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62238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学试题及答案带解析(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诊断学试题及答案一、A型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1分)体温在40以上,24小时内波动1,这种热型为A.弛张热B.间歇热C.稽留热D.波状热E.回归热【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

2、核及化脓性炎症等。间歇热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可持续l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波状热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第2题(1分)下列哪种物质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A.白细胞致热原B.细菌毒素C.抗原抗体复合物D.坏死物质E.细菌【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白细胞致热源属于内源性致热原,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可以通过

3、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B、C、D、E均为外源性致热源,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源引起发热。第3题(1分)一位发热患者,体温在39以上,未用任何退热降温措施,24小时内体温波动达2以上,最低时体温仍高于正常。这种热型是A.稽留热B.波浪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弛张热【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E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参考第1题。体温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大于

4、2,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符合弛张热特点。第4题(1分)女,30岁,持续发热1周,体温可达39.241,每天最低温度为37.8左右,此热型属于A.波浪热B.间歇热C.稽留热D.弛张热E.回归热【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D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参考第1题。1天内体温波动大于2,最低体温高于正常,符合弛张热特点。第5题(1分)外源性致热原的特点,正确的是A.分子量较小B.其致热原性可被蛋白酶类所破坏C.能激活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D.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E.在体内最终由肝、肾灭活和排泄【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引起传染性发

5、热的生物病原体或其产物,称为外源性致热源。致热源细胞被激活后所形成并释放的致热源称为内源性致热源( EP),为不耐热的小分子蛋白质,致热作用容易被破坏,当EP到达下丘脑后,使下丘脑释放某些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引起发热,这些介质称为中枢发热介质。外源性致热源不能通过血一脑屏障,可激活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第6题(1分)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的是A.病原体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B.病原体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C.白细胞产生的内源性致热原D.白细胞产生的外源性致热原E.白细胞及病原体产生的代谢产物【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白细胞致热原属于内源性致

6、热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可以通过血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体温调定点,使调定点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必须对体温加以重新调节发出冲动,使产热增多,散热减少。注意B为易混淆项。第7题(1分)稽留热最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A.肺结核B.大叶性肺炎C.急性肾盂肾炎D.疟疾E.肠炎【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B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 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第8题(1分)不直接通过体温调节中枢,需内源性致热原发挥作用的致热原是A.肿瘤坏死因子B.嗜酸性粒细胞C.

7、病原微生物D.干扰素E.白介素-1【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均为内源性致热源,可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病原微生物属于外源性致热源,不直接作用体温中枢,而是激活单核一巨噬细胞产生内致热源作用体温中枢引起发热。第9题(1分)紫癜与充血性皮疹的主要区别是A.颜色的不同B.是否痛疹C.按压后是否退色或消失D.是否高起皮肤表面E.是否有皮肤脱屑【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C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皮肤黏膜出血是因机体止血或凝血功能障碍所引起,通常以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 或损

8、伤后难以止血为临床特征。皮肤黏膜出血表现为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红色或暗红色斑,压之不退色,视出血面积大小可分为瘀点、紫癜和瘀斑。皮疹加压时可退色或消失。第10题(1分)下列哪种疾病为双下肢对称性紫癜A.过敏性紫癜B.再生障碍性贫血C.激素性紫癜D.血小板减少E.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A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过敏性紫癜的皮肤紫癜特点为四肢或臂部有对称性、高出皮肤(荨麻疹或丘疹样)紫癜,可伴有痒感,关节痛及腹痛,累及肾脏时可有血尿。第11题(1分)高胡萝卜素血症的皮肤黏膜黄染,常见于A.手掌、足底B.巩膜C.口腔黏膜D.躯干E.耳后【正确答案】:

9、A【您的答案】:A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1分试题解析:食过多橘子、南瓜等均可造成血中胡萝卜素增高,超过2.5 g/L时,可使皮肤黄染,黄染首先出现于手掌、足底、前额及鼻部皮肤,一般不出现巩膜和口腔黏膜黄染,血中胆红素不高。2013年执业助理医师-症状与休征-第二章 颈胸部一、A型题(以下每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第1题(1分)双肺满布湿啰音多见于A.肺结核空洞B.支气管扩张C.支气管肺炎D.肺淤血E.急性肺水肿【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0分试题解析:湿啰音满布双肺 急性

