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591545 上传时间:2023-05-2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健康宣教:新生儿黄疸一、定义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由于血中胆红素浓度升高造 成皮肤及粘膜黄染,病情轻重不一,重者可导致核黄疸,常 导致死亡和严重后遗症。二、分类1、生理性黄疸:新生儿出生后2-3d出现,4-5d达高峰, 14d消退,(早产儿可诞至生后3-4周),除皮肤及巩膜黄染 外无特殊症状,肝功能正常,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6mg/ dL,多不需治疗。2、病理性黄疸:1) 特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疸: 生后24h内出现黄疸,胆红素浓度102umol/L;足月 儿血清胆红素浓度220.6umol/L (12. 9mg/dL);早产儿 255umol / L (15mg /

2、dL);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 / L(2mg / dL)血清胆红素每天上升85umol / L (5mg /dL);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周,或进行性加重。2) 原因:感染性A.新生儿肝炎;B.新生儿败血症及 其他感染;非感染性A.新生儿溶血;B.母乳性黄疸:一般 于母乳喂养后4-5d出现黄疸,2-3周达高峰,4-12周后降 至正常,患儿无其他症状,停止喂母乳3d后黄疸即下降; 胆道闭锁;其他:遗传性疾病,如G6PD酶缺陷,药物性黄疸等。三、护理1、一般护理:同足月新生儿护理。2、做好光疗和换血治疗的准备工作和护理工作。3、遵医嘱给予肝酶诱导剂和白蛋白,白蛋白能结合游 离的未结合胆红

3、素而减少其通过血脑屏障的机会,从而降低 核黄疸的发生。4、严密观察病情,除生命体征的观察外,还应重点观 察:1)观察黄疸的进展情况,观察皮肤、巩膜、大小便的 色泽变化,以判断黄疸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及程度。2)观察贫血的进展情况,观察患儿R、HR、尿量的变化 及水肿、肝脾大等情况,判断有无心力衰竭。3)观察有无胆红素脑病的表现:注意观察患儿的吸吮 力,肌张力、哭声、精神反应等,有无抽搐,有变化及时通 知医生。四、出院指导1、向患儿家长介绍黄疸的有关知识,指导其学会黄疸 的观察,以及早发现问题,尽早就诊。2、指导正确喂养,以利于肠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减少 肠肝循环。3、若为母乳性黄疸,嘱出院后可继续母乳喂养,但可 改由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正常母乳喂养。若黄疸严重, 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待黄疸消退后再恢 复母乳喂养。4、若为G-6PD缺陷者,需忌食蚕豆及其制品,并注意 药物选用(忌用解热镇痛药,磺胺药等)。5、对可能有后遗症的患儿家属,应指导早期进行功能 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