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1613799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七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第3课羚羊木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羚羊木雕张之路【文海拾贝】1、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2、真正的友谊是诚挚和大胆的。(席勒)3、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谊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达尔文)【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3学会辩论,有理有据阐述自己的观点。【课时安排】 2课时【自主预习】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解释。(1)犄角(j):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本课指桌面的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2)仗义:讲义气,仗:拿着,引申为主持、讲求。(3)形影不离:成语。像物体跟

2、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密切。(4)挽回:扭转已成的不利局面。挽:拉,引申为扭转。(5)寒颤(zhn):本课指因受冷而身体颤动。注意也作“寒战”。(6)反悔:对以前允诺的事后悔而不承认。(7)光彩:原指颜色和光泽,也用来比喻光荣。本课指后者。 (8)逮(di):捉,捕。(9)攥(zun);用手握住。2朗读课文,就文章不理解之处质疑。3、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对人物形象的初步体验。【课堂导学】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一定都爱你们的父母,尊敬你们的父母,但有时候,你们会与你们的父母对某些问题认识不一致,思想上闹矛盾。它也许会让你无奈、伤心甚至落泪。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怎样处理的?羚羊

3、木雕中的“我”就遇到了这种情况,下面我们一齐来学习这篇课文。二、整理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三、检查预习:1.听写词语。见预习1。2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文章的语言、语调,读出整理的思想感情。(1)分好角色: 故事叙述者 我 妈妈 爸爸 奶奶 万芳 万芳妈妈(2

4、) 朗读表演。(3)朗读评价,特别注意是否读好语气、语调,读出整理的思想感情。四、整体把握:1、内容主旨: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了怎样的主题?明确:文章围绕“羚羊木雕”发生的事,通过对六个人物的刻画,表现了两类人不同的内心世界:一类人珍惜友谊,一类人重财轻义。文章歌颂了少年朋友们真诚无私的纯洁的友谊,并告诫人们要理解少年的心理,尊重他们的友谊。2、结构章法:第一部分(1-6段):爸爸妈妈让我要回木雕。第二部分(17-23):回顾“我”和万芳之间的友情,交代“我”为什么把木雕交给了万芳。第三部分(24-28):“我”要回了木雕,成了最伤心的人。五、细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讨论明确:1.开

5、篇用“突然”一词,使气氛一下子就紧张起来,显出妈妈的惊慌,“我”的惊吓。2.母女对话神态的对比,着力渲染对话的气氛,表明妈妈为一件工艺品伤害了孩子的心。妈妈 孩子 突然问(惊慌) 心怦怦地跳了起来(惊吓) 小声地说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十分严厉(严厉) 声音有些发抖(害怕)坚定(坚定) 哭着喊了起来(反抗)对话的气氛越来越紧张。3.爸爸的语气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爸爸的态度虽与妈妈不同,但实质相同,不同语言描写显示出不同的个性:妈妈严厉,爸爸深沉、冷酷。4.“我”不小心裤子被树杈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为什么要抹眼泪?一是心疼裤子,二是回家挨说。可见“我”的自尊心

6、强,也可见妈妈的严厉。5.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说明万芳有同情心,急朋友之所急。万芳的话多自信,对绝望的我伸出救援之手,表现万芳的“仗义”性格。她对她妈妈的惩罚满不在乎的话,更表现万芳为朋友受过的仗义性格。6.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小朋友之间的纯洁的友情如春天美丽的花朵,鲜艳迷人。7.从“上幼儿园的时候”、到“从兜里掏出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这一段是插叙,说明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我”把羚羊送给她是对友谊的表示。8.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为

7、什么欲说而不语?这里透露奶奶深知儿子、媳妇的为人,左右为难。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矛盾发展到高潮,奶奶不说也得说了,虽然她的话并不能扭转乾坤。用奶奶的话批评了爸爸妈妈重财轻义的行为。9.我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找万芳,在路上和到万芳家时的心情是多么悲伤、多么无奈,神情是多么尴尬。10.万芳对我的问候多么关切,听到我说把羚羊还我时,又是多么吃惊,她责备我的话说得又是多么的婉转。11.万芳妈妈的话也表现了对女儿的严厉,表现了她泼辣的性格。12.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这种担心正见得“我”对友谊的珍惜,表现了“我”的绝望。13.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

8、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寒颤,这里用景物冷冷的月光衬托人物哀伤的心情。14.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们还是好朋友”万芳一定知道了我的难过,她还是那么活泼开朗,还是那么仗义疏财。15.结尾末两段用神态、心理描写揭示了大人的狭隘、重财轻义对孩子间友谊花朵的摧残,对孩子纯洁心理的伤害。它给读者留下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六、课堂检测:1下列各句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分别是什么?(1)“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 ( 语言描写 )(2)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心理描写 )(3)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 环境描写

