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629173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作业16乙酸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作业16乙酸 练基础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烧酒的制造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可用于分离()A苯和水 B乙酸乙酯和乙酸C食盐水和泥沙 D硝酸钾和硫酸钠解析:“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题中所用实验方法是蒸馏。苯和水分层,用分液法分离,故A错误;乙酸乙酯和乙酸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用蒸馏法分离,故B正确;泥沙难溶于水,食盐水和泥沙用过滤法分离,故C错误;硝酸钾和硫酸钠用重结晶法分离,故D错误。答案:B2炒菜时,加一点酒和醋能使菜味飘香可口,原因是()A有盐类物质生成 B有酯类物质生成C有醇类物质生成 D有酸类物质生成解析:酒和醋反应生成乙酸乙

2、酯,乙酸乙酯是有香味的酯类物质。答案:B3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灰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黑色的是氧原子。该物质不具有的性质是()A与氢氧化钠反应 B与稀硫酸反应C发生酯化反应 D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解析:由比例模型知,该物质为CH3COOH,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能与NaOH反应,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B正确。答案:B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乙醇、乙酸的沸点和熔点都比C2H6、C2H4的沸点和熔点高B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乙酸和乙醇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属于酸碱中和反应D乙酸分子中虽然有4个氢原子,但乙酸是一元酸答案:C5下列关于酯化反应的

3、说法正确的是()A用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HOB反应液混合时,先倒入乙醇再倒入浓硫酸,最后倒入乙酸C乙酸乙酯不会和水生成乙酸和乙醇D用蒸馏的方法从饱和Na2CO3溶液中分离出乙酸乙酯解析:A项,CH3CHOH与CH3COO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CO18OCH2CH3和H2O,错误;B项,浓硫酸的密度比乙醇的大,浓硫酸溶于乙醇放出大量的热,为防止酸液飞溅,加入药品时应先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乙醇,然后边加边振荡试管将浓硫酸慢慢加入试管,最后再加入乙酸,正确;C项,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乙酸和乙醇,错误;D项,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分层,因此应采取分液操

4、作实现二者的分离,错误。答案:B6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上得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物时,有气泡产生,主要原因可能是()A有部分H2SO4被蒸馏出来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D有部分乙酸乙酯与碳酸钠反应解析:制取乙酸乙酯时易挥发的乙酸会随蒸气进入碳酸钠溶液中,而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强,所以会有二氧化碳生成。答案:C7苯甲酸(C6H5COOH)和山梨酸(CH3CH=CHCH=CHCOOH)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下列物质中只能与其中一种酸发生反应的是()A金属钠 B氢氧化钠C溴水 D乙醇解析:两种有机物中都

5、含有羧基,都能与金属钠、NaOH和乙醇反应,苯甲酸中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与溴水反应,而山梨酸可与溴水中的Br2发生加成反应。答案:C8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均不正确的一组是可以燃烧能跟Na反应分子式为C11H14O3能发生酯化反应能发生加聚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2种官能团A BC D解析:此有机物中含有碳碳双键、羟基和羧基三种官能团,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分子式为C11H12O3,故三项不正确。答案:C9可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乙醇的一组试剂是()A溴水、氯化铁溶液B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溴水、碳酸钠溶液D氯化铁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解析:溴水与己烯混合因发生加成反应而褪色,乙

6、醇和溴水互溶,甲苯和乙酸乙酯都是有机溶剂,并且密度都比水小,用溴水区分不开,但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以区分,故A、C项错误,B项正确;己烯和甲苯与氯化铁溶液都不反应,遇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都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D项错误。答案:B 提素养10柠檬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柠檬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柠檬酸可与4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柠檬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可生成1.5 mol H2D柠檬酸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不可能发生酯化反应解析:柠檬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为OH和COOH,共2种,A项正确;柠檬酸中只有COOH能与NaO

7、H反应,所以1 mol柠檬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B项错误;柠檬酸中的OH、COOH都能与Na反应,所以1 mol柠檬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2 mol H2,C项错误;柠檬酸中的OH和COOH能发生酯化反应,D项错误。答案:A11苹果酸的结构简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B1 mol苹果酸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C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 mol H2D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互为同分异构体解析:苹果酸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官能团有2种,分别是羧基和羟基,A正确;1 mol苹果酸可与2 mol NaO

