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少女歌唱——采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1592246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5、少女歌唱——采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5、少女歌唱——采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5、少女歌唱——采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15、少女歌唱——采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少女歌唱——采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少女歌唱——采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5.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一、 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诗人对新生活的歌赞与热爱。 2品味朴素、清新、优美、明快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3体会诗人炽烈的感情,培养学生奔放快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品味形象、鲜明、优美的语言,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与联想。 教学难点把握本诗的主旨。 课时安排 2课时 二、 课文字词三、 颤抖:chn du颤动;哆嗦;不停地颤栗地控制不住地抖动。琴弦:qn xin琴上赖以发声的弦线。渴望:迫切地盼望四、 课文朗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我歌唱/早晨,我歌唱/希望,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明确歌颂对象,凸现喻体形象

2、)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去找你/停留的/地方。(突出“飞”,显其热情奔放)所有/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的快乐/或者/好的思想,都变成声音/飞到/四面八方去吧,不管/它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注意声音的抑扬,情感的表达)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逐步激昂,情感推向高潮)五、 课文导语: 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因为我们都觉得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的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

3、首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六、 常识(分发)何其芳,四川人。早在学生时代就从事诗歌创作,世纪年代初就以绮丽、精致又略带感伤的诗风闻名于世,有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等。这首诗写于年月,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正是旧中国艰难的年代,但在延安,诗人生活在另一个新天地之中,他感受到延安军民特别是年轻人焕发出来的蓬勃朝气,对祖国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希望,他从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起点出发,唱出这首青春的颂歌。这首诗,风格清新明快,热情洋溢,极富感染力。写作背景1938年,诗人和好友卞之琳等一道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作者亲眼目睹了根据地人民火热的革命生活,那种快乐、充实、民主的全新生活,使从黑暗

4、的国统区来的诗人,感到中国的希望。诗人投入到火热的革命生活中,并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1942年,诗人满怀激情地写下了这首诗。七、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1、“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其中的“少男少女”是什么样的少男少女?是世纪年代延安的少男少女。诗人面向“少男少女”,就是面向祖国的未来,面向民族的希望,他要为祖国的“少男少女们”唱一支歌,是诗人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具体体现。但对于诗的理解不可拘泥。从典型意义方面来说,也可以指新中国的少男少女,代表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少男少女。2作者歌唱的事物与少男少女们有什么共同点?诗歌的第1句就紧扣标题,接着四句排比,歌唱

5、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和正在生长的力量,这里面暗含比喻,即把少男少女们比喻成这4种事物。其间的相似点就是:生机勃勃,充满朝气和希望。何其芳说:“我感到早晨、希望、未来,正在生长的东西,少男少女,这些都是有着共同特点的,都是吸引我们去热爱的。”(关于写诗和读诗)3、如何理解“我的歌啊,你飞吧,飞到年轻人的心中”?诗人希望他的歌真正打动少男少女,在他们的心灵上引起共鸣。4、对“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使我像草一样颤抖过”应如何理解?那些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曾经象春风感动小草一样感动过诗人。5第3节中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什么?或者问它们的本体是什么?从语言的角度看,这节诗只有一句话,所以要弄清这

6、个问题,一定要结合全句来理解。作者把自己比喻为一棵小草,“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曾使小草“颤抖”过,也就是说作者受到过“快乐或者好的思想”的感染和鼓舞。诗人也希望这些“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传播开来,像和煦的春风吹拂少男少女的心灵,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少男少女,使他们意志坚强,奋发向上,永葆青春的活力。由此可见,这里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快乐或者好的思想”。6为什么我会“重新变得年轻了”?这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有什么关系?延安的全新的生活,使他豁然开朗,他顿时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和快乐,仿佛一下子年轻了许多。这体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作者热情地歌颂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少男少女,歌唱充满朝气和希望

7、的生活,必将影响和鼓舞一些忧伤、消极的成年人,使他们重新焕发青春,老当益壮。这一节的内容是上一节诗意的拓展和延伸,体现了诗人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深化了中心。7、第四节在诗中起什么作用?(1)通过写自己的变化,诗人把现在与过去进行对比,在肯定这种变化的同时,其 实还是在赞颂、歌唱新事物新快乐新思想。诗意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又深入一层。(2)诗人不但赞美了少男少女,还鼓舞了成年人,希望青年人要有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开拓未来的壮志豪情,也希望成年人焕发青春、积极进取。8、艺术特色A、形象鲜明,最富特征。创造了“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等鲜明特征的形象,以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比喻,表达

8、诗人热爱青少年,热爱新生活,勇于塑造新我的思想感情。B、语言生动,激情生动、热烈奔放、刚健清新。第一人称“我”的构思,句句如真情的内心独白,使人对真诚的诗人形象印象深刻。C、节奏明快,节奏感强,押韵讲究。既有第一节一口气贯注的排比,也有第二、三节的整散兼顾的诗行。这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好诗。D、层次清晰,节节深化。四节诗,第一节写歌唱内容,二、三节写希望歌能激励青年人,第四节是前几节的进一步深化,写诗人因他的歌在青年人心中得以扎根,心情激动,自己也对生活充满希望。四节诗一气呵成,形成一个整体,表现出诗人完整、巧妙的艺术构思。9读完本诗后,你觉得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少男少女?试写出几个,并说说为

9、什么要用这样的比喻。例如:早晨的太阳(朝气蓬勃)、雨后的彩虹(多姿多彩)、绚烂的春天(生机勃勃)、初生牛犊(英勇无畏)、雨后春笋(茁壮成长)等。10“思考与练习:练习一:“少男少女”好比“早晨”,好比“希望”,好比“未来的事物”,好比“正在生长的力量”,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他们使我“重新变得年轻了”,使我“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渴望”。练习二:“未来的事物”“生长的力量”形象地概括了“少男少女”的特点,他们充满青春活力,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一阵微风”“一片阳光”是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诗人希望他的歌声能极大地感动广大青年,引起广大青年的共鸣。11与乡愁相比,这首诗构思有

10、其突出之处:乡愁是借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等意象来抒发感情,这首诗则是直接抒情,完全是“内心独白”,体现了诗人关怀年轻人的真挚情怀。特别是第三、四节,诗人揭示了一个成年人的内心世界:不要对生活失去理想和希望。这样不仅赞美了青年人,也鼓舞了成年人,青年人要有开拓未来的豪情壮志,成年人要有焕发青春的充沛信心。构思新颖独特,情感表达直接强烈。12、 比较阅读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

11、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这两首诗都是写在民族危亡的关头,都是写给抗战时期的青年,但在立意上侧重点有所不同。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主要是歌颂少男少女,歌颂他们热情奔放的青春,歌颂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从而使“少男少女们”得到鼓舞;而毕业歌则像是面对民族危亡的抗战形势,向青年们吹起的号角,激励和鞭策他们投身抗战,献身祖国。八、 中心思想:该诗通过对少男少女们的热情歌唱,勉励广大的青少年们(也包括成年人),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生活中去,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奋发向上,永葆青春活力。九、 课文引申:名言等十、 作业设计:1、 抄写解释字词及摘句(造句)2、写诗歌一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