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60184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摘要:众所周知,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总承包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如何能够使整个系统高效率运转,控制好过程中的质量和成本投入,恐怕已不是 传统的、粗放型的手工管理模式能够到达的。而随着互联网+的流行及大数据应 用在各行各业中的渗透,建筑施工行业也纷纷进入到信息化数据管理尝试和实践 中,信息化管理已成为施工总承包管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关键词:总承包 信息化管理 信息技术1 施工总承包信息化管理的特点1.1 信息总量较大在一套完整的施工总承包项目体系中,施工地点各不相同,施工程序也各有 不同,所以信息都是单独、分阶段记载,且要统一编制后才可以保存。在施工中 一个项目一般分

2、为以下几个阶段:施工前准备阶段、具体实施阶段、工程竣工阶 段、 考核评价行阶段等。每个阶段的资料都是单独的,几乎不重复的,所以要逐 个记载,且资料一定要详细,以待以后查验。这就造成了信息量的急剧增加。1.2 施工过程中信息的变化较大在工程建设中,一项工程从设计到施工再到完成,需要的时间一般较长,在 整个过程中,不管是任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遇到无法想象的变数。所以,在遇 到一些意外情况的时候,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对工程质量和建筑工期 的影响。应对措施的改变,相对的记录信息也就需要做出适当地调整。1.3 信息的系统性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信息的采集、处理、反馈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过程,其具 有一定的

3、系统性,其每一环节对建筑施工都是至关重要的,不管是任意环节出现 故障,将会严重制约着项目的工期,甚至会导致重大事故发生。1.4 各类信息相对比较复杂项目信息不仅包括文字形式的施工设计书、材料分析书、施工过程中的设计 图纸等。而且还包括其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各种电子文档、施工人员和领导人员之 间交流的语音信息等。每个项目都会存在多个承包参与方,他们承担着一个项目 的不同阶段任务,导致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各不相同,信息复杂性较大很难实现 信息的合理化和系统化。2 我国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现状2.1 企业信息化投入和应用总体水平不高。目前,我国的施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主要 表现在

4、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系统建设方面。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部分企业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建立了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了中心机房(数 据中心)和企业网络系统;在软件系统建设方面,建设情况可分三个方面:在工具类软件系统应用开发方面,成绩十分突出,如在工程CAD、概预算、 投标报价、工程量计算、施工安全设计 计算以及虚拟施工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 展,这些软件系统绝大多数不仅具有我国自已的知识版权,而且在应用方面基本 取代了手工作业,使企业的某些生产作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半工具、半管理类软件系统开发应用方面,即在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开发应 用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一些企业成功地通过应用办

5、公自动化系统简化了 企业传统的办公流程,规范了办公管理,大幅地提高了企业的办公效率和公正性在管理类软件系统的开发应用方面,即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水平不高,尤其是真正能为企业管理创造效益的不多。2.2 缺乏统一标准规范国内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领域缺乏统一、成熟的标准和规范,工程企业各自 探索,独立开发,严重制约着我国工程企业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 企业应用管理信息化系统主要存在两种形式:(1) 购买成品和自主开发购买成品,节省了开发时间,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但是并非基于企业自身现 状进行开发,自然会出现可操作性差、运转不畅等问题;(2) 自主开发尽管适合企

6、业自身现状,但开发时间太长。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规范的指导, 各个企业之间信息相互独立,易形成信息孤岛,同行业之间软件合作共享的机会 很少,导致企业管理软件重复建设。2.3 领导不重视,不能正确认识信息化,缺乏信息化人才。不少施工企业反映,领导对信息化重视不够且不能够正确理解信息化,不能 把信息化管理当作企业发展战略来抓,且往往只重视机关信息化建设,很大程度 上忽视施工一线的信息化建设,造成施工现场的信息化建设滞后。而项目部是所 有施工企业的利润的主要来源,因此,实现项目部信息化的建设,对企业的可持 续发展和抢占市场至关重要。另外,目前施工企业普遍缺乏专职信息化人员,尤其是那些既懂业务、管理 又懂

7、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且人才流失严重,这种状况给企业信息化带来的不利 影响十分严重。2.4 企业决策层认识不足在传统管理模式下,随着工程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施工难度不断提高,施工 信息量和数据量不断增多,信息交流及传递更加频繁,工程项目管理经常存在一 些问题:(1) 决策层、管理层、各职能部门与项目部之间不能进行及时、充分的信息交 流,企业领导无法及时了解工程进度、成本的情况;(2) 施工过程中巨大的信息量不能得到有效处理和整合,决策者无法获得更加 精确的信息;(3) 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得不到有效执行;(4) 成本核算时间长,加大了工程成本的控制难度。2.5 片面追求技术先进 ,信息化建设方法急需

8、改进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设备、软件及相关技术手段等固然重要,但是仅有这 些是不够的,管理系统应当同时满足企业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管理需求,若是 只采用先进设备,但是却不把技术建立在自己的实际需求之上,不能提供完善用 户需求的系统,不仅对解决实际问题无益,还可能会成为企业沉重的包袱。企业信息化建设一定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要尊重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按照系统工程的方法做信息化。企业要走流程化、系统化、制度化的信息化建设 道路。3 施工总承包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途径3.1 建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标准项目应根据工程实际,指定属于本项目的切实可行的信息化管理标准,利用 好现有的的信息管理平台,将项目运

9、作中的大量业务资料、数据等进行有机归类 管理,将业务管理流程规范化、合理化、可监控化,消除和避免手工状态下的人 为扯皮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3.2 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优化专业结构每个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若不懂信息技术或者施工企业的主要业务 管理中没有这一类人才,将很难做好信息化管理。因此,施工企业需要培养一支 既懂信息技术又懂企业主要业务管理的复合人才队伍。3.3 强化管理人员信息化意识对信息化意识淡薄人员,加大对实施信息化管理作用的宣传和教育,在管理 过程中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和投资控制,推动信息化建设。让 参见各方尤其是业主感受并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3.4

10、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重视信息化管理的作用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在工程建设过 程中,基础设施是实现管理信息化的载体,但投资取决于工程参建单位的盈利情 况。因而在进行成本核算时,应充分考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费用。4 结语如何做好信息化管理,探索出切实有效的适应当前新形式的管理模式是施工 总承包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信息化的建设与实施存在重重困难和阻碍 但企业应善于自我诊断,勇于创新管理。用先进的管理手段进行深度管控,提高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综合实力。相信在这个信息时代,建筑业信息化管理 将在信息化浪潮中异军突起,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参考文献1 冯兰晓.如何进行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2-13.2 汪诗胜.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D.云南大学,2007.魏广可.大型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信息化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建设信 息,2010:64-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