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62628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化学二轮真题突破【114】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含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高考化学试做真题 备考升华成功考生必做高考真题1(2014新课标)某小组以CoCl26H2O、NH4Cl、H2O2、浓氨水为原料,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了橙黄色晶体X。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氨的测定:精确称取w g X,加适量水溶解,注入如图所示的三颈瓶中,然后逐滴加入足量10% NaOH溶液,通入水蒸气,将样品液中的氨全部蒸出,用V1 mL c1 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吸收。蒸氨结束后取下接收瓶,用c2 molL1 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到终点时消耗V2 mL NaOH溶液。氨的测定装置(已省略加热和夹持装置)氯的测定:准确称取样品X,配成溶液后用AgNO3标准溶液

2、滴定,K2CrO4溶液为指示剂,至出现淡红色沉淀不再消失为终点(Ag2CrO4为砖红色)。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安全管的作用原理是_。(2)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应使用_式滴定管,可使用的指示剂为_。(3)样品中氨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_。(4)测定氨前应该对装置进行气密性检验,若气密性不好测定结果将_(填“偏高”或“偏低”)。(5)测定氯的过程中,使用棕色滴定管的原因是_;滴定终点时,若溶液中c(Ag)2.0 105 molL1,c(CrO)为_molL1。已知:Ksp(Ag2CrO4)1.121012(6)经测定,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钴的化合价为_。制

3、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_;X的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的原因是_。答案:(1)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液面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碱酚酞(或甲基红)(3)100%(4)偏低(5)防止硝酸银见光分解2.8103(6)3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温度过高过氧化氢分解、氨气逸出解析:(1)若没有A中的安全管,当A中产生气体时,会因装置压力过大发生危险,反之,有安全管存在,当A中压力过大时,安全管中的液面会上升,使A瓶中压力稳定。(2)由题意知,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过剩的HCl时,NaOH溶液应放入碱式滴定管中,可使用酚酞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

4、无色变为浅红色。(3)已知盐酸的总的物质的量为c1 molL1V1 mL103 LmL1c1V1103 mol,NH3反应完后剩余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可求出剩余的盐酸为c2V2103 mol,由NH3HCl=NH4Cl可求出NH3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w g X中的含氨量,即:100%。(4)若装置气密性不好,会有NH3外逸,而不被HCl吸收,则剩余的HCl的物质的量会增多,消耗NaOH增多,即c2V2的值增大,由(3)中计算式可知氨的测定结果偏低。(5)AgNO3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使用棕色滴定管的目的是防止AgNO3分解而影响实验结果;由Ag2CrO4的溶度积常数Ksp1.1210

5、12,c(Ag)2.0105 molL1,可求出c(CrO)molL12.8103 molL1。(6)样品X中钴、氨和氯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3,可写出化学式为Co(NH3)6Cl3,由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NH3整体为0价,氯为1价,故Co为3价;从而推出制备X的化学方程式为2CoCl22NH4Cl10NH3H2O2=2Co(NH3)6Cl32H2O。由于温度过高时H2O2易分解,NH3易挥发,故制备过程中温度不能过高,否则H2O2分解,NH3挥发。2(2014江苏化学,节选)磷酸铁(FePO42H2O,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生产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实验室

6、可通过下列实验制备磷酸铁。(1)称取一定量已除去油污的废铁屑,加入稍过量的稀硫酸,加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过滤。反应加热的目的是_。(2)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H2O2氧化Fe2。为确定加入H2O2的量,需先用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滤液中的Fe2,离子方程式如下:Cr2O6Fe214H=2Cr36Fe37H2O在向滴定管中注入K2Cr2O7标准溶液前,滴定管需要检漏、_和_。若滴定x mL滤液中的Fe2,消耗a molL1K2Cr2O7标准溶液b mL,则滤液中c(Fe2)_molL1。为使滤液中的Fe2完全被H2O2氧化,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_(填序号)。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B

