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发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595563 上传时间:2023-05-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社会教育: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社会教育论文: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社会性发展-幼儿教育论文- 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到达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女在家能说会道,到了外面却胆小、孤僻,交往能力明显较弱。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非常重要,本文从创设良好环境,培养幼儿交往能力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发展分享活动,教给幼儿交往的办法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与家人交往,进入幼儿园后,幼儿的活动范围就从家庭扩大到学校,交往范围明显扩

2、大,他们要学会与同伴交往,分享合作。为了让幼儿感受在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教师可以定期让幼儿带上心爱的玩具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到幼儿园来与同伴一起分享。在活动中教师通过仔细察看幼儿的表现,激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往。活动后,让幼儿讲述自己的交往过程,和谁一起玩的?是怎么玩的?把东西给谁吃了?为什么?等等,让幼儿交流各自的交往办法,体验交往的乐趣。二、举办节日活动,增加幼儿交往的时机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强又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两者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节日活动为幼儿创设了愉快的交往时机,是提高交往能力的最有益的活动之一。我们充沛利用“六一儿童节,因为这是全世界儿

3、童的节日,这一天是属于他们的。为了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我们把传统的表演节目改为发展一些趣味游戏活动,让大班、中班和小班的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加入到游戏中来,比方“大带小游园活动、“动漫艺术节活动等。他们都是主角,教师当配角。这一天不同年龄班的幼儿在一起活动,无拘无束的他们感到特别有趣,无形中孩子们既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同时又享受到节日的高兴,并体验到交往的乐趣及同伴之间的友好相处、互相帮忙的高兴,从而开展了交往能力。三、发展角色游戏,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角色游戏是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意愿,模仿成人劳动和交往的一种发明性活动,它是幼儿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培养自己,承当社会角色和遵守社会角色标准的一

4、种自我教育活动。在我班组织发展的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角色游戏表现出一种积极参与社会交往的主动性、角色意识和对角色标准的认同感。女小朋友体现的比拟细腻,她们生动表现出了“美容师的坚守岗位、热情待客;男小朋友比拟争强好胜,很有正义感,喜欢扮演警察指挥交通、抓小偷;扮演建筑师建设高楼大厦;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角色行为是幼儿对社会角色标准的认同,通过角色模仿,不但强化了他们的交往意识和角色标准,并且自觉不自觉地迁移到幼儿的现实生活中。在游戏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激励幼儿多交往,让他们自己找搭档,相互合作,引导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四、善于发现优点,发明与集体交往的时机每个

5、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天性和优点,?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时机,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非常注意捕捉幼儿的闪光点,发挥他们的特长,扬长避短,从而树立其自信心,为幼儿交往发明良好的心理根底。我班有一个从外地转来的女孩,名叫段晓宇,她不爱说话,课间喜欢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也不愿与老师交流,问她什么一句都不应。为了让她融入到集体中来,我们想尽了方法。最后我通过家访,从孩子的妈妈那里得知,孩子在老家生活,刚来江阴,听不懂普通话,以前没上过幼儿园,直接来我园上了大班。我们了解到了原因后,对她特别的关注。之后我们为她发明了许多与小朋友交流的时机,并且多激

6、励、多褒扬,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褒扬;在她遇到难题时,我微笑着走过去,摸摸她的小脑袋激励他,逐步帮忙其树立自信心,在随后的日子里,她慢慢地接受了大家,能与人交谈,其他小朋友找他一起玩时,段晓宇也能和他们玩得很快乐。五、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苏霍林斯基说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社会行为的学习,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连续过程,家长和教师只有一致要求,共同培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共同探讨教育方。、为孩子做典范?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

7、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典范。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那么,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给孩子作出表率,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标准。、为孩子提供交往的时机我们与家长经常交流,如何为幼儿多提供交往的时机。如:家中来客人,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和交谈,如果有小搭档同往,要激励孩子拿出玩具和小搭档一起玩,这样,不仅培养里幼儿的交往能力,也使幼儿在交往中学习礼貌待人,学会了社会交往的技能和许多本事,使孩子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一起玩的乐趣。要告诉孩子善待别人,和搭档友好相处;要学会谦让。时间长了,孩子就能和同伴建立起一种和谐、亲密的关系。除了与同

8、龄人交往外,作为成人,还应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可以共同玩角色游戏,家长扮客人或主人,在敲门中使孩子懂得了怎样接待人,一个细微的举止,一句“请进、请坐、你是谁既开展了口语叙述能力,又使孩子学会了合作,增加了社会交往的经验。、为孩子发明外出玩的时机除了在幼儿园为孩子提供时机,我们还应经常带幼儿外出散步游玩,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的美,并引导幼儿察看周围人的生活,激励幼儿与他们简单的交往,如:看到有困难的人或老人,可以启发幼儿去帮忙他们,做一个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人。如:到超市或商场购物,激励幼儿去向售货员表明想买的东西,选购回所买的东西后,会说:“谢谢,再见。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独立性,也增进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幼儿园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需要家长与我们这些幼教工作者做有心人,共同为幼儿创设各种交往的时机,耐心的指导,重视家园同步教育。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培养出活跃、开朗的幼儿,才会提高幼儿社会适应和交往能力,才能使幼儿成为顺应时代开展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