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630976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2.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目标与课程目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教育目的、教学目标和课 程目标的具体化,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课堂教学目标比课程目标更具体,是课程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体现。在某一学科的 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来确定详细的教学目标以便选择教学 内容和确定教学效果每门具体的学科目标都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知识与技能:即每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即让学生了解学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学会发现问 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

2、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 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具体而 言,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 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宽容的人生态 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价值, 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 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说,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会 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难度的目标立足于让学生乐学。任何割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教学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 全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块、 三种类型。不是要在原来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再加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 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同一事物的三个方面(侧面)。就像一个立方体都有长、宽、高 三个维度一样,课程目标也有三个维度:学生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要运用一定的方法,不 管是好方法还是不好的方法;都要经历一个过程,不管是主动探究还是消极接受;在这个学 习过程中,学生总会伴随一定的情感和态度,不管是积极的情感还

4、是消极的情感,不管是敷 衍的态度还是认真的态度;总会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不管是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所以说,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问题的三个方面,而不是独立的三个目标。在课堂教 学中,不能完成了一维目标再落实另一维目标,它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就像拿一个立方体, 不可能只拿起“高”而不拿起“长和宽”一样。在研究层面,我们可以把它拆开,但在实践层面 必须是三位一体,因为实践层面是面对完整的人的,绝对不能把它人为地分开。不是一节课 分成三大环节,分别完成三个目标。课程目标1.广义的课程目标:在广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大的 视角,涵盖面是全层次的。它即是教育意图,包含了“教育方

5、针”、“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而教学目标又包含年级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 目标。2.狭义的课程目标:在狭义上的课程目标的涵义定位于教育内部的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是一个相对狭窄而具体化的视角,它的涵盖面是特定的,主要指教育目标”。在狭义上,课 程目标不包含“教育方针”,只包含“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直接受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制约和影响,是我们对于课程与教学预期的结果。行为取向性目标行为取向的课程目标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它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 能与评价功能。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

6、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 较为适合。行为目标取向的课程目标理论主要有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 分类学。生成性课程目标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 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是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考虑学生 的兴趣、能力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表现性课程目标表现性目标,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关注学生 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课程目标是课堂目标的基础,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目的.上下级关系,课堂目标是在课程目标制定的大框架下制定的具体施行方

7、案。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之间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两者的含义不同。课程目标是预先确定的要求学生通过某门课程的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结果,这种结果表现为 学生在课程相关素质或特征方面的变化。课程目标是指导课程设置、编排、实施和评价的整 个过程的准则,也是课程自身性质和理念的体现。教学目标即教学目的和要求,专指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预期。通过一个特定教 学过程(如一节课),学生的学习结果可以是某种知识、某种技能、也可以是某种观念、态 度的形成或获得。教学目标是指导教学过程的准则,通常反映了教师的教育理念。(2)两者的指导对象不同。课程目标指导整个课程的建设,而教学目标

8、只是指导教学过程。(3)两者的实施主体不同。课程目标的实施主体涉及到教育管理部门(如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厅、局、委、办等)、 课程指导机构(如各教育厅、局、委、办下属的教研室)、师资培训基地(如师范院校的对 口专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者与审核者、学校的专业教师和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 课程教育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实施主体只包括担任课程教学任务的专业教师、教辅人员以及全体接受课程教育 的学生。(4)两者的概括程度不同。课程目标较为抽象,教学目标则相当具体、相当微观。(5)两者的灵活程度不同。一般而言,课程目标往往是国家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反复研讨、推敲的结果,具有导 向作用。课程目标一旦确

9、立,轻易不会改动;而教学目标往往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 目标的理解和对实际教学状况的把握来制订的,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某 门课程在某学期、某堂课甚至某个教学活动环节上的教学目标是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更新的。在看到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区别的前提下,我们还应该充分认识两者的密切联系:(1)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日常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进行导向。例如,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不仅包括有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的内容,而且有与科学相关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还特别强调科学探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过程以及基本方法。科 学教师在确定每学期、每堂课甚至每个教学活动环节的教学目标时,要注

10、意落实课程目标, 注意体现课程宗旨。(2)教学是实施课程的主要途径,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细化。一切教学过程都必须以课程内容来支撑,不可能脱离课程而独立存在。小学科学课同样如此。 课程目标明确了教学活动的方向,而教学目标就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精细化。当教师和学 生在教科学、学科学的过程中互动的时候,就把课程理念与教学实践链接起来、融合在一起 了。虽然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1、课程目标指引学校课程教 学的实施与管理。2、课程目标是教学目标的向导,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依据课程目标,更 是课程目标的细化。第三,从制定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时所使用的动词看,对教学目的的描述一般采用

11、“了解、 领会、体会”等描述心理过程的内隐体验动词或掌握、应用”等词语,因而比较抽象、笼统、 模糊;教学目的是否达到,不易测量。而教学目标的 描述 则多采用“说出、归纳、说明” 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教学目标 是否达到。可用课堂上的随机检测、配套的达标自测题、形成性练习题和单元检测题等, 通过测试,检查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第五,从二者组合的结构层次性看,教学目的往往是孤立的、单一的结构,缺乏明确的层 次与序列,因而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的确定,只能取决于教师本人的业务素质,带有较 大的主观随意性;而教学目标则将较为复杂的学习行为分解为从简单到复杂的、序列分明 的几个部分,它不但规定了教学活动应达到的最终结果,而且提出了达到这一最终结果的 一般教学活动的程序,即通过对简单行为的逐个实现达到对复杂行为的最终实现,因而对 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有明确的具体的指导作用,确保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教学 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