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638297 上传时间:2022-09-1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正式(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 学 生应激源量表编制者 郑 全 全 陈 树 林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学院二000年十月版权所有 不得翻录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编制郑全全 陈树林 浙江大学心理学系 一、问题的提出应激(stress)的研究始于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应激研究一开始,人们就发现,应激对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重大影响,早期Selye(1950)的生理应激研究和Holmes(1967)的心理应激研究都表明,如果个体长期处于一种高应激的状态下,会造成身心的损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生活事件、突然的创伤性体验、慢性紧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紧张)等都会成为应激源,使个体产生心理生理上的应激反应。中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长的群体,

2、心理波动十分显著,对各种应激的承受能力也处于锻炼之中,在面对各种紧张性生活事件时,很容易出现各种不良的应激反应,对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了解中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应激源,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来维护他们的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目前为止,国内还没有一个专门调查中学生生活事件的适合工具。本研究在参考国内外有关生活事件的研究工具后,编制了中学生应激源量表,在中学生群体中进行测试,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并初步制定了浙江省中学生的年级和性别常模。二、研究方法(一)量表的形成 根据国内外与中学生应激源有关的研究文献,编制了一个半结构的访谈表,对10名老师和50名中学生进行调查,初步确定中学生应激源的6个维度

3、:学习压力、教师压力、家庭环境和父母教养方式压力、同学朋友压力、社会压力及自身生理心理压力。每个维度由710个条目构成,最初的量表是48个条目。后对100名中学生被试进行试测,删除不恰当的3个条目后,形成由45个条目组成的量表,供随后较大规模团体测试用。所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为李可特(Likert)式5点量表。其中,0表示没有发生或没有影响,1轻度影响,2中度影响,3重度影响,4极重度影响。(二) 资料收集 1998年12月至1999年3月在浙江省范围内进行较大规模的中学生团体测试,问卷当场测试,当场收回。在施测时,除了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还有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

4、),作为量表效度的检验工具。(三)被试在浙江省4个大的地理行政区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包括浙北的湖州市、杭州市,浙东的温州市和宁波市,浙南的丽水市,浙西的金华市等6个城市的7所中学,其中有2所重点中学,4所普通中学和1所民办中学。调查了2100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870份,有效调查率是89%。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男生占49.5%(926人),女生占50.5%(944人);从初一到高三学生的人数分别是:初一336人(18%)、初二324人(17.3%)、初三334人(17.9%)、高一298人(15.9%)、高二303人(16.2%)、高三275人(14.7%);学生的平均年龄是15.711.53

5、。(四)统计处理所有统计处理都用计算机软件SPSS8.0进行。三、结果与分析首先,本研究以因素分析作为项目分析方法,从45个条目中筛选出39个项目,组成了正式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见附表一),然后对量表的信效度进行检验。(一)效度检验1结构效度:采用极大方差正交旋转的因素分析方法,对问卷进行因素分析,获得7个因子(表1)。条目1、7、13、27、31以学习为主要内容(因子I),命名为学习压力;条目2、8、14、18、23、28、32命名为教师压力(因子II);条目3、9、33、36、38命名为家庭环境压力(因子III);条目15、19、24、29命名为父母管教方式压力(因子IV);条目4、10、

6、16、20、25、34、37命名为同学朋友压力(因子V);条目5、11、17、21、26、39命名为社会文化压力(因子VI);条目6、12、22、30、35命名为自我身心压力(因子VII)。 7个因子的贡献量均在8.0以上,属于重要因子,且7个因子共解释了74.42%的方差,这说明所获7个因子在结构上反应了中学生应激的主要来源,具有可解释性。2内容效度:本量表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应激理论对应激源的定义,与几十位中学生和中学老师进行访谈和试测,并参照国内外有关应激源的调查量表确定中学生日常生活中应激源的的主要内容,如学习中的升学压力、教师的教育方式、家境困难、父母管教过严或过松、与同学朋友有矛

7、盾等;在初始量表测试前,请教育心理学的专家进行了专业的审定,以保证量表的内容效度。最后形成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中,每个条目与量表总分的相关在0.320.67之间;在因子中,学习压力因子与其5个条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80.72,教师压力因子与条目之间的相关为0.650.77,家庭环境压力因子与条目之间的相关为0.320.72,父母管教压力因子与条目之间的相关是0.460.69,同学朋友压力因子与条目之间的相关是0.610.72,社会文化压力因子与条目之间的相关是0.550.71,自我身心压力与条目之间的相关是0.430.69。从量表的编制到最后的结果都表明该量表有较好的内容效度。3实证效度:根

8、据应激理论,应激所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以焦虑、抑郁为多见,且应激源的强度越大,所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也就越强烈。为此,我们采用国内外常用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同时测试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发现,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总分与SAS、SDS的得分呈明显地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39、0.40(均p0.001)。可见,我们所编制的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确实反应了中学生的应激来源。(二)信度检验1同质性信度:本量表是采用多重记分法,故用Cronbachs a系数来估计量表的一致性,结果显示;Cronbachs a系数为0.93。计算量表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发现r值均在0.3以上(p0.001)

9、,因子分析后得到的7个因子与总分的相关系数是0.690.88,说明各条目、因子所测内容与量表总体所测内容是一致的,7个因子的a系数是0.65-0.78(见表2)。2折半相关:把量表的39题以奇、偶数题号分为两半,采用SpearmanBrown分半相关系数计算方法所得分半信度系数为0.89,表明条目测定内容具有同源性。3重测信度:选取湖州市一所学校的140名高中学生作为重测对象,间隔8周后对这些被试进行了重测,结果发现量表前后两次测试的相关系数是0.86,这说明量表有很好的重测信度。表1 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条目在各因子上的负荷(n=1870)题号 因子I 因子II 因子III 因子VI 因子V 因

10、子VI 因子VII 1 .702 .102 .036 .064 .265 .223 .301 7 .698 .204 .048 .068 .159 .231 .225 13 .753 .215 .067 .063 .201 .064 .098 27 .513 .034 .231 .308 .067 .265 .138 31 .786 .165 .246 .159 .034 .215 .169 2 .207 .634 .215 .031 .191 .112 .067 8 .038 .762 .052 .368 .053 .194 .152 14 .253 .741 .201 .008 .167

11、.235 .178 18 .200 .743 .015 .231 .171 .212 .007 23 .125 .476 .136 .004 .165 .200 .101 28 .036 .773 .032 .164 .205 .003 .311 32 .301 .640 .148 .061 .109 .213 .025 3 .010 .112 .704 .162 .413 .003 .154 9 .201 .064 .700 .246 .109 .034 .211 33 .132 .144 .792 .004 .165 .210 .181 36 .252 .037 .636 .104 .14

12、8 .088 .259 38 .112 .207 .719 .063 .201 .064 .098 15 .037 .163 .25 1 .764 .307 .083 .101 19 .067 .063 .201 .707 .117 .215 .109 24 .152 .331 .025 .684 .109 .001 .145 29 .059 .281 .200 .686 .159 .231 .225 4 .015 .231 .171 .212 .677 .168 .069 10 .162 .052 .128 .113 .751 .230 .154 16 .002 .167 .203 .063 .688 .135 .332 20 .176 .024 .160 .078 .705 .259 .115 25 .232 .052 .360 .0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