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1617814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中转站可行性研究报告(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概 述- 1 -1.1 编制背景- 1 -1.2 编制依据、目的- 1 -1.3 可行性研究内容- 4 -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 4 -1.3.1 建设地点与规模- 4 -1.3.2 项目建设内容- 4 -1.3.3 项目建设进度- 4 -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5 -1.3.5 效益分析- 5 -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 6 -2.1 自然概况- 6 -2.1.1 地理位置- 6 -2.1.2 气候- 6 -2.1.3 矿产资源- 6 -2.1.4 旅游资源- 6 -2.1.5 经济概况- 7 -2.2 *总体规划- 8 -2.2.1 规划期限- 8 -2.2.2

2、 规划范围- 8 -2.2.3 规划人口- 8 -2.3 环卫管理系统现状- 9 -2.3.1 环卫现状- 9 -2.3.2 环卫规划- 9 -第三章 垃圾处理现状及建设必要性- 10 -3.1 垃圾处理现状- 11 -3.2 工程建设必要性- 11 -3.2.1项目的建设符合相关的产业政策- 11 -3.2.2 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12 -3.2.3保护人民健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13 -3.2.4 保护环境的需要- 13 -3.2.5 改善人民生活条件、完善城市总体功能的需要- 14 -3.2.6改善投资环境,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14 -3.2.7 必

3、要性与可行性- 14 -第四章 工程规模确定- 16 -4.1 工程服务范围- 16 -4.2 垃圾规模预测- 16 -4.3 垃圾中转站设计规模的确定- 19 -第五章 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19 -5.1 厂址选择- 20 -5.1.1 厂址选择原则- 20 -5.1.2 用地标准- 20 -5.1.3 选址分析- 21 -5.2 站址建设条件- 22 -5.2.1 供水- 22 -5.2.2 排水- 22 -5.2.3 供电- 22 -5.2.4 交通- 22 -5.3工艺流程- 23 -第六章 工程总体设计- 23 -6.1建设内容- 24 -6.2中转站转运方案比选- 24 -6.3

4、生活垃圾转运工艺设计- 27 -6.3.1预压缩式和直接压缩式- 27 -6.3.2水平压缩和垂直压缩- 28 -6.4垂直压缩式转运站工艺- 30 -6.4.1垃圾处理工序- 30 -6.4.2设备配置及性能技术要求- 32 -6.4.3生活垃圾压缩式收集站工工艺流程- 34 -6.4除臭系统- 35 -6.5渗沥液系统- 38 -6.6建设内容汇总表- 41 -第七章 生活垃圾转运站公用工程- 41 -7.1总图布置- 42 -7.2建筑- 43 -7.3结构- 45 -7.4电气- 46 -7.5 自控设计- 49 -7.6给排水- 50 -第八章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51 -8.1施工

5、期环境影响分析- 52 -8.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54 -8.3环境保护措施- 55 -8.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62 -8.5结论与建议- 63 -第九章 节能、节水及防腐蚀- 70 -9.1能耗概况- 71 -9.2节能措施- 71 -9.3防腐蚀- 72 -第十章 职业安全、卫生及防疫- 74 -10.1设计依据- 75 -10.2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75 -10.3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76 -10.4卫生防疫措施- 77 -第十一章 企业组织与劳动定员- 78 -11.1组织机构- 79 -11.2工作制度- 79 -11.3项目定员- 79 -11.4人员培

6、训- 79 -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计划与工程管理- 79 -12.1实施原则及步骤- 80 -12.1.1实施原则- 80 -12.1.2实施步骤- 80 -12.2实施进度计划- 80 -12.3项目管理- 81 -12.4项目建设招投标- 82 -12.4.1招标工作依据- 82 -12.4.2招标工作原则- 82 -12.4.3组织形式- 82 -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83 -13.1投资估算范围- 84 -13.2编制依据- 84 -13.3建设投资估算- 84 -13.3.1建筑工程- 84 -13.3.2设备购置与安装工程- 84 -13.3.3其它费用- 85 -13.3

