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1586748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施工技术方案申报表合同名称:重庆市万州区新长滩引水电站拦河闸工程土建施工承 包 人: XXXX有限公司 合同编号:CQ-XCT-2014-SG-02致: xxxx监理公司新长滩电站 监理部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约定完成了 一期导流及围堰方案 的编制,并经我方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现上报贵方,请审批。附: 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测量方案 安全措施计划 施工方案 分部工程施工工法 承 包 人: xxxx有限公司新长滩引水电站拦河闸土建工程项目部 执行经理: 日 期: 年 月 日 监理机构审批意 监 理 机 构: (盖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年 月 日说明:本表一式 4 份,由承包人填写,监理机构审

2、核后,随同审批意见承包人、监理机构、发包人、设代机构各1份。重庆市万州区新长滩引水电站拦河闸工程土建施工一期导流及围堰方案批准: 审查: 编写: xxxx有限公司新长滩电站引水电站拦河闸土建工程项目部二一四年十月二十九日目录1、工程概况12、编制依据23、截流施工34、围堰设计35、工期安排96、施工临时便道施工方案97、围堰施工方案118、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119、质量保证措施1210、工期保证措施1211、安全保证措施1312、环境保护措施1413、雨季施工措施14一期导流及围堰施工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总的概况新长滩水电站为引水式水电站,为磨刀溪中下游河段的第五个梯级电站,坝址位于

3、磨刀溪中游,万州区长滩镇上游,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881.2km2;电站厂址位于长滩镇下游,处于向家嘴电站水库回水范围内,控制流域面积1957.2km2。本工程采用在原长滩电站老坝下游约22米处新建闸坝方式,并保证原长滩电站引水发电,属于等小(1)型工程。水库正常蓄水位354.50m,大坝校核洪水标准为200年一遇,相应校核洪水位361.00m,设计洪水标准为30年一遇,相应设计洪水位358.09mm,水库总库容330万m3,电站装机容量9.6M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172万kWh。1.2导流及围堰概况1.2.1导流标准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规定,初期导流标准采用洪

4、水重现期5年一遇,根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查得按104月20%的设计频率790m3/s,由于鱼背山水库蓄水能力较强,在枯水期基本没有泄洪,只考虑从赶场电厂满负荷运行时发电出流量为40m3/s。施工导流建筑物设计流量为100m3/s。以此对应的水位作为围堰设计高程,根据合同文件技术规范提供的坝址区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求得相应上游水位为350m,下游345.5m。1.2.2河床资料:实测枯期河面宽度约60m,根据地形资料,由于河面宽度较窄,纵向不具备土石方围堰施工条件。1.2.3根据业主总的规划,工程作左岸、右岸两期导流作业,以坝纵0+0041.3处为分界点。2、编制依据(1)防洪标准GB50201-94

5、(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3)水利计算手册(4)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5)招标文件(6)施工设计图(7)施工组织设计3、截流施工3.1围堰布置方式:3.1、上游横向围堰:根据现场情况,拟坝纵0+000-0+0041.3段在原坝上采用C15片石砼挡墙。3.2、纵向围堰:一期纵向围堰位于坝纵0+0041.3处,采用C15片石砼墙。3.3、下游横向围堰:采用土夹砂卵石回填坝。3.4、导流:导流建筑物设计流量为100m3/s,长滩电站发电引用20 m3/s,剩余部分由原坝纵0+0041.3-0+0069.3外泄,泄水宽度为18米,泄水按高

6、度2米计,泄水面积36 m2,流速按2.5m/s计算,泄流量90m3/s,满足导流设计标准。4、围堰设计4.1围堰设计标准因大坝底板开挖高程约339m,低于5年一遇洪水标准,所以修筑临时施工围堰保证工作面枯水期施工。作业处河道狭窄,为保证河水过流,尽可能减少侵占河床,所以纵向围堰按满足5年一遇枯水期设计为毛石混凝土,并在让开主要结构前提下,预留岩坎。4.2 设计洪水标准围堰按合同文件以5年一遇洪水流量、水位情况要求进行围堰设计。围堰为枯水期挡水围堰,按照枯水期(11月5月)五年一遇水位设计,并考虑河床雍高等情况,确定围堰堰顶高程上游为350m,下游为345.5m。4.3 围堰设计4.3.1围堰

7、平面布置围堰平面布置设计见后附图。4.3.2 围堰结构设计4.3.2.1上游围堰:为加快施工进度,上游经现场踏堪,主要水流在右岸一侧(现长滩电站引水进口侧),右岸在原拦河坝前只形成回水湾,坝前方50m左右为高于水位的河床壅集体,拟将回水湾部分回填至350m,与河床壅集体联接成整体,平整后作我部一个堆料场,为防止上游围堰与纵向围堰之间渗漏,将纵向围堰向横向延伸(具体视现场定,延伸距离);临水面围堰内加入用土工膜防水,用块石护面(50cm厚),边坡为11.5,分层碾压密实。4.3.2.2纵向围堰:采用C15毛石混凝土挡墙,迎水面为1:0.01坡比,背水面坡比1:0.1;堰顶宽为1m。毛石混凝土围堰