10、肺水肿,严重支气管肺炎。两侧肺底湿啰音 心衰所致肺淤血、支气管肺炎。局限性湿啰音 局部病变、结核、支扩,高调提示空洞存在。细小湿啰音 支气管炎或细支气管炎。第2题(1分)一胸膜摩擦音听诊的时相特点为A.吸气初期B.吸气中期C.吸气末期D.呼气末期E.呼吸两相【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0分试题解析:胸膜摩擦音是当胸膜面由于炎症、纤维素渗出而变得粗糙时随呼吸可出现的音响。胸膜摩擦音吸气和呼气均可听到,以吸气末或呼气初最清楚,屏气时消失。深呼吸或在听诊器体件上加压时,摩擦音的强度可增加。胸膜摩擦音最常听到的部位是前下侧胸壁,因呼吸时该区域的呼吸动度最大。其很少在肺尖部听

11、及,可随体位的变动消失或复见。胸膜摩擦音常发生于纤维素性胸膜炎、肺梗死、胸膜肿瘤及尿毒症等患者。第3题(1分)下列哪项不是大叶性肺炎实变期体征A.胸膜摩擦音B.肺部叩诊浊音C.气管向健侧移位D.可听到湿啰音E.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0分试题解析:大叶性肺炎实变期,语音震颤和语音共振明显增强,叩诊为浊音或实音,并可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如病变累及胸膜则可听及胸膜摩擦音。肺组织实变,无肺不张,故无气管移位。第4题(1分)下列哪项不属于干啰音特点A.音调较高B.持续时间较长C.吸气时也可听到D.呼气时更为明显E.部位较固定【正确答案】:E【您的答案】:

12、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0分试题解析: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按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干啰音系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其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音调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吸气及呼气时均可听及,但以呼气时为明显,干啰音的强度和性质易改变,部位易交换,在瞬间内数量可明显增减。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大气道的干啰音,有时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及,谓之喘鸣。第5题(1分)下列情况不会出现语音震颤增强的是A.大叶性肺炎B.肺梗死C.肺内大空腔D.大量胸腔积液E.肺脓肿【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

13、】: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0分试题解析:语音震颤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气管、支气管是否通畅,胸壁传导是否良好而定,一般来说,发音强、音调低、胸壁薄以及支气管至胸壁距离近者语音震颤强,反之则弱,此外,语音震颤在两侧前后的上胸部和肩胛间区及左右胸骨旁第1、2肋间隙部位最强,于肺底最弱。语颤增强见于:肺泡内有炎症浸润,因肺组织实变使语颤传导良好,如大叶性肺炎实变期、大片肺梗死等;接近胸膜的肺内巨大空腔,如空洞性肺结核、肺脓肿等。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常见于:肺泡内含气量过多,如肺气肿;支气管阻塞,如阻塞性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或气胸;胸膜高度增厚粘连;胸壁皮下气肿。第6题(1分)触诊时语音震颤增强最常见于A

14、.大叶性肺炎B.胸壁皮下气肿C.肺气肿D.支气管肺炎E.慢性支气管炎【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0分试题解析:见诊断学第7版P119。第7题(1分)正常肺部叩诊音为A.鼓音B.过清音C.浊音D.清音E.实音【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您的得分:0分试题解析:正常胸部叩诊为清音。由于肺上叶的体积较下叶小,含气量较少,且上胸部的肌肉较厚,故前胸上部较下部叩诊音相对稍浊;因右肺上叶较左肺上叶为小,且惯用右手者右侧胸大肌较左侧为厚,故右肺上部叩诊音亦相对稍浊;由于背部的肌肉、骨骼层次较多,故背部的叩诊音较前胸部稍浊;右侧腋下部医受肝脏的影响叩诊音稍浊,而左腋前线下方有胃泡的存在,故叩诊呈鼓音,又称Traubes鼓音区。第8题(1分)男,25岁,活动时突感右胸部撕裂样痛。查体:大汗淋漓惊恐状,气促,气管左偏,叩诊右胸空瓮音,右侧呼吸音消失。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胸腔积液B.大叶性肺炎C.干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