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总复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588871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土壤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土壤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土壤总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土壤总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总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总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土壤总复习名词解释同晶置换;永久电荷;物理化学吸附;阳离子交换;CEC;致酸离子;盐基离子;盐 基饱和度;活性酸;潜性酸;土壤pH; Eh。农业土体构造;灰分元素;植物必需的营 养元素;土壤养分临界值;颉颃作用;作物营养临界期;根际;限制因子律;最小养分律、限 制因子律及报酬递减律;土壤无机氮;土壤速效氮。氮肥料利用率;有机肥料 复混肥料复合 肥料混合肥料二元、三元、多元复混肥料多功能复混肥一、判断正误1.土壤资源同其他资源一样,总有枯竭之时()2. 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以固相的矿物质最重要()3. 在同一地区,土壤肥力越高,则土壤获得的农作物产量也高()4. 土壤养分含量高,则土壤肥力也高()

2、5. 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不同的风化作用类型在一个地区同时存在着,只是作用的强度不同而已()6. 石英是土壤中砂粒的主要矿物成分()7. 砂质土全部由砂粒所组成()8. 增施有机肥料,无论对砂质土或粘质土,均有良好的改良效果 ()9. 土壤有机质含量是评价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10. 只要多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就会相应的不断提高()11 .腐殖质常与矿物质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12. 容重就是单位容积土壤的十重()13. 砂土松散容重小,粘土紧实容重大()14. 土壤水分运动方向一定是从含水量高处向低处运动()15.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一条曲线()16. 土壤有效水含量一般是粘土壤土

3、砂土()17.毛管水上升高度因质地而定,一般砂土最低,壤土居中,粘土最高()18.张力计能测出范围为0-0.85巴的基质势()19. 土壤溶液中的阳离子,一旦被胶体吸附后,便失去活性就永远不能被植物吸收,变成无效态养分了()20. A顼是酸性土壤潜在酸的主要根源,它比交换性H+重要得多 ()21胶体的永久电荷主要由粘土矿物的同品代换引起的()22. 氨化作用只能在通气良好的条件下进行()23. 反硝化过程就是土壤N素的无效过程之一()24. 在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主要是Ca-P()25. 在弱酸至中性条件下,磷素的化学固定量较少()26. 粘土矿物品格中固定的钾称为缓效钾,在一定条件下,

4、仍可以释放出来,成为速效钾的一部分()27. 在强酸性土壤中无机磷的主要形态是Fe-P和Al-P()28. 降水1.5mm相当于农田灌水1方/亩()29. 土壤有效水含量一般是粘土壤土砂土()30. 农田灌溉指标制度的下限为凋萎含水量,而上限则为饱和含水量()31. 烘干土即为风干土()32. 土壤有效水最大含量即为土壤有效水含量()33. 土壤愈肥沃,产量就一定越高.()34. 秸秆还田时常配合施用一定量的氮肥。()35. 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条件,其实都是微生物生活所必须的条件.()36. 土壤水分运动方向是从土水势负绝对值高处流向负绝对值低处.()37. 容重和孔隙度只能表明土壤的松紧状

5、况,而不能表示孔隙分布.()38. 黏质土孔隙度大,而砂质土孔隙度小,但粘土通气,透水性差,砂土通气透水性强()39. 反硝化过程就是速效态的无效化过程.()40. 在有石灰性反应的北方土壤中,几种形态无机磷酸盐的含量是Ca-PFe-PO-P.()41. 粘土矿物品层中固定的钾,仍可以释放出来,因此,它可能成为速效钾.()42. 在五大成土因素中,生物是最活跃的因素.()43. 土壤水分运动方向是从水吸力小处相水吸力大处流动.()44. 秸秆还田时常配合施用一定量的氮肥。()45.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一条单值曲线.()46. 土壤升温的快慢次序是砂土壤土粘土、()47. 一般来说,长江以南的土

6、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而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碱性.()48. 植物体内大量元素含量高,所以大量元素比微量元素更为重要.()49. 反硝化过程就是速效态的无效化过程.()50. 粘土矿物品层中固定的钾,仍可以释放出来,因此,它可能成为速效钾.()51. 土壤中的N素来自土壤矿物的风化.()52. 母质的许多特性会“遗传”给土壤.()53 .没有生物,就没有土壤.()二、填空题1. 土壤与自然界其他物质实体的本质区别是。2. 土壤生产力的大小主要是由、和 共同决定 的。3 .在质地分类制中,卡庆斯基简易分类制是把土粒粒径大小分为 和 故称它为二级分类制。4. 土壤农业生产性状是指、和 的综合反应。

7、5. 土壤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反映土壤 的一项重要指标之一,华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为 左右。东北地区黑土的有机质含量可高达。6. 土水势包括、和 四个分势。7. 土壤有效水含量为 和 之差值。8. 降雨9mm时,则相当于 方/亩,方/公顷。9. 在绝大多数土壤的固体部分中,,而有机矿物质占质占.10. 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基本过程是 和.11. 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即带 电,又带 电,而通常以 电为主.12. 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基模势之间的关系曲线,叫.13. 砂土的容重于粘土的容重;砂土的总孔度于粘土的总孔度.14. 作物吸收利用的无机态氮,主要是 氮素和 氮素两种.15. 在绝大多数土壤的固体部分

8、中,矿物质占,而有机质占.16. 土壤固体部分(固相)主要是由 和 组成.17. “勤浇薄施”的水肥管理适用于 质地的土壤.18. 粒级是指,而质地是指.19. 土壤有机质四大组成元素是,和.20. 土壤腐殖质主要是由,和 组成,其中以 和 较为重要.21. 腐殖质是两性胶体,即带 电,又带 电,而通常以 电为主.22. 腐殖质在土壤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为.23. 在土壤有机质中,腐殖质占.24. 国际上土壤含水量测定的标准方法 .25. 土壤含水量和土水势之间的关系曲线,叫.26. 张力计(负压计)一般用来测定土壤的 ,它测定的范围一般 是.27. 土水势一般为 值,而土壤水吸力一般为 值,两者