7、.4基本预备费- 85 -13.4建设投资估算表- 85 -13.5资金筹措- 89 -第十四章 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90 -14.1社会效益- 91 -14.2环境效益- 92 -第十五章 结论和建议- 92 -15.1结论- 93 -15.2建议- 93 -第一章 概 述1.1 编制背景1.1.1项目名称*垃圾中转站建设项目1.1.2承办单位名称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1.1.3项目性质新建1.1.4项目类别 市政工程1.2 编制依据、目的和范围1.2.1 编制依据1、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修订)(3)建设

8、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修改)(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1);(5)*省环境保护条例(6)*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管理办法(7)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10)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4月2日);2、标准、规范(1)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 47-2006)(2016)(2)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建城2010120号)(3)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4)生活垃圾转运站评

9、价标准(CJJ/T156-2010)(5)生活垃圾转运站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17-2009)(6)城市生活垃圾产量计算及预测方法(CJ/T 106-1999)(2016)(7)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CJJ 27-2005)(2013)(8)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给水与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5157号)(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4554-93)(10)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2012)(1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13)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

10、-2008)(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1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 1-2010)(1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17)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9)(18)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3、其他(1)*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2)建设方提供城市生活垃圾基础数据资料(3)项目双方签订的工程咨询委托书和合同书(4)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和证明文件1.2.2 编制目的本报告通过分析*现有垃圾产生量,预测未来十五年垃圾产生规模,配套设计垃圾中转站;根据各种转运工艺的适用条件,分析研究解决的方案和措施

11、,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为建设经济合理的垃圾转运系统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报告的编制主要为达到以下目的: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确定工程建设规模;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提出资金筹措方案。1.3 可行性研究内容1.3.1 服务范围及对象1、 服务范围本工程服务范围为:*路北段西侧周边1.5km2范围内的居民;*南段路东所在地周边1.5km2范围内的居民和广场活动人群;*2000余家商家。2、处理对象*路北段西侧和*南段路东所在地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周边范围内居民生活垃圾,*垃圾站主要处理对象为*内的生活垃圾和经营所产生的垃圾。1.

12、3.1 建设地点与规模本项目建设3座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分别为*路中转站、*中转站、*中转站,其中*路中转站位于位于东*路北段与康达路交汇处,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5.4吨、远期为14.4吨;*中转站位于*与*交叉口北200米路东,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7.2吨、远期为26.3吨;*中转站位于*与建*交叉口西200米路南,日转运垃圾能力目前为9.9吨、远期为26.3吨。1.3.2 项目建设内容总建筑占地面积488.25m2,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物资储藏间、压缩站房、机坑、控制室及值班室等,并配套垃圾压缩机、水电设施、进场道路及环境保护设施等。1.3.3 项目建设进度本项目计划分2014年7月开工建设,2

13、015年1月投入使用。1.3.4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工程的估算总投资414.80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308.76万元;其他工程费用118.85万元;工程预备费30.6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41万元。1.3.5 效益分析该项目的建设,其效益主要体现在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费用的节约,降低垃圾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能耗,使*新城居住区和*办东关村、*瓦房庄自然村、*、润豪世纪广场居住区和*办安庄村居民生活垃圾得到及时处理,提高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面貌和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为镇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第二章 项目区域概况2

14、.1 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位于*省西南部,*盆地东北隅,伏牛山东麓,唐白河上游。东邻舞钢、泌阳县,南接社旗县、宛城区,西连南召县,北依鲁山县、叶县,是*市的北大门。县域东西长72公里,南北宽61公里,总面积2542平方公里。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海拔760.3米,最低海拔108米,浅山区、岗丘区、平原区各占三分之一。2.1.2 气候处于北亚热带与南暖温带、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盆地与黄淮海平原、伏牛山脉与桐柏山脉和华北地台与秦岭地槽的五个自然分界线上。年均气温14.4,年均日照2092小时,年均降水量为803.9毫米,无霜期220天。2.1.3 矿产资源*发现矿种有29个,探明储量的10种。主要矿种有金、银、铅、锌、铝、钛等金属矿藏和萤石、滑石、钾长石、白云岩、硅石、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其中,*处于新近发现的中国最大的世界级特大型金红石矿床主地段,境内金红石矿带长30公里,总面积约60平方公里。预测远景风化壳型金红石资源量达1239万吨,原生矿资源量达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