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1611963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在平面布局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做出第三度 空间的规划布置,以充分利用和塑造地形,并与建筑物、构 筑物、道路、场地等相互结合,达到功能合理、技术可行、 造价经济和环境宜人的环境要求。一、竖向设计内容与要求竖向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设计地面形式、组织地面排水; 确定道路、建筑、场地及其它设施的标高、位置以及土石方 工程量计算等。1、设计地面根据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技术要求和空间环境组织要求, 对基地自然地形加以利用、改造,即为设计地面。设计地面 按其整平连接形式可分为三种:平坡式,台阶式,混合式。(1)平坡式将地面平整成一个或多个坡度和坡向的连续的整平面,其 坡度和标高都较

2、各缓,没有剧烈的变化。一般适用于自然地 形较平坦的基地,其自然坡度一般小于 3。对建筑密度较 大、地下管线复杂的地段尤为实用。(2)台阶式标高差较大的地块相互连接形成台阶式整平面,相互交通 以梯级和坡道联系。这种台阶式设计地面适用于自然地形坡 度较大的基地,其自然地形坡度大于 3。建筑密度较小, 管网线路较简单的地段尤为适用。(3)混合式即平坡式和台阶式混合使用。如根据地形和使用要求,将 基地划分为数个地块,每个地块用平坡式平整场地,而地块 间连接成台阶。或重点在局部彩一种整平方式,其余用另一 种方式等等。设计地面形式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基地自然地形坡度、建 筑物的使用要求及建筑间的关系、基地面

3、积大小及土石方工 程量的大小。此外,还需考虑地质条件(如土质类型等)、 施工方法、工程投资等,通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2、设计标高合理确定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场地的标高及位置是设 计标高的主要内容。(1)主要考虑因素与要求A 防洪、排水。设计标高要使雨水顺利排除,基地不被 水淹,建筑不被水倒灌,山地需注意防洪排洪问题,近水域 的基地设计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位 0.5 米以上。B 地下水位、地质条件。避免在地下水位很高的地段挖 方,地下水位低的地段,因下部土层比上部土层的地耐力大, 可考虑挖方,挖方后可获较高地耐力,并可减少基础埋设深 度和基础断面尺寸。C 道路交通。考虑居住区内外道路的衔

4、接,并使区内道 路系统平顺、便捷、完善;道路和建筑、构筑物及各场地间 的关系良好。D 节约土石方量。设计标高在一般情况下应尽量接近自 然地形标高,避免大填大挖,尽量就地平衡土石方。E 建筑空间景观。设计标高要考虑建筑空间轮廓线及 空间的连续与变化,使景观反映自然、丰富生动、具有特色。F 利于施工。设计标高要符合施工技术要求,采用大 型机械平整场地,则地形设计不宜起伏多变;土石方应就地 平衡,一般情况土方宜多挖少填,石方宜少挖;垃圾淤泥要 挖除;挖土地段宜作建筑基地,填方地段宜作绿地、道路等 承载量小的设施。(2)设计标高的确定 建筑标高、要求避免室外雨水流入建筑物内,并引导 室外雨水顺利排除;

5、有良好的空间关系,并保证有顺捷的交 通。A 室内地坪、建筑室内地平标高要考虑建筑物至道路的 地面排水坡度最好在 1%3%之间,一般允许在6%的范 围内变动,这个坡度同时满足车行技术要求。A1 当建筑有进车道时、室内地平标高应悯可能接近室 外整平地面标高、根据排水和行车要求,室内外高差一般为 0.15 米。A2 当建筑无进车道时。主要考虑人行要求,室内高差 的幅度可稍增大,一般要求室内地平高于室外整平地面标高 0.60m,允许在09m的范围内变动。B 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段。建筑标高在综合考虑使用、 排水、交通等要求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土石方工程 量,并要组织建筑空间体现自然和地方特色。如将