9、)(4)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 ( 神态描写 )2指出下面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C )A、羚羊木雕一文表现复杂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个性特征,因此,各抒己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个人的说法都在情理之中。B、羚羊木雕一文共写了六个人,爸爸、妈妈和奶奶以及万芳的妈妈都是同一类型的人。C、文章结尾“我”说:“这能全怪我吗?”这一句发问,含蓄而又深刻地揭示出“我”因屈从父母而对朋友“反悔”是有责任的;但主要责任应在父母身上,他们太“重财”而“轻情”,疼爱子女却不懂得如何尊重子女的人格情感。D、文章在写到“我”与“万芳”的友好关系时,使用了“倒叙”的写法。七、课外作业: 思考课后研

10、讨与练习二、三。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分角色朗渎了课文,通过朗读、评价,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发生了这类矛盾,你该如何处理,你一定有许多想法。这节课我们将通过质疑、讨论和辩论,深入探讨课文,统一我们的思想。二、组织讨论: 1确定辩论议题:(1)父母逼孩子要回送人的东西,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你是父母你会怎么处理这件事?(2)友谊和钱财孰重孰轻,应怎样正确对待?(3)你如果遇到类似“我”那样的伤心事,你会怎么处理?(4)父母有了错误缺点时,孩子应该怎样对待父母?2按学生观点分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辩论。3就辩论中双方的观点、理由、态度、方法进行点评 三、教师小结:子女的行为遭到父母的反对,父母

11、有父母的理由,子女有子女的理由,子女处于弱势地位,当然只得被迫服从,但是子女的心理受了伤害,父母也有责任。子女与父母感情多少要受点影响。论是非,父母心目中珍视的是财物,“我”心目中珍视的是友情,由此而引起冲突。应该说,父母是有欠缺的,“我”也是有欠缺的。子女靠父母培养。父母是主导的方面。子女的缺点也是父母的缺点,与其怪孩子自作主张,倒不如怪自己事先没有讲清楚。整理的倾向主要是批评父母的。若从“我”这一方面看去,也有教训可以吸取。小时候毕竟幼稚,做什么事情跟大人商量是十分必要的。四、课文小结爱需要理解,需要沟通,需要有不同的表达,假若爸妈能较早地把羚羊木雕的特殊价值告诉“我”,假若“我”能在给万

12、芳送礼物之前征求爸妈的意见,或许,这件事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会出现。生活中的很多遗憾是可以弥补的,犯下了过错不要紧,假若能向对方说声“对不起”,生活也许会有新的转机。爱不应成为一种伤害。五、拓展延伸: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的问题。 礼物 灯光很暗,女儿在母亲的床边站了一会儿,然后轻轻地把一个包装很精致的工艺品盒放在母亲的身边。 那是女儿送给母亲的生日礼物。母亲依旧香甜地睡着,不时地发出轻微的鼾声,借着不很明亮的灯光,女儿发现母亲的确瘦了许多。 挂钟轻轻地敲了几下,女儿便背起了书包和画夹,蹑手蹑脚地退出了房门,借着月光,欢快地朝一所很远的学校女儿心中向往已久的艺术殿堂走去。 放学归来的路上,女儿一

13、脸的阳光灿烂,思绪里不断勾勒着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要知道,这样小小的礼物是她用画笔勾勒了近一个月才换来的。为了买下它,女儿在那家工艺品店的橱窗前踯躅过许久。女儿特别欣赏雕像中的女孩和女孩旁慈祥的母亲,仿佛那就是她与母亲的化身。 推开房门,女儿呆住了。母亲眼角挂着泪痕,脸上现出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愠怒。她刚想问,就见母亲转身从里屋捧出那个包装很精致的盒子,走到女儿身边,“慧慧,你怎么学会乱花钱啦,看看你买的是什么玩艺儿,袒胸露背的,连件衣服都没穿,多寒碜人哪。” “妈,这是一座母女雕像,是送给您的”“好了,好了,就算是你有这份孝心,可买这能顶什么用啊,怎么摆得出呀!”母亲把工艺品盒朝女儿怀里一推,“去,跟人家好好说说,退了吧。”“不,我不退。”“那就换成别的什么吧,袜子或手套都行。”说完,扎上围裙进了厨房。女儿愣愣地站着没动,随着一声很清脆的响声,工艺品盒重重地滑落在地。望着支离破碎的母女雕像,两行泪水终于从女儿的脸上流落下来。1本文与羚羊木雕的主题、记叙的顺序有什么相同之处? 2发挥想象,请帮文中的“女儿”具体描写母亲看见她的礼物时欣喜、激动的样子。 3文中女儿在买礼物时,为什么“在那家工艺品店的厨窗前踯躅过许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