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594789 上传时间:2024-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及典型案例时间:2010-10-31来源:中国青少年维权中心编辑:孙雪松【字体:大中小】“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语出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这句写于110年前的名言寄望中国 青少年进取、创新、有所作为,它激荡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心。青少年被喻为“祖国的花朵、八九点钟的 太阳”,是国家希望之所在,那么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则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今是网络社会,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据有关机构预测,2010年中国的网 民数将达4亿,其中25岁以下青少年网民超过1亿,而青少年网络成瘾数量庞大,约为2400万。可以 说,网络正在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甚至

2、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均 来自网络。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显示,80%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或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侵蚀而 犯罪。为了认真贯彻团中央书记处关于“加强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的指示精神,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 增强青少年自身免疫力,积极发挥新媒体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作用,探索共青团组织服务于青少年成长 的有效途径,中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共青团北京市委、中国青年报、新浪网共同发起“大家E起 来”的青少年网络素养大讲堂活动。在青少年犯罪屡屡发生的今天,很多误入歧途的青少年让人揪心,他们再也不能享受美好的青春年 华,而是背负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因此,如何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已成为一

3、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期栏目就从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原因、预防等方面进行探讨。追本溯源才能理清源头,从根源 上杜绝青少年犯罪的诱因才能真正预防和杜绝此类悲剧的发生。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在我国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一 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的预防、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当务 之急。1、青少年犯罪现状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现状相当严峻,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发布的中国“十五”期间青年发展状况和“十一五”期间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称,“十五”期间青少年 犯罪增加68%,未来5年进一步增加。报

4、告指出,“十五”期间青少年犯罪总体数量呈上升趋势,未成 年人犯罪增长迅猛,其中全国法院判决的青少年罪犯5年间增长12.6%,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增长情况更 加突出,5年间上涨68%。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影响等原因,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 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十五”期间,中国青少年人口总量由低谷开始爬升进入一个稳步上升 期,而目前中国整体犯罪率,包括青少年犯罪率都处于上升状态,因此未来青少年犯罪总量将进一步增 加。青少年是一个民族的希望,用法律来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用教育来预防青少年犯罪,是我们建设 和谐社会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宋庆龄先生曾经说过,什么事情都可以等待,但少年儿

5、童的教育不能等待。 因此,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研究已是刻不容缓。2、特点当前,青少年犯罪现状是:所犯罪行严重,大案要案多,社会危害性很大。青少年犯罪还经常表现 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故意犯罪,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时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 大。其主要特点有如下几方面:(1)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在当代社会生活中,青少年犯罪在全部犯罪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且呈 上升趋势,据公安部在一篇治安形势分析的文章中披露:1998年终被公安机关查获的刑事案犯中,未成 年人就已占21%;而近几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更是触目惊心,我国每年大约有15万未成年人因 有违法犯罪行为而遭到公安机关查处,其

6、中3万余人被判为少年犯。未成年人的犯罪比例如此之高,不 能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2)犯罪的低龄化趋势明显。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 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 2至3岁。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 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从青少年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来看,这 一阶段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的普遍提前,而心理的成熟程度远远落后生理的成熟程度。生理上的“相对成 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容易造成青少年犯罪的低龄化。(3)犯罪的暴力程度加深。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期,好动、精力充沛、体能好,但同时自制 能

7、力较差,容易激动,是非观念不明确,责任意识缺乏。这些容易导致青少年好逞英雄,用粗暴、残忍 的手段破坏侵犯他人的人身权益。其目的可能仅仅是显示其“有能耐、“厉害”,其暴力犯罪中带有很大 的随意性、冲动性和愚昧性。(4)团体犯罪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趋势从单一、个人犯罪转变 成有组织、有策划、有目的、有分工的团体犯罪,更有甚者向黑社会发展。青少年团伙犯罪的主要表现 形式有两个,一个是以财产为目的的犯罪集团,如团伙盗窃、诈骗、抢劫,另一个是侵犯他人人身安全 的犯罪集团,如流氓团伙。有关资料显示,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有70%是团伙犯罪。由于未成年人缺乏足够的体力、智力、胆量 和

8、经验,单独作案往往难以成功,结成团伙可以互相壮胆,减少作案阻力,使犯罪易于得逞。当前,有 的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拥有严密的组织系统、作案纪律和防侦破措施,已经形成黑社会组织的雏形。(5)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犯罪。我国青少年犯罪时利用一些新兴的科技成果,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犯 罪活动。专家认为,随着大众传播工具的普及,各种智能化犯罪手段通过诸多途径,会纵横交错地影响 青少年犯罪手段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6)地市闲散和流动的青少年犯罪问题成为新焦点。据公安部门调查,流动在大中城市的外地青少年人口的数量近年来增长较快,除了随其在该市打工 的成年亲友流入外,有些是厌学、失学或受不法分子欺骗被迫滞留的。由于这些

9、青少年只能做一些报酬 很低的工作,甚至可能找不到工作,而城市的生活水平又较高,贫富差距也较大,这些青少年很容易产 生不满情绪,从而做出危害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3、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及分析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变化,见多识广,早熟、早 知、思维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犯罪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 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案例一:“蛊惑仔”引诱学生犯罪一名年仅16岁的女中学生露露听说有个低年级的同学骂她,就叫来几个朋友,把那个女孩暴打一顿; 另一名18岁的女生燕子参与5起抢劫,抢钱近5000元。问起她们这么做的原因,

