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1589977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海南省人民政府二九年十二月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目 录前 言I第一章 总 则1第一条规划目的1第二条指导思想1第三条规划原则2第四条规划依据3第五条规划范围3第六条规划期限3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形势4第七条土地利用现状4第八条土地利用成效与存在的问题5第九条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8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10第十条土地利用战略10第十一条土地利用政策导向12第十二条土地利用目标13第十三条土地利用主要任务17第四章 农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19第十四条农用地结构调整19第十五条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20第十六条林地布局20第十七

2、条园地布局21第十八条牧草地布局21第十九条其他农用地布局21第五章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与布局23第二十条建设用地结构调整23第二十一条城镇工矿用地布局24第二十二条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25第二十三条基础设施用地布局26第二十四条旅游设施及其他建设用地布局27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区域调控28第二十五条土地利用综合分区28第二十六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32第二十七条土地用途分区与用途管制措施34第二十八条实施统筹区域的土地利用政策39第七章 土地利用重点工程43第二十九条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程43第三十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工程45第三十一条重点项目用地保障工程46第三十二条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程

3、50第三十三条土地整治工程52第八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5第三十四条行政管理措施55第三十五条经济调控措施56第三十六条法律约束措施57第三十七条技术措施57第三十八条社会监督措施58第九章 附 则59第三十九条规划文件59第四十条规划实施59第四十一条规划解释59iii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前 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及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保护耕地、保障建设、改善生态的关系,促进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优化,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4、发展,根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在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的基础上,制定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围绕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明确了海南省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利用管理主要目标和任务,提出了协调保护与发展等土地利用矛盾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划定了土地利用功能区和空间管制区,明确了各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分解落实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达的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对重点项目用地作了具体部署和安排。规划是统

5、筹海南省土地利用的纲领性文件,是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的基本手段,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和规划城乡建设、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依据。I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规划目的本规划期内,既是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矛盾凸显期。根据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GDP将得到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国际旅游岛初步建成,综合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海南将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省。

6、为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新形势下土地利用管理要求,必须通过修编规划,从长远和全局出发,妥善处理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科学统筹安排各业各类用地,进一步优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土地保障能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第二条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海南“一省两地”发展战略、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合理安排建设用地为重点,以节约集约用地为核心,统筹区域、城乡和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强化生态建设,优先保障生态建设用地,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创新用地模式和管理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7、,为海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资源保障。第三条 规划原则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立足省情,着眼未来,遵循“严格保护、占补平衡,统筹兼顾、保障重点,优化布局、集约利用,强化措施、保障实施”的原则。严格保护、占补平衡。从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加大土地整治力度,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农用地质量和生产能力,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统筹兼顾、保障重点。坚持以供给引导和制约需求,统筹安排各类用地规模,兼顾各行各业用地需求,保障生态建设用地,满足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用地,提高支撑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

8、力。优化布局、集约利用。优化城乡土地利用布局,积极拓展建设用地空间,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充分挖掘存量土地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切实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化措施、保障实施。体现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要求,制定各项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提高规划实施能力和效力。第四条 规划依据规划的主要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海南经济特区土地管理条例、海南省基本农田保护规定

9、、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及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乡总体规划、中部山区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等。第五条 规划范围本规划编制范围为海南省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含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土地总面积为3.5354万平方公里。第六条 规划期限本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目标年为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7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形势第七条 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现状结构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海南省土地总面积为353.54万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282.64万公顷(423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9.95%;建设用地

10、面积为29.26万公顷(438.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27%;未利用地面积为41.64万公顷(624.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78%。(1)农用地中,全省耕地面积为72.76万公顷(1091.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58%。耕地主要分布在滨海平原、台地、河谷及山间盆地,尤以北部和西部平原台地区最为集中,中部山区分布较少;园地面积为53.31万公顷(799.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5.08%;林地面积为148.33万公顷(2225.0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1.96%;牧草地面积为1.94万公顷(29.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55%;其他农用地面积为6.30万公顷(94.

11、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8%。(2)建设用地中,城镇工矿用地面积为7.39万公顷(11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09%;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12.06万公顷(180.9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41%;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1.36万公顷(20.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38%;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6.03万公顷(90.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71%;旅游设施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其他建设用地面积为2.42万公顷(36.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68%。(3)未利用地中,主要以荒草地、滩涂、河流及湖泊水面为主。其中,荒草地面积为21.57万公顷(323.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

12、10%;滩涂面积为14.48万公顷(217.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09%;河流及湖泊水面面积为4.22万公顷(63.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9%。2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海南省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特色鲜明。全省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的岛屿地貌形态,决定了圈层分布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农用地的多宜性特征明显,林地和园地面积比重大;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特点,客观上要求土地利用保持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和高植被覆盖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总体水平还较低;滨海平原地区既是优质耕地和基本农田集中的地区,也是人口集中和产业集聚的地带,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用地的矛盾较为突出。第八条 土地利用成效与

13、存在的问题1、土地利用成效海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简称“上轮规划”)批准实施以来,以保护耕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为重点,以土地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坚持土地可持续利用战略,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强化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促进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优化调整,土地利用和管理取得了以下明显成效:(1)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了较好的保护,有效控制了建设用地规模,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实现了占补平衡的目标。基本农田划定面积为64.92万公顷(973.8万亩),建立并落实了各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立并完善了规范有序的土地开发整理机制。(2)闲置土地处置和盘活取得明显成效,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14、有了较大提高。20世纪90年代初形成的2.38万公顷(35.7万亩)闲置土地基本处置完毕,其中50.7%的土地已盘活利用。单位农用地农业产值由1996年的0.50万元/公顷(0.03万元/亩)提高到2005年的1.06万元/公顷(0.07万元/亩),年均递增8.7%;单位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由1996年的8.78万元/公顷(0.59万元/亩)提高到2005年的20.65万元/公顷(1.38万元/亩),年均递增10.0%。(3)城乡建设和产业发展用地得到保障,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断优化,土地利用率进一步提高。规划实施期间,海口、三亚两个中心城市发展的建设用地需求得到充分保障,南北两极的带动作用

15、进一步增强。博鳌、兴隆等东部地区旅游用地和洋浦、东方、昌江、澄迈等西部工业项目用地也得到了有效保障。(4)土地生态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推进了海南“生态省”建设战略的实施。200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55.5%,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78万公顷(41.7万亩),规划建设陆地自然保护区56处,占全省陆地面积的8.1%;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万多公顷,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5)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机制不断完善,土地管理更加规范,土地利用管理水平取得长足进步。土地利用规划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其中一些重要指标纳入了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各市(县)、乡(镇)逐级编制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行了严格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建立了土地利用规划动态监测和监督机制,土地利用规划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明显增强。2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