6、建筑置于 不同标高的台地上或将建筑竖向作错迭处理,分层筑台等, 并要注意整体性,避免杂乱无序。 道路标高。要满足道路技术要求、排水要求以及管网 敷设要求。在一般情况下,雨水由各处整平地面排至道路, 然后沿着路缘石排水槽排入雨水口。所以,道路不允许有平 坡部分,保证最小纵坡,道路中心标高一般应比建筑的 室内地坪低0.30m以上。A机动车道。纵坡一般6%,困难时可达8%,多雪严 寒地区地最大纵坡5%, 山区局部路段可达12%。但纵坡 超过 4%时都必须限制其坡长。当纵坡为5%6%时,最大坡长600m当纵坡为6%7%时,最大坡长400m当纵坡为7%8%时,最大坡长200mB 非机动车道。纵坡一般2%

7、,困难时可达3%,但其 坡长限制在 50 米以内,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应2%,坡 长 100 米。C人行道。纵坡以5%为宜,8%时宜采用梯级和坡道。多雪严寒地区最大纵坡4%。D 交叉口纵坡2% ,并保证主要交通平顺。E 桥梁引坡4%。F 广场、停车场坡度以%为宜。 室外场地。力求各种场地设计标高适合雨水、污水的排水组织和使用要求,避免出现凹地。A 儿童游戏场坡度%。B 运动场地坡度%C 杂用场地坡度%2%D 绿地坡度%E 湿陷性黄土地面坡度%7%F 室外地坪坡度不得小于%,并不得坡向建筑散水。3、场地排水在设计标高中考虑了不同场地的坡度要注,为场地排水组 织提供了条件。根据场地地形特点和设计标

8、高,划分排水区 域,并进行场地的排水组织。排水方式一般分为两种:(1)暗管排水用于地势较平坦的地段,道路低于建筑物标高并利用雨水 口排水。雨水口每个可担负分顷汇水面积,多雨地区彩低 限,少雨地区采用高限。雨水口间距和道路纵坡有关,多雨地区的道路纵坡与雨水口间距关系如下:道路纵坡()雨水口间距7(2)明沟排水用于地形较复杂的地段,如建筑物标高变化较大、道路标 高高于建筑物标高的地段、埋设地下管道困难的岩石地基地 段、山坡冲刷泥土易堵塞管道的地段等。明沟纵坡一般为 %。明沟断面宽400600mm,高5001000mm。明沟 边距离建筑物基础不应小于3米,距围墙不小于1.5 m,距 道路边护脚不小于

9、 0.5m。4、挡土设施 设计地面在处理不同标高之间的衔接时,需要作挡土设 施,一般采用护坡和挡土墙,需要布置通路时则设梯级和坡 道联系。(1) 护坡护坡是用以挡土的一种斜坡面,其坡度根据使用要求、用 地条件和土质状况而定,一般土坡不大于 1:1。护坡面应 尽量进行绿化美化。护坡坡顶边缘与建筑之间距离应 2.5 米,以保证排水和安全。(2) 挡土墙一般有三种墙体形式,即垂直式、仰斜式和俯斜式。仰斜 式倾角一般不小于 1:时受力较好。挡土墙由于倾斜小或作 成垂直式则比护坡节省用地,但过高的挡土墙处理不当易带 来压抑和闭塞感。将挡土墙分层形成台阶式花坛或和护坡结 合进行绿化不失为一种处理手法,用挡

10、土墙的土层排水一般 于挡土墙身设置泄水孔,可利用其设计成水幕墙而构成一 景。室外竖向挡土设施不仅是工程构筑物,也是很好的建筑小 品和环境小品。二 、居住区地形特征形态特征性质运用平地开朗、平稳广场、在建筑群、运动场、宁静、多向学校、停车场的合适场地凸地(十丘山堡)向上、开阔理想的景观焦点和观赏景观崇高、动感的最佳处。建筑与活动场所凹地封闭、汇聚露天观演、运动场地,水面、1、地形特征及应用L1居住区各种地形特征性质及应用幽静、内向绿化休息场所山脊延伸、分隔道路、建筑布置的场地。背动感、外向的端部具有凸地的优点可供运用山谷延伸、动感道路、水面、绿化内向、幽静(1)围合、限制、分隔空间 根据挖土或堆