7、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D用氨水调节溶液pH7(3)将一定量的Na2HPO4溶液(溶液显碱性)加入含有Fe3的溶液中,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得到FePO42H2O。若反应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则磷酸铁中混有的杂质可能为_。答案:(1)加快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2)用蒸馏水洗净用K2Cr2O7标准溶液润洗23次AB(3)Fe(OH)3(或氢氧化铁)解析:(1)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因此加热可以加快反应的速率。(2)滴定管要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待装液体润洗。根据题给离子方程式可知,n(Fe2)6n(Cr2O),c(Fe2) molL1。加入过量的H2O

8、2,可以使Fe2充分被氧化;缓慢滴加H2O2并搅拌,可以使反应更充分;加热会使H2O2发生分解;加入氨水会使Fe2转化为沉淀。故答案为AB。(3)因为碱性溶液中Fe3反应生成红褐色的Fe(OH)3沉淀,从而使得到的FePO42H2O固体呈棕黄色。3(2014天津高考)Na2S2O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制备Na2S2O35H2O反应原理:Na2SO3(aq)S(s)Na2S2O3(aq)实验步骤:称取15 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 mL蒸馏水。另取5 g研细的硫粉,用3 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夹持装置略去),

9、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回答问题:(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2)仪器a的名称是_,其作用是_。(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 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I2=S4O2I(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6)测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

10、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mL。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Na2S2O3的应用(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2)冷凝管冷凝回流(3)Na2SO4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4)S2O2H=SSO2H2O(5)由无色变蓝色(6)18.10100%(7)S2O4Cl25H2O=2SO8Cl10H解析:(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故硫粉用乙醇润湿后易扩散到溶液中。(2)装置中仪

11、器a(冷凝管)可以将挥发出的乙醇冷凝回流到烧瓶中。(3)因反应物Na2SO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a2SO4,故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Na2SO4,即检验SO是否存在,需要防止SO的干扰,故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酸化,而应用盐酸酸化,过滤除去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4)产品发黄,说明产品中含有硫杂质,这是由于在酸性环境中Na2S2O3不稳定,发生反应:2HS2O=SSO2H2O。(5)滴定终点时,过量的单质碘使无色的淀粉溶液变蓝,可指示滴定终点。(6)起始读数为0.00 mL,终点读数为18.10 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8.10 mL

12、0.00 mL18.10 mL;根据2Na2S2O35H2O2S2OI2,得n(Na2S2O35H2O)2n(I2)20.100 0 molL118.10103 L3.620103 mol,则产品的纯度100%100%。(7)S2O被Cl2氧化成SO,Cl2被还原为Cl,首先根据化合价升降总值相等写出S2O 4Cl22SO8Cl,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配平得:S2O 4Cl25H2O=2SO8Cl10H。4(2013安徽理综)某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K2Cr2O7。光照下,草酸(H2C2O4)能将其中的Cr2O转化为Cr3。某课题组研究发现,少量铁明矾Al2Fe(SO4)424H2O即可对该反

13、应起催化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有关因素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探究如下:(1)在25 下,控制光照强度、废水样品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相同,调节不同的初始pH和一定浓度草酸溶液用量,做对比实验,完成以下实验设计表(表中不要留空格)。实验编号初始pH废水样品体积/mL草酸溶液体积/mL蒸馏水体积/mL46010305601030560测得实验和溶液中的Cr2O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2)上述反应后草酸被氧化为_(填化学式)。(3)实验和的结果表明_;实验中0t1时间段反应速率v(Cr3)_molL1min1(用代数式表示)。(4)该课题组对铁明矾Al2Fe(SO4)424H2O中起催化作用的成分提出如下假设,请你完成假设二和假设三:假设一:Fe2起催化作用;假设二:_;假设三:_;(5)请你设计实验验证上述假设一,完成下表中内容。除了上述实验提供的试剂外,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