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625927 上传时间:2023-04-1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专业化成长三点谈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个很时髦的话题,更是个很现实的话题。现代教育的 迅猛发展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更需要教师专业化成长。 只有走专业化成长之路,才能成为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教师,才能成就教师职 业的理想境界。我们怎样走专业化成长道路呢?我觉得有三点极其重要。一、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是不 争的现实,教师的职业压力大,社会地位低,福利待遇差,有人把教师行业形 容为“鸡肋”行业,更有人把教师的工作幽默地比喻为“站台”、“卖声”、“吸粉”。 故而,众多的教师职业心态差,职业倦怠感强。所以,许多人只是把教育工作 当作一种谋生的职业,上

2、班、下班,备课、上课、看作业,天天如此,年年如 此,从初级做到中级,从中级做到高级,平平淡淡,终此一生。这严重阻碍了 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人生有两种职业心态:一种是“用生命回应职业的需要”, 一种是“用职业实现生命的价值”。作为教师来说,应该要有后一种职业心态。树 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把教育当作事业来追求,用教育这 种职业去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北京教师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申继亮 提出:“应该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个规划,凸显个人发展主线。一方面需要创造条 件完善自己,另一方面,在内心告诉自己,把教师当做事业来看,而不仅仅是 一种职业。”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事业来追求,我们才会由从

3、业到敬业,最终乐 业;才会从追求功利价值到追求社会价值,追求人生价值;才会从追求教学技 能到追求教学模式,追求教学境界;才会由匠师成长为能师(经验型教师),最 终成为人师(专家型教师)。著名的教育专家李镇西深有体会地说:“我的教育不 为领导,不为职称,不为荣誉,只为这我的乐趣本身。”正是这种良好的职业心 态成就了他辉煌的教育生涯。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建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是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心理基础。有了它,教师专业化成长才有了“核动力”。二、吸纳新的教育理念,建立新的教育哲学教师不仅是教育者,而且是学 习者、研究者。教师这种职业最需要与时俱进。有人说:“要当一流的教师,就 要先当一流的学生。”

4、这话最著真知灼见,因为当教师第一位的是学养,第二位 的才是教学的技术技巧。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要认真学习,挤出时间学习,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不断吸纳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建立 和完善自己的教育哲学。新课程的实施,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崭新的要求。新 课程强调“四个注重”(重过程、重体验、重探究、重整合)、“五个发展”(全面 发展、全体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 我们首先要转变角色,我们不仅是一部教案剧的编剧、导演、主演,还应该是 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伙伴、参谋、鼓动者、裁判甚至是学生的欣赏者、供学生 分析批判的参照物或靶子;我们要转变思考的维度,不应

5、仅仅思考把什么给学 生,还应思考把什么东西不给学生,什么东西用什么方式给学生可以给学生带 来最大的思考和收获,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可以给学生带来激励性的评价;我们 要转变教学的方法,彻底消除满堂灌,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我们还要转变教学成果意识,它不仅应该有我们教给学生的知识、还应有方法、 能力、意识,更有教师自己做人和做学问的态度。深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的我 们,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必须加强学习,加深对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一基本教 育理念的理解和认识,否则,我们就会落伍,我们就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 有教育家早就说过,学校是农村,不是工厂;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学生就 像植物,需要

6、浇水、施肥、治病、灭虫,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自由发育生长。 而我们习惯于将不同资质的人输入机器设备,按同样标准、同样程序、同样时 间予以“铸造”。使得受教者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一个与施教者对等的主 体进入教学程序,而是作为“灌输”对象、作为一个被动的物件进入教学程序,抹 杀了个性,限制了特长,弱化了创造,不利于我们的人才培养。这种做法必须 改变。吸纳、更新了教育思想,我们才能更好地转变自己的角色,融入新课程, 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成就。三、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总结实践经验教训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 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 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

7、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足见教育反思在教 师专业化成长中的作用。而我们的许多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太愿意 去进行教育反思。教学常规中强调教师要写教学后记,但真正用心去写的不多; 每年要求教师写一篇论文,但一些人总是敷衍了事,总不想认真去反思反思自 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反思 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教学反思是教学理念的反思、教学 行为的反思、教学艺术的反思。通过反思,积累教育教学经验教训,更新教学 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反思,使自己的教 学精益求精,渐臻完美。教学反思要找准切入点。根据专家的看法

8、,对于新手 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技能反思为切入点;对于适应型教师来说,应以课 堂教学策略反思为切入点;对于成熟型教师来说,应以自身教学理念反思为切 入点;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应以教育研究反思为切入点。可以说,上述三点 非常重要,乐业积绽底气,学习滋养元气,反思造就灵气。在专业化成长的道 路上,有积极的心态,有扎实的学习,有深刻的反思,我们就能达到“职业有认 同感、事业有成就感、人生有幸福感”的理想境界。我们是一所农村幼儿园,在 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我们紧紧依靠科研和教研的紧密结合,根据我们幼儿园的实 际情况,抓住日常教育活动这一环节,提倡教师每日有所思,幼儿每日有所得 的工作思路;坚持管理出效

9、率,采取分层推进、滚动发展的办法,扎扎实实地 进行课题研究。由此,一批教学骨干在课题研究中迅速成长,教师的整体素质 得以提高,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一、转变观念,形成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围园领导充分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 要性,认为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始终把教育科研摆在幼儿园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对科研的责任感、紧迫感观念深深地传递给了教师, 引导教师从“教书匠型”向“研究型”转变。科研是载体,它联结起理论的研究和实 践,特别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科研是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为教育实践的 桥梁,我们幼儿园在对立项课题的研究中,园领导坚持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 跳出来,始终带头进