8、H发生中和反应,B错误;1 mol苹果酸与足量金属Na反应生成1.5 mol H2,C错误;HOOCCH2CH(OH)COOH与苹果酸是同一种物质,D错误。答案:A12乙酸乙酯广泛应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两套装置用乙醇、乙酸和浓硫酸作原料分别制备乙酸乙酯(沸点77.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B不断蒸出酯,会降低其产率C装置b比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D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出乙酸乙酯解析: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发生酯化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浓硫酸吸水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故浓硫酸的作用为催化剂、吸水剂,浓硫酸能加快酯化反应速率

9、,A项正确;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断蒸出酯,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会提高其产率,B项错误;乙醇、乙酸易挥发,甲装置采取直接加热的方法,温度升高快,温度不易控制,装置b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受热均匀,相对于装置a原料损失的少,C项正确;分离乙酸乙酯时先将盛有混合物的试管充分振荡,让饱和碳酸钠溶液将挥发出来的乙酸转化为乙酸钠溶于水中,并溶解挥发出来的乙醇,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静置分层后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D项正确。答案:B13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研制新型抗疟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成果而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说法正

10、确的是()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B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是同分异构体C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都能发生酯化反应D双氢青蒿素在水中的溶解性小于青蒿素解析:由结构简式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A正确;双氢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4O5,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青蒿素不含羟基和羧基,不能发生酯化反应,C错误;双氢青蒿素含有羟基,可形成氢键,在水中溶解度较大,D错误。答案:A14A、B、C、D、E均为有机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提示:RCH=CHR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反应生成RCOOH和RCOOH,其中R和R为烷基)。回答下列问题:(1)直链化合物A的相对

11、分子质量小于90,A分子中碳、氢元素的总质量分数为0.814,其余为氧元素,则A的分子式为_。(2)已知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在浓硫酸的催化下,B与足量的C2H5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反应类型为_。(3)A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A的结构简式是_。(4)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的有_种,其相应的结构简式是_。解析:(1)根据题给信息,化合物A为直链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小于90,结合题给提示信息及A转化为B、C的条件可推知A的分子式很可能为CnH2nOx,若1个A分子中含1个O,则其相对分子质

12、量为86,若含2个O,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7290,与题意不符,故1个A分子中只含1个O,相对分子质量为86,据此可得出A的分子式为C5H10O。(2)、(3)结合有机物的衍变关系,由A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可知,A分子中含;由CC2H5OHD(C4H8O2)H2O可知,该反应为酯化(取代)反应,则C为CH3COOH;又因为A为直链化合物且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CH2CH2OH;B与NaHCO3溶液完全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B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D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2CH3;(4)D为饱和一元酯,

13、其同分异构体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说明其为羧酸,其结构简式有CH3CH2CH2COOH、两种。答案:(1)C5H10O(2)HOOCCH2COOH2C2H5OHC2H5OOCCH2COOC2H52H2O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3)CH3CH=CHCH2CH2OH(4)2CH3CH2CH2COOH、(CH3)2CHCOOH15在实验室和工业上常采用如下反应: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来制取乙酸乙酯。(1)用图1装置实验时,试管B观察到的现象是界面处产生浅红色,下层为蓝色,振荡后产生气泡,界面处浅红色消失,原因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欲从上述混合物中分离出乙酸乙酯,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填操作名称)。(2)事实证明,此反应以浓H2SO4为催化剂,也存在缺陷,其原因可能是_。a浓H2SO4易挥发,以至不能重复使用b会使部分原料炭化c浓H2SO4有吸水性d会造成环境污染(3)某化学课外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图中的铁架台、铁夹、加热装置已略去),与上图1装置相比,此装置的主要优点有_。解析:(1)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振荡时乙酸与Na2CO3反应产生CO2,界面处溶液酸性变弱,因此溶液浅红色消失;乙酸乙酯在饱和Na2CO3溶液中易分层,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