11、土的范围、高度,可以制约空间的开敞或封闭 程度、边缘范围及空间方向。(2)控制视野景观 可以有助于视线导向和制约视野,突出主要的景观,屏障丑 陋物。(3)改善小气候环境 影响风向,有利通风、防风,改善日照,起隔离噪声的作用。(4)组织交通引导和影响行走、行车的路线和速度。(5)美学作用 使景观更丰富生动,有立体感,反映自然,加强建筑艺术表 现力。阴影造成的效果具有雕塑感。建筑布置与地形L11、建筑布置原则A 建筑设计应结合地形条件。地形复杂、坡度大的居住 区,建筑体量不宜过大过长。B 建筑布置应注意结合地形,利用地形,造成错落的建 筑形体,合理缩小房屋间距,提高层数,节约用地,方便使 用。C

12、山地、丘陵地区建筑群布置切忌追求对称和平面形 式,应以结合地形自由灵活布置为佳。D 地形起伏的建筑群布置,应考虑各建筑之间高程不 同形成各自的屋脊、沿口、门窗、阳台等透视关系的秩序感, 避免杂乱无章。2、建筑结合地形布置的方式方式方法适宜坡度备注垂直等高线布置平行等高线布置提高勒脚将建筑勒脚提高到相同标高8%10%15%建筑进深为812 m,单元长度为16米,勒脚取大高度为1.2米时厶 筑台挖、填基地形成平整的台地10%12%20%半填半挖错层将建筑相同层设计成不同的12%18%15%25%单元长16米,进深为812m,错层高差标高。常利用双 跑梯平台使建 筑沿纵轴或横 轴错半层11.5m时跌

13、落建筑垂直等高 线布置,以单元 或开间为单位, 顺坡势处理成 台阶状4%8%-以单兀为单位,跌落高度3.0m或以每两开间跌落1.2m时掉层错层或跌落的高差等于建筑层高时20%35%45%65%错迭垂直等高线布 置,逐层或隔层 沿水平方向错 动或重迭形成 台阶状50%80%-、道路、广场和场地的竖向设计1、道路与地形的配合A 道路应尽量结合地形布置,使之有合适的坡度,利于行车、步行和排水,并和两侧的建筑、场地有方便的联系, 不必追求平面形式,以减少土方工程量。B 主要道路应沿平缓的坡地或谷地布置。次要道路坡度 可以稍大些。步行道坡度在 510%时,应有防滑措施或 局部加设踏级。踏步数每处不宜少于

14、三级,并应在材料或色 彩上和坡道有所区别。坡度10的地形宜采用步行踏步。C 丘陵、山区应充分利用地形组织立交和垂直交通。道 路横断面设计也可采用不对称和不同标高的断面形式。2、道路竖向设计A 道路的竖向设计应结合地形,符合纵断面、横断面设 计的技术要求。包括纵坡、横坡、坡长限制、宽度、转弯半 径、竖曲线半径、视距等,并考虑行车和行人的视野景观。B 居住区的主要道路均应先作纵、横断面设计。小区主 要道路可视地形复杂程度决定,一般地形平缓的,可作简单 的纵断面设计方案,确定控制点标高,然后进行道路设计等 高线的绘制。小路通常根据排水要求对竖向作简便的设计考 虑,横断面多用单坡。C 道路交叉口的竖向设计因地形及道路交叉的主次状 况不同而有多种处理形式。主要原则是保证主要道路纵坡不 变或少变,以利行车顺畅;同时,要避免交叉口积水、并尽 量使地面雨水不汇流在交叉口前的人行横道线上。3、广场竖向设计广场按其性质、使用要求、空间组织和地形特点,可设计 成多种竖向形式。在一个平面上的广场,竖向设计形式有单 坡、双坡和多坡几种。下沉广场和多台广场不同高程的地面 用挡土墙、台阶和斜坡等衔接过渡,使广场更生动有趣,适 合人们活动、散步、游憩。4、场地、绿地的竖向设计A 同一场地可以设计成不同的竖向形式,以满足使用要 求和景观效果。B 绿地以自然起伏更生动宜人。C 宅旁用地的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