9、绝对值大 小.28. 由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可知,相同的吸力下,含水量粘土 于砂土,相同的含水量下,水吸力是粘土 于砂土.29. 土壤酸度按H+和AL3+的存在状态可划分为 和.二者之和称为土壤 酸度.30. 测定土壤pH值时,一般用水来浸提,那么,所用水:土是:.31. 石灰性土壤中无机态磷的主要形态是 和.32. 酸性和强酸性土壤中无机态磷的主要形态是 和.33. 影响土壤中钾固定的因素主要有, 和.34. 植物吸收磷几乎全部为 离子形式.35. 土壤含水量一般是用 来表示的,它是以 为基础,而不是以 为基础。36. 土壤水分实际上是指在 温度下从土壤驱逐出来的 水。37. 测定土壤含水量的传

10、统方法是。38. 土壤有效水含量为 和 之差值。1、 土壤养分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又称有效养分;另一类是养分。2、 土壤中的胶体物质主要有:-、3、 土壤粘粒的品体颗粒由两个基本结构单元所组成,即和。4、土壤吸附性能分为、和三种。5、粘土的养分供应容量-,供应强度-;而砂土供应容量-,供应强度6、 缓效养分是指土壤中的态和态养分。7、 土壤潜性酸的大小常用酸度或酸度来表示。8、 草木灰既是良好的钾肥,同时又能中和性。9、 对碱性土,可用、或来改良;酸性土通常用来改良。10、 、和是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因素成为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之外的成土因素。11、 土壤地带性分布包括地带性、地带性和分布。1.

11、一般将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划分为2类:大量营养元素包括,共9种;微量营养元素是,共计7种。2. 被称为“植物营养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3.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营养元素所起的作用定律是-。3、根系吸收养分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4个过程:养分由向根表的迁移;养分从进入根内自由空间,并在细胞膜外表面聚集;养分跨膜进入 ;养分由根部运输到4. 土壤养分到达根表的方式有三种:、-。其中,和是根系获得养分的主要途径。5、 水和无机离子通过木质部向地上部输送,运输的主要机制是,动力是和。6. 叶面喷肥的优、缺点?喷施时间?7. 影响叶面营养的5个因素-。8. 作物吸收养分的一般规律是:9. 作物的

12、期和期是整个营养期中的两个关键性施肥期。10. 合理施肥的基本原理包括:-、11. 施肥时期的确定应以-、和为基本原则。12. 施肥方法包括-、和。13. 为什么“先施肥、后灌水”二者总是相伴而行?14. 什么是微量元素?农田作物补充微量元素施用原则是什么?1. 土壤中氮的形态,有机氮一般占土壤全氮的 %,通常所谓的土壤无机氮是指氮和氮,一般仅占全氮的l2%,且波动性大,属于氮。2. 土壤无机氮质量分数既不能指示作物一生或某个生育时期吸收的多少,也不能作为下季作物施用 肥的依据,但可以作为参考指标。3. 巴是我国生产量最大,施用量最多,在农业生产中效果最突出的化学肥料之一。4. 植物主要吸收和

13、利用氮、-氮和氮5. 铵态氮肥的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方法:土壤铵态氮肥NH3 损失,损失,损失造成氮肥利用率低下的主要原因。为作物吸收肥料氮的数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数,称为。由于氮肥施入土壤之后, 存在挥发、淋溶和反硝化等多种途径的损失,导致氮肥利用 ,我国多数作物对化 学氮肥的利用率在20%50%之间,低于美国、日本和前苏联。%氮肥深施无论是水田还是旱地,铵态氮肥和酰态氮肥都宜深施。施氮肥可 以提高肥料利用率15%以上。深施氮肥还具有前缓、中稳、后长的供肥特点,肥效持久,可长 达天以上。% 深施的主要方法有三种:肥深施(在栽秧或播种前,先将氮肥均匀地撒施于土壤表面,然后翻耕入土);肥深施(在播种前,

14、开沟挖窝,然后将肥料施人沟窝内,与土壤充分拌匀);肥深施(在旱地追肥时,在作物根旁开沟或挖窝,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窝内,盖土)三种。%酰铵氮肥的特性及其合理施用方法。态氮肥溶于水之后,以分子形态存在于土壤溶液之中,然后被土壤胶体逐渐通过 氢键吸附。因E 田施用容易随水流失,故要注意施肥后的田间 管理。另外,酰铵态氮水解后转变成碳酸铵,稳定性差,易分解成氨,造成氮素挥发损失,故旱地也应深施4, 从提高氮肥利用率角度来看,可采取哪些技术措施?(一)作物种类不同作物对氮的需要量各异,一般双子叶植物的需氮量大于单子叶植物,叶菜类作物的需 氮量大于瓜果类和根菜类。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的需要量也不一致。这样才能提高氮 肥利用率。(二)土壤条件砂性土壤粘粒质量分数少,大多缺乏有机无机胶体,保肥能力差。春季土壤升温快,供肥 快而猛,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在施用氮肥时,应“前轻后重,少量多次”,防止作物后期脱肥; 相反,质土壤,土壤富含有机一无机胶体,保肥能力强。春季土壤外温慢,供肥缓 而持久,前劲不足,后劲有余。在施用氮肥时,应“前重后轻”,防止作物贪青晚熟。质土砂粘比例适中,既有砂质土壤良好的通透性,又具粘质土壤的保肥性。在整 个作物生长期中,供肥平稳,对于氮肥的施肥要求不十分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