10、她们竟然回答说:“当 班长、学习尖子远不如当大姐大威风!”据燕子和露露说,为什么要选择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呢?因 为她们看到电视、录像里都是这样,挺牛的,相比于单调乏味的课本上的说教和家长的唠叨,她们当然 更喜欢情节生动的电影故事,看得多了,就觉得,认“干哥哥、干姐姐”比友谊重要,电影里的“老大” 都用拳头自己解决问题,找老师、报警都是小角色。在电影中,那些大哥、小弟动不动就挥刀冲上街头,都是让人佩服的英雄正是由于这些电影电 视的“蛊惑”,一些家庭幸福、在校表现良好的学生开始“出轨”。不良的社会环境目前已经成为未成年 人形成犯罪心理的重要外部原因,有关部门必须加大扫黄打非的力度,消除环境给青

11、少年带来的不良刺 激,这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案例二:未成年人犯罪也要负责任2000年12月17日晚,户县15岁少年王某为图好玩竟想制造火灾。他先将一堆麦草点燃,但因火 势较小没有引起他人注意,又窜到同村张某家老屋处,用火点燃一把干麦塞入门洞引起大火后,王某便 躲在暗处观看村民救火。火越烧越大,烧毁了房屋,烧死了一头耕牛和一些用具,损失达7000余元。法 院鉴于王某未成年,遂依法作出减轻处罚判决。判处王某有期徒刑8个月,其父母赔偿受害人的全部经 济损失7000余元。如何确定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年龄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法律规定 的犯罪行为。实施犯罪时的年龄,一律按

12、照公历的年、月、日计算。过了周岁生日,从第二天起,为已 满XX周岁。未成年人犯罪是否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 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 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 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 由政府收容教养。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原则与成年人刑事案件相同,赔偿责任一般应当由未 成年被告人的监护人承担。未成年被告人有个人财产的,应当由本人承担赔偿

13、责任,不足部分由监护人 予以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案例三:花季年华为何心狠手辣?专家提醒警惕青少年暴力如果调阅一下各地的报刊,就会发现几乎每天都有不少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报道,其中还有一些性质 相当严重的恶性案件。这些报道和其他千奇百怪的事情同时挤在大小报刊的社会新闻版上,成为新闻生 产和消费的一部分,你可以去注意,也可以忽视,似乎不再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在这种“司空见惯 化”的中间,不知掩藏了多少青春的残酷和悔恨。【新闻事实】十七岁今年3月25日,未满18周岁的黄新锋、黄惠民和丁雄壮3名少年一起来到金华一家小录像厅,他 们来的目的很明确:杀掉独自一人守店的店主姜雪梅,抢光店里的钱。晚上

14、8点,他们佯装看通宵录像 租了 10个碟片,然后躲进店内一间房屋看录像。当晚10时许,姜雪梅关掉店门进里屋打扫卫生,黄新 锋3人突然站起来卡住其脖子,用拳头和板凳猛击她的头部和身体。最后她死了,3个少年在一个多礼 拜后就被抓捕归案。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一名高二学生17岁的徐力放学回家,母亲吴凤仙开始不停唠叨他的学习成绩 排名问题,总觉得母亲给自己压力太大的徐力于是操起一把铁榔头,将母亲杀害。“好学生徐力杀母”案 一度震惊全国,最后他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15年。十五六岁2001年3月2日下午,包头市东河区某中学两名初三学生,在班级卫生扫除中追逐耍闹,其中一位 不小心将另一位的毛衣撕开一个小

15、口,两人遂互相推操争执。老师将他们带回办公室进行劝导,两人均 表示和解。不料,放学后,在三名同学的怂恿下,毛衣被撕破的同学再次追上对方要求赔件新毛衣,对 方不答应,两人又扭打在一起。厮打中,毛衣被撕破者手握借来的小刀挥舞捅扎。据当时在场的同学讲, 由于天色已晚,谁也没有看到刀子,也没看到被扎者受刀伤。被扎的同学后来经医生检查才发现,他的 颈部和左前胸各中一刀,最后他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三个月前,呼和浩特市某中专学校一名16岁男生为 了一个小小的误会,用刀捅死了自己15岁的同宿舍同学。2001年1月24日晚11时30分,郑州市16岁的少年张璐璐在回家时发现父亲又在毒打小妹。在张 的家里,父亲打孩子

16、早已成为两代人主要的情感表达方式,但这次,少年再也忍不了了。于是他将42 岁的父亲张书慧一刀捅死。在医院里,张璐璐对民警说:“你们回去吧,我自己做的自己当。”随后,张 璐璐亲手为父亲穿上寿衣,去派出所投案自首。十三四岁2000年8月29日17时,昆明市某中学学生14岁的超然、大伟(均为化名)各带一把匕首,窜至昆明 市某小区,以借伞为名进了杨家,趁主妇王某转身拿伞之机,超然冲上去勒住王的脖子,大伟用沙发垫 捂嘴,把王拖进卧室,用准备好的匕首疯狂地刺向王的胸部、背部和大腿,共计50余刀。见王还未死, 又从王家厨房内拿来菜刀,朝王的颈部一阵乱砍,直至将王杀死。他们还抢走王身上仅有的7元钱。他 们将尸体抬到了事前看好的楼顶藏匿。二人回到房中后,用水冲洗现场血痕后逃离。3天后,公安机关 在学校内将犯罪嫌疑人超然、大伟抓获。这起杀人案的起因是,超然与同班女生15岁的杨某悄悄谈恋爱。 杨某的母亲王某发现后及时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