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598545 上传时间:2023-10-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工干部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加大“改进民生”的保障力度 新形势下,组织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组织确保”为已任,坚持以人为本,不停加大对“改善民生”的保障力度。一、以改善民生为动力,紧紧围绕发展要务,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引领推进作用“民生是根本目标,发展是根本路径”。推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必须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的“主导作用”,团结率领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用发展结果为群众谋利,为改善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是发挥组织推进作用促发展。依据党建工作“全覆盖”的要求,深入加强“两新”组织建设、小区党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以全方面

2、、协调的党建工作加强党对各个领域、各个阶层、各个行业的领导,切实增强凝聚力,推进经济社会全方面协调发展。二是发挥实践先导作用促发展。英山是一个欠发达的地方,要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敢为人先,带头克服封闭保守、小富即安、求稳怕乱的倾向,坚定抢快发展、后发争先的决心,鼓足敢闯敢试、不怕失败的勇气,发扬老区精神、牺牲精神,多做打基础、管长远、利发展的工作。三是发挥创业先锋作用促发展。制订优惠政策,建立扶持资金,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建基地、办企业,立足资源优势,发展林业经济、畜牧经济,、庭院经济、旅游经济;建立一批党员“双带”示范基地、党员创业示范基地,不停扩大产业规模,吸纳群众参与基地和企业就业;优化创业环

3、境,实施“回归创业”工程,激励外出务工的致富党员带技术、带信息、带资金,带头回乡投资创业。二、以保障民生为关键,突出以人为本,不停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改善和保障民生,必须要建设一支“想抓民生、会抓民生、勤抓民生”的领导干部队伍。一是考评干部问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评领导干部的根本标准,树立“想抓民生是德、会抓民生是能、多抓民生是勤、抓好民生是绩、净抓民生是廉”的识人观,既考评经济发展指标,又考评群众生产生活质量、家庭关键劳动力就业、儿女就学、疾病查治、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等民生指标纳。二是选拔干部重民生。统一建立领导干部民生工作档案,选拔任用干部看干部的民生意识强不强、民生投入多不多、民生绩

4、效优不优,群众认可不认可。深入完善和推行“十二制”,做到“少数人选人”向“多数人选人”转变、“相马”向“赛马”转变、“随机性”向“制度性”转变,真正选择“靠得住、有本事、群众公认”的人。三是锻炼干部抓民生。对新提拔或年轻的领导干部,派到信访部门、民营企业、贫困村挂职锻炼,让她们在一线亲身感受民生疾苦,领会民生问题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提升处理民生问题的能力。四是监督干部看民生。把民生问题作为监督领导干部的关键内容,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违法乱纪,又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侵犯民权、和民争利;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行政作为,又监督其作为是否符合群众意愿;既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为群众谋利,又监督领导干部是否为眼前利益而牺

5、牲子孙利益。三、以普惠民生为目标,优化人才结构,努力提升经济社会可连续发展能力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必须开发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人才队伍。一是要突出“育”字,培养乡土人才。大力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整合培训资源,采取“课题研究式、案件分析式、教授讲座式、实地讲解式、实践探索式、挂职锻炼式、脱产进修式、外训拓展式、互动交流式”等立体培训方法,大力开展市场经济、农村实用技术、绿色资源开发、旅游经济、领导艺术、危机处理等知识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特色产业发展的“领头雁”和社会公共服务的“志愿者”。二是要突出“优”字,引进紧缺人才。建立紧缺人才电子信息库,制订紧缺人才引进计划,打破地域、身份、职称等

6、方面的限制,简化人才流进程序,把引进人才和旅游产业、绿色产业、庭院产业、畜牧产业、人文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引进资源开发型、项目管理型、市场营销型、科技实用型和应急处理型人才。三是要突出“活”字,充分激励人才。建立社会培养人才、单位管理人才、市场配置人才机制,制订人才优惠政策,完善人才年薪工资分配制度,配套人才流动社会保险衔接方法,促进人才在县内单位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合理有序流动,发挥更大的人才效应和作用。四、以服务民生为取向,重视整合资源,提升对干部、人才、党员队伍的服务水平改善民生,在干部、人才和党员的教育管理上也要充分表现“以人为本”。一要重视培养,促进能力发展。建立健全干部、人

7、才和党员教育培养机制,加大培训投入,改进培训方法,提升培训实效,使各级党员干部、各类人才和广大党员既含有和时俱进、适应形势,成为时代发展先锋的能力,又含有团结率领全社会各领域、各阶层的力量,共同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二要重视使用,促进事业发展。主动营造有利于干部、人才、党员充分发挥作用和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围绕人有其权,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建设,落实她们的民主权利;围绕人尽其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使她们在最适宜的位置上充分发挥潜能;围绕人得其所,建立健全考评激励机制,激励想干事的,表彰多干事的,重用会干事的,奖励干成事的,教育不干事的,惩治干坏事的。三要重视帮助,处理实际困难。建立健全困难帮扶机制,使干部、人才、党员对党组织产生“归属感”。要逐步处理全体村干部退职保障问题。尽管村主职干部待遇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处理,但多数村干部待遇保障急需处理,需要加大投入、扩大范围,深入研究在职村干部的养老保险方法。要深入完善困难党员帮扶机制。要按“财政预算一点、党费列支一点、部门捐助一点”等方法,建立困难党员帮扶资金,因人制宜分别给直接帮助和“造血”扶持。要发挥好非领导职务干部作用。要明确改“非”干部仍然在编、在职、在岗,要组织经常性的学习,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加强交流沟通,落实相关待遇,充分激发她们的干事热情,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