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1594614 上传时间:2023-02-1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93.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汇总(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1 .溶解度曲线上每一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不同的溶解度。2 .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在该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是多少克。3 .不同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处,表示不同物质在相对应的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4 .溶解度曲线上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已超过该物质的溶解度,溶液是过饱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一点,表示在指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质量还没有达到溶解度的量,溶液是不饱和的。5 .溶解度曲线的特征是:(1)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左低右高,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较平缓,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小,如食盐;(3)极少数固体物质

2、的溶解度曲线是左高右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熟石灰。6 .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由已知温度查某物质对应的溶解度;(2)由物质的溶解度查该物质所处的温度;(3)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NaCl (4可用降温结晶NaCl可用蒸发溶剂法,分离)设计混合物分离或提纯的方法,例如提纯法。和NaNO3下面举一例来说明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cc分别表示a、b图中曲线a、b、。溶解度大小的顺序是、b、c(1)tC时,aic溶液是溶液是溶液,bm点表示在tC下,a溶液是溶液,(2)溶液。相同。物质的C时,)n点表示在t和(3。C,析出32晶体最多的是c分别在50g水

3、里达到饱和,冷却到tb(4)在tC时,a、13。c溶液中提取c最好采用的方法是的热饱和溶液中提取(5)从aa最好的方法是;要从。a可采用的方法是物质的(6)为了从混有少量的ca物质的溶液中提取纯净的溶解度练习题 一、溶液的形成 、溶液1 1()溶液的概念: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溶液为黄色)(SOFe溶液为浅绿色FeSO溶液为蓝色34442 1CuSOa注意:、溶液不一定无色,如、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体积c、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名称:溶质的溶剂溶液(如:碘酒一一碘的酒精溶液)b溶剂的体积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d、溶质和溶剂的判断 2)固体

4、、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剂;(1 )两种液体相溶时,量多的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2 )溶液中若有水存在,无论水的量多还是量少,水都是溶剂。(3 )在不指明溶剂时,溶剂一般是水。(4、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为该溶质不饱和溶液。3 )判断方法:要确定某一溶液是否饱和,只要看1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质量不再减少,则为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注:Ca(OH)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蒸发溶剂2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

5、饱和溶液不一 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 就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它的不 饱和溶液浓(5)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 NHNO溶解溶解放热:如 NaOH溶解、浓HSO溶解4342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溶解度的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c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 c时,在 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36克NaCl或在20 c时,NaCl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

6、种类)温度大多数固体物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 3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 2 例:(4)溶解度曲线A80 3(2)S(1)tC时A的溶解度为P点的的含义(3) N点为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P(4) tC时A、B、C、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iC(5)从A溶液中获取A晶体可用的方法获取晶体。0tttt32i的溶液中获取晶体,适宜采用B的方法获取晶体6()从(7)tC时A、B、C的饱和溶液各W克,降温到tC会析出晶体的有无晶体122析出的有法A与B(含量少)的混合物,用中的泥沙用(8)除去A法;分离2、气体的溶解度温度(温

7、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气体的性质影响因素: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难溶物+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2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如NaCl(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如KNO)3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将固体溶质的溶液加热(或日晒,或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溶剂蒸发,使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再继续蒸发溶剂,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使溶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适用范围: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氯酸钾。一.选择题,1.(福建南安)

8、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小B.15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C.30c时乙的溶解度为30gD.升高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2.(2010.绍兴)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C时往100两个盛有消解度透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 a克A物质和b克B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 1t c。下列说法正确的 2是()A. t C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C. t C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2D. t C时,A的溶解度比 B的溶解度大,iB. tC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A的溶解度比

9、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23. (10茂名)右图为 A、B两种不带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Ij, a/J上 U 4 *L* -溶解尽0 lo 20 3。A. 30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 . 20c时,A和B的溶解度相同C. 10c时,等质量的 A和B饱和溶液中,B的溶剂最少D.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从30c降到20c时,B析出的晶体最多4. (10苏州)根据下列几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图,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采用蒸发结晶进行提纯B.氢氧化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有晶体析出C.80C时,氯化钾与硫酸镁的溶解度相等D

10、.所有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或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5. (10,威海)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是一种高级混合物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C.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通过蒸发溶剂或加溶质的方法都可以达到饱和状态D.20C,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则20c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钠36g6. (10江苏泰州)右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解度/EA.在tC时,二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水的顺序是甲乙丙10玩G温度/七tC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B.在2C.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都会转化

11、为不饱和溶液当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析出丙D.10海南)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水中可得160g溶液tC时,将60g乙加入100gA.te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32.tC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C.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Di二.分析题时20c含义是在度氢钠的溶解为9.7g,其,101.(内江2)20c时碳酸,同时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镂,但却只有;工业上用氨碱法制纯碱时,向饱和氨盐水中不断通入CO2。碳酸氢钠结晶2.右图为 AA度 B 、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析出,原因是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小

12、顺序是。AtC时,、gB00时,析出溶质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C将tC402。,无溶质析出的是最多的是C一:0t/C20t温度21g。C时,将20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耳W三i也.液的质量是C时的溶解度4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甲物质在3.(10日照C;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为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CO2(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溶液应“乙”)曲线。、的变化应类似于(填“甲”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辽宁鞍山)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4. 2010AB 4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

13、时,A物质与(1)当温度为1(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CO,那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3)32(填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或“B”“A:2010甘肃兰州)右图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绘制的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你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5. t C时,a i)。或“=物质的溶解度b两种物质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物质的溶解度(填“了、“( 1)a、 b ( 2)将 t C时 2溶解借库.温度以3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冷却到 t(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任何一点都表示溶液的一种特定状态。图中A、B两个状

14、态中,溶液属于不饱和状态的10河南)右图是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状态最不稳定的6.。(1)30C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该物质加入到 和100g(2)50g或“不饱和”水中,搅拌后得到的C时,将)溶液;将该溶液降温到是填“饱温度/c0102030405060708090g溶解废/3635343332313029282720c时可析出晶体本溪)下表列出了固体物质A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7.10,充分溶解形成的是固体AC时,向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1)7020 C,此时溶液中溶质与溶剂(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再将烧杯内物质温度降至 一);的质量比为表数据的分析,物质填最简整数比(填“甲 的溶解度曲线 A(2)通过对上或“乙”)应是右图中的:, 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请回答无锡)右图AB8.(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1)时,A、填物质的溶解度(B(2)20(3)40C时,将A、B各15g分别加到均盛有50g水的两只小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物质有剩余(填A”或B)。(4)现有50c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减少溶剂的情况下,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措施肯定不能实现的是(填序号)。降低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