 1.23)中前一项为确保和提升产品的质量所支出的费用,后一项为质量缺失费用。企业生产的产品为取得顾客的中意,前一项成本该投入,而第二项成本就要设法使其减少,这也是质量成本治理中要紧操纵的项目。1.3 质量成本治理的作用质量成本是治理的经济表现,是衡量质量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质量成本进行统计、核算、分析、报告和操纵,不但能够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还能够监督和指导质量治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13、因此,质量成本是质量治理深入进展和财务成本治理必须研究的咨询题。开展质量成本治理对改进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素养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归纳以上所述,质量成本治理的作用有以下几点:有利于操纵和降低成本目前,产品结构日益复杂,顾客对外观、周密度、可靠性要求甚高。因而,为使产品满足顾客需求所支出的质量成本增多,约占总销售额的 510%。 因此, 分析质量成本中四类成本的比例关系, 寻求质量成本的最佳值,从而进行操纵就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质量成本,达到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寻求提升产品质量的途径对质量成本进行分析与运算,有助于推进质量改进打算的实施,通过质量改进能够提升产品的可靠性,预防潜在不合格的发

14、生。治理层能把握质量治理中存在的咨询题通过质量成本运算与分析,企业的治理层能看到各项费用所占的比例,能具体的了解产品质量和质量治理中存在的咨询题,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阻碍。因此治理层能对企业的质量治理做出决策,也会支持质量推进打算的贯彻实施,并提供充分的资源。拓宽成本治理道路过去,我国的成本治理实际上只是成本的事后运算,没有治理到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因此目标成本没有有效手段进行操纵。引入质量成本后,对成本实施了全过程的预防性的操纵,还要针对不同职能,分不核算,从而扩大的成本治理的职能和工作范畴,使成本治理进入一个新时期。2质量成本治理原则质量成本的治理应遵循下列三项原则应以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

15、为目的企业的质量成本应与其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设备条件及人员素养等相适应,也确实是讲要按照本企业的特点,建立质量成本治理体系,并寻求适宜的质量成本目标并有效地操纵它。应以真实可靠的质量记录、数据为依据实施质量成本治理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记录、数据务必真实、可靠。只有如此,才可能做到核算准确、分析透彻、考核真实、操纵有效。否则,势必流于形式,无法猎取效益。把质量成本治理的职责明文列入各有关职能部门质量成本治理是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治理,因此涉及各有关职能部门。如:财务、检验、生产、售后服务、货仓等部门。只有把质量成本的统计及分析纳入其质量职能中去,才能坚持不懈的开展这项工作。否则,仅靠质量部门是开展不了质量成本治理工作的。3开展质量成本治理的一样程序3.1 认真开展质量成本治理的宣传教育质量成本治理是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