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1598167 上传时间:2023-05-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作图及规律应用练习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凸透镜的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传播. 。1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成像规律:物距(u)像(Y )的情况虚实大小像距正倒同异侧0uF虚放大*正立同侧u =F*Fu2F实放大2F2F实缩小F v 2fu=2f2fufu=fu u f,即2f10cmf ;然后由2f科=10cmf得:倒立放大的实像。2 .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位于凸透镜一倍焦距内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虚像可能是下图中的故此题选B解析:由规律:物像同侧,且像总比物体离透镜远,比物体高大。3 .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

2、,像越大。B.成虚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越大。C.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解析:由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 (“物近”是指“物体靠近焦点”,“像远”是指“像远离凸透镜”)。 可知A选项正确,B选项不正确;由规律:可知选项 C是正确的;由规律可知选项 D是错误的。 故此 题选AC4 .照相机镜头不动,要想使被拍摄物体的像大一些,可采用的方法是C.照相机位置不动,横转过来D.都不可取A.移动照相机靠近物体,伸长暗箱B.移动照相机远离物体,缩短暗箱#欢迎下载故此题选A解析:由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本题是已知实像变大,那么像距变大,物距变小。5 .小乐

3、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是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解析:由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本题是已知虚像变大,那么“物近”(“物体靠近焦点”)。而物体原来在焦点以内,要使物体靠近焦点,所以应使物体(手指)远离放大镜。故此题选B6 .凸透镜成像时,像由缩小变成放大的物距分界点是在凸透镜 处;像由实像变成虚像的物距分界 点是在凸透镜 处;像由倒立变成正立的物距分界点是在凸透镜 处。解析:利用规律、很容易得到答案为“2倍焦距、焦

4、点、焦点”。7 .(如果以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与镜头之间的距离应A.等于100mm. B.等于50mm C.小于50mm D.略大于50mm解析:由规律:本题是由凸透镜的应用推知像距。用作照相机时像距U和焦距f的关系是:2f Uf。故此题选D8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5cm处,则蜡烛通过凸透镜形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解析:由规律:本题是由凸透镜的物距推知像的性质。因为物距科和焦距f的关系是:2f f。故选C实际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通过实验得到的。 实验过程 1.小明利用光具座、凸

5、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光具座上有 A、R C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其中在 B上应放置: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 1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 的像.(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 (填“能”或“不能”) 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注意事项:1 . 实验过程中,烛焰、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要在 。2 . 记录像距之前,要调节光屏位

6、置直至光屏上的像 。3 .实验中若将凸透镜的某一部分遮住,光屏上 (能/不能)成像,像的形状 变化(会/不会),但是像的亮度 (会/不会)变化。4 .如何观察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所成的虚像? 。5 .如何证明小于一倍焦距成的是虚像?。6 .所成的倒立实像与原物体左右是否对调? 。思考:如果无论怎么调节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始终无法让光屏上成像,原因可能是: 答案(不止一种可能):。二、根据焦距、物距确定像的特点:2 .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 cm的纸上接到一个很小的亮斑 .当将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透镜50 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

7、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3 .如图甲所示,是晓红同学做凸透镜成像实验用的“F”光源,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的像,所成像是图乙中的 。若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则物距是cm ,像距是 cm.4 .某同学将一个口径较大的凸透镜拿在手中,伸直手臂,观察远处的物体,可看到远处物体的 的像。三、根据像的特点确定焦距:5 .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4 cm处,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的像.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 cmB.7cmC.10 cmD.20 cm6 .物体放在距凸透镜30 cm处时,距离凸透镜13cm的光屏接收到了像,则凸透镜焦距可能是()A.20 cmB.10 cm

8、C.30 cmD.15 cm7 .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f2cm B.2cmf4cm C.4cmf5cm D.5cmf8cm四、根据物与像的关系解题8.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8 .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色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一II 一一 .一A1, B

9、1是物体ABg过凸透镜成的像,如图所示的情景中正确的是(2号 FF2F10.11.五、ABCD如右上图,物体放置在 A点,另一侧的光屏在 B点接收到了清晰的像,则B点像的特点是。若已知A到光心的距离为18cm,则凸透 镜焦距范围是。如右图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 v之间的关系(如图),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利用光路可逆解决问题12 . 一枝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 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 ;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C.在光屏上呈

10、现放大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 .13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到凸透镜前10cm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六、简单应用14 .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 cm B .小于10cm C .大于20cm D .在10cm和20cm之间15 .为了加大对绵阳的宣传力度,绵阳电视台拍摄了 “绵州掠影”宣传片,其中许多镜头画面是航空摄影 人员从高空

11、拍摄的。若航空摄影所用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A.略大于50mmB.略小于50mm C .刚好50mm D.大于100mm16 .已知某幻灯机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为了能够正常使用幻灯机,幻灯片载物台距离凸透镜不能超过cmio原因是。17 .小明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实验现象的成像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 B.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潜望镜18 .放幻灯时,银幕上图案如图A,则幻灯机上的旗应是图中 19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上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 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

12、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七、位置变化问题:20 .已知某凸透镜焦距为 20cm,当把物体从距离凸透镜65cm处移到距离凸透镜 40cm的过程中,像会变(大/小),再往距离凸透镜 20cm处靠近像会 。21 . 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实像;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22 .某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 30cm处向透镜处一直移动时,则下列叙述凸透镜所成像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A、像始终变大 B 、像始终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D、像先变大后变小八、应用调节类:23 .照集体相时,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镜头,为了使全体人员都进入镜头 ,应当()A、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远一些,镜头往外伸一些日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里缩一些C人不动,照相机离人近一些,镜头往外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