10、行各类科研活动,如:请专家来园做专题报告,引领科研 研究方向;由园长主持的自我培训;业务园长牵头进行的科研骨干培训;教研 组的各类专业理论知识比赛和演讲等活动,都积极引领着教师走上科研兴园的 “阳光大道”,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二、建立科研骨干培训制度,形成人人参与科研的格局以前,幼儿园的课 题研究集中在一个教研组或者课题的主要承担者身上,有部分教师始终存在着 “害怕科研、不愿参与课题研究的思想”,针对这一现状,在业务园长的牵头下, 幼儿园成立科研组,让有研究热情的骨干教师负责科研的组织、管理、协调工 作,并制定、如、健全了科研的各项规章制度,科研组长工作职责、教育科研奖惩制度理论学习制度等;

11、并从业务管理的角度把科研工作纳 入教师日常教育活动考核,给予奖惩;鼓励教师在托幼杂志积极投稿,对发表 文章的教师给予物质奖励;在科研经费上给以优先,保证科研费用的开支。通 过制度的完善和保证,使每位教师能参与课题研究和科研培训,如:在进行农 村幼儿自主性教育课题研究阶段,每位教师围绕课题在户外混龄区角体育活 动、主题活动、探索活动、自由活动等方面设计研究方案,进行一次次的专题 研讨,从方案的设计、研讨、争辩到方案的成熟实施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过 程,这其中失败或成功经验都留下了教师成长的足迹;一次次的磨练,到课题 结题时,人人都撰写出了经验论文和案例,其中七篇论文和案例在区第一届教 育科研成果

12、评比中分获一、二、三等奖,最关键的是教师消除了怕科研的思想, 形成了人人参与科研的格局。三、多层次学习,指导教师理论到实践的运用在科研中我们发现二个问题: 一是教师在课题的研究中,常常会觉得自己理论知识储备不足;二是理论到实 践运用的脱节。解决好这二个问题,首先是进行多层次的理论学习,由科研组 长每月开展学习培训,内容涉及三方面:一为教育科研操作层面的知识培训, 如教育科研的含义、如何选题、如何开展研究、研究的方法、教育科研的写作 知识等;另一方面是学习与本园研究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做好理论储备;除 外还联系华师大图书馆,帮助我们收集课题研究的最新资料,并对每期的资料 组织学习和摘录,使教师的

13、知识学习常有“源头之水”。其次,指导教师理论到实 践的运用,以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为指导的切入点。如:开始对农村幼儿 自主性教育的课题研究时,由于大家对自主性教育”概念理解的模糊,一度使 教学活动太注重幼儿的“自主”而忽视了教师的教育作用,于是,我们重新对“自 主”的概念作了讨论和学习,明确了“自主性教育”是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通 过创设情景,让幼儿在各类活动中利用动手操作、感官体验及自主探索获得相 关经验和知识,达到自主发展的教育过程。概念的重新领会指导了教师的再一 次实践操作,教师对自己教育行为有了思考和纠偏的过程,幼儿“自主”不等于是 忽略教师的引领作用。科研的过程也是尝试和反思、失败

14、和成功、理论到实践 的循环过程,只有如此,科研促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价值和作用才得以体现。又 如:有位教师觉得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比较丰富,可真正面对家长或组 织家长活动时,又觉得无话可说,科研组长积极鼓励这位教师申报了家庭教育 农村幼儿家庭“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的课题,随着课题的研究,这位教师独 立组织了多次家教观摩活动,在对家长面对面的指导活动中,她的组织能力、 教育策略、手段、语言艺术、和家长的沟通技巧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家教理 论能为实践所服务,实现了教师从理论到实践研究的双赢。四、科研与教研紧密结合,以课题研究为核心开展系列活动在科研的实践 阶段,坚持以教研组为主阵地,教研、科研紧密

15、结合,以常规教研为载体,把 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融入教师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日常教学、教研和一系列有 目的的活动推进科研的深入开展,使课题研究得到滚动发展,发挥科研成果对 教学指导的有效作用。1.定期开展课题阶段性现状分析。由于研究是在动态的 过程中进行的,随时都可能出现新情况、新问题,因此,针对问题,及时进行 现状调查与分析就显得很重要。科研组长需要掌握教师课题研究进度和存在问 题,分析做到对症下药,组长可以一方面听取教师阶段性汇报,另一方面可以 随机查看资料、访问等形式了解现状,及时为教师提出意见和指明进一步研究 方向。2组织示范、观摩活动。示范、观摩活动能有效地促进广大教师教学研 究水平的提

16、高。我们幼儿园每学期都要提供示范或观摩活动供大家学习。委派 教师外出参加科研观摩活动,能结合研究课题认真学习、思考,回幼儿园交流 传达。组织本园骨干教师在幼儿园进行课题研究示范活动,示范活动由教研组 牵头,教师参与活动后的研讨、学习,做到实实在在的讨论问题,找到差距, 落实改进措施。3开展课题设计、优秀方案评比活动。方案设计要突出课题的 需要,看是否科学、创造性地设计方案的内容、方法,查看具体实施后的效果, 并参与每学期开展的优秀方案评比活动,评出的优秀方案供大家学习、借鉴。4.为教师搭建成长舞台。我园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动力,来源于良好的激励机 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样需要有成功的体验,幼儿园组织青年教师开展的赛 课活动,听课后教师们结合课题和自身实际认真研讨,通过赛课,让青年教师 尝试活动前的准备到活动后反思的整个过程,体验课题研究的成功快乐,促进 青年教师的科研热情,青年教师的成长在赛课活动中脱颖而出;发挥每位教师 的特长,有针对性地为不同年龄的教师创设机会,选择课题研究项目;对骨干 教师可自由选择带教对象,自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