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63186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猴子下山评课-小猴子下山评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猴子下山陈晓艳老师教授的小猴子下山是人教 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的补充阅读教材中 的一篇文章 .从课堂看,陈老师的教态 亲切,对学生充满耐心与爱心,自觉 做好课堂组织者,学习引领者的角 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课 堂学习习惯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 渗透,注重语言的积累与运用,体现 了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特点。一,教学目标明确。陈老师的教学设 计充分考虑了语文新课标中关于知 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的三维目标,她 利用课文排比式的段落格式指导学生 找重音词练习朗读,再利用重音词和 先去哪儿,再去哪儿,看见了什么, 怎么做的 ”指导学生说话。再从小猴子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做事要专一的道 理。二,兴趣激发,低年

2、级的学习兴趣不 是内发的,而是需要外界刺激激发, 陈老师的激趣主要体现在: 1,在上 课伊始就用猜谜语的方式吸引着学生 的注意力,再以话题 ”小猴子喜欢在山 里, ”让学生自由交流,给学生畅 所欲言的机会,在这种自由开放的环 境下,学生对老师没有了芥蒂,对同 学有了亲近的欲望,自然地融入课堂 中。 2 ,老师的鼓励与表扬很好的激 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陈老师在每一位 学生的发言后都会有正面的肯定与表 扬,给学生继续学习的动力。 3,低 年级孩子是好动且活泼的,不可能一 动不动地坚持四十分钟,陈老师在每 一段的指导朗读后,都加入一个配动作读的环节,让学生有个活动放松的 过程,并且在动的过程中加深对课

3、文 的理解。 4,陈老师的课件及板书简 洁明了,色彩艳丽,都能很好的吸引 学生的注意力,又利于学生的理解。三,学习方法的指导,新课程理念指 出教师只能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 者,学习的主人是学生,课堂要突出 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学习的指 导者,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 透。陈老师的这堂课注意了三个方面 的方法指导: 1,读的方法,即抓住 重点词来重读,从指导学生找重音词 到学生独立找重音词,从扶到放,让 学生学会处理朗读。同时陈老师采用 了多种读的方式,有自读,有齐读, 有个别读,有配动作读。 2,看图说 话的方法,课文是个很好的看图说话 的范本,陈老师利用课文,提取出 ”小 猴子走到哪儿,

4、看到什么,怎么做的 的句式,让学生逐渐从学课文说到独 立看图说话,遵循从简到繁的原则, 先一幅一幅地说,到最后五幅插图同 时出现串讲故事,给学生学习的模板 及发展的空间。 3,识字方法的积 累,陈老师让学生发现提手旁,足字 旁,月字旁与什么有关,教给学生归 类识字的方法。四,习惯的渗透与培养,陈老师的习 惯培养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细节中,达 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首先,老师的 动作纠正,暗示,提醒学生坐姿端 正,举手姿势,用自己的榜样力量暗 示引导。同时发现并表扬课题习惯好 的学生,给学生正面的肯定与榜样。 其次,老师注意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动笔习惯渗透,这主要体现在教 学环节四和十四,让学生养成

5、做笔记 的习惯。五,教师的点评及时又中肯。整堂课 上老师的评价非常多,有对学生学习 的评价,也有对为人处事的评价,在 环节四,六,八,二十,二十二等有 非常多的评价。从整体上看,这堂课很成功,学生跟 着老师学读,学观察顺序,学看图说 话,学习养成好习惯,学习做人,学 习做事。但同时也反映出教师自身的 几个问题: 1,山的笔顺应先写中 竖,再写竖折,最后写竖。教师错误 的示范将影响孩子一生。 2,在环节 一,教师应先提醒学生边看书边听故 事,并相应提出问题,就可以避免出 现东张西望的情况。 3,在环节十 里,教师可以只出示图,让学生说图 后再出示课文,就能避免学生照课文 念的情况。4,教师找的重音词应是 玉米桃子西瓜兔子,而非一块一棵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