8、按2530m分段设置温度缝,缝面布置橡胶止水。根据现场基础揭露情况看,为保证围堰与基础紧密结合,底部设置50cm厚C25混凝土找平层,部分位置围堰基础较低,需进行水下施工,水下部位采用C25一级配混凝土填塘露出水面。基岩面钻设2排2.0m,L=3.0m插筋,入岩1.5m。为防止水流对围堰外侧和岩坎结合处冲刷,影响围堰稳定,利用围堰外侧堆渣进行防护。围堰设计结构断面,见后图。4.3.2.2下游围堰:下游横向围堰用土石围堰用砂卵石回填,与临时施工便道形成整体作施工临时用地。堰顶高程为345.5m,河床高程342米。4.3.3 围堰稳定计算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围堰计算简图如下: 设计计算的主要参数

9、为: 验算数据取围堰高度H7.0m左右,设计过水位2m,加上开挖河床深度3.5m,水位按高5.5m计,建基面绝大部分为基岩。取堰体断面形式为:迎水面坡比为n=0.01,背水面坡比i=0.1,顶宽b=1m。取1m单宽堰体,作用于围堰上的荷载包括:自重、水压力(最大作用水头5.5m)、基底扬压力(按照围堰地基进行灌浆防渗处理后计算),按照有关公式进行如下计算:4.3.3.1抗滑稳定计算(1)抗剪强度计算:5级临时建筑物的稳定安全系数KS1.05 (SDJ338-89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堰体底板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摩擦系数取f=0.65;W作用于基础截面的总垂直力;P作用于基础截面以

10、上的总水平力;抗剪强度计算公式为:K=fW/PKS抗剪计算: 抗滑力=基底摩擦系数围堰自重 岩石基底摩擦系数取经验值0.65,毛石混凝土重度取平均压实砼=25KN。 水重度取1=10KN。断面面积S(1+1.715)/2*6.5+(0.5+0.5443)/2*2.215=9.98KS=(0.659.9825)/(105.55.5)/2 =1.072 围堰抗剪切稳定安全系数KS=1.0721.05,满足抗剪切稳定安全要求。 抗剪断强度计算: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K=3.0;堰体底板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的抗剪断摩擦系数取f=0.9;堰体底板混凝土与基岩接触面的粘结力取C=1.1kgf/cm2;A堰体底板

11、与基础截面的接触面积。抗剪断强度计算公式为:K= (fWCA)/PK抗倾覆力矩:(fWCA)=0.99.982500+1.12.2104=4.6655104Nm洪水倾覆力矩: P =(10005.55.5)/2 =1.5125104Nm结论:K=4.6655/1.5125=3.0853.0,抗剪断强度满足要求。4.3.3.2基础强度计算作用于基础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N/FMy/JN作用于基础截面的垂直力;M各作用力对基础截面形心力矩的总和;y基础截面中和轴至截面边缘的距离;F基础截面积;J基础截面惯性矩。按一般规定,基础最大正应力不应超过地基的允许承压应力,即23MPa;最小正应力一般应大

12、于零,即不允许出现拉应力。对于围堰来说,经常处于低水位运行,出现最高水位的时间较短,因此,也可考虑允许出现1.0kgf/cm2左右的拉应力。4.3.3.3堰体强度计算只要围堰基础应力能满足要求,堰体强度计算只需对围堰底部上、下边缘垂直正应力进行验算:y= N/A6M/Wy垂直正应力;y=9.98/2.2=4.54MPA(不考虑出现弯矩)由于围堰底部采用C25常态砼垫层,其上、下边缘垂直正应力y以不超过C25砼容许抗压强度13.5MPa和容许抗拉强度0.9MPa为准则。以上计算式中,容重取值按照水=1.0t/m3,砼=2.1t/m3。设计断面各项计算强度指标满足堰体抗滑稳定要求。5、工期安排围堰

13、工期安排(2014年11月7日2014年12月17日)序号项目名称工期安排备注1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含下游围堰)时间2014.11.72014.11.212加高上游原拦河坝时间2014.11.152014.11.223纵向围堰基础开挖时间2014.11.212014.11.244纵向围堰时间2014.11.252014.12.176、施工临时便道施工方案6.1施工便道设计临时道路长控制在250米,路幅宽5米,在坝下游250m左右开口,沿318国道一直延升至坝址,面层为泥结碎石路面,内侧(318车道侧)设置30*40排水沟,引排公路集水,外侧采用浆砌片石砌挡墙。6.2施工便道施工1、测量定线:采用现场踏勘定线,按照最大坡度不超过12%规定,将整个道路长度控制在250米左右。2、清理基层:经现场踏勘定线后,采用机械清表,将表层松散的、杂草等清除掉,清表宽度20米,清表厚度30cm。清表后进行原始地形测量。绘制地形图,确定道路具体位置及坡度。3、对清表后的基层进行碾压。4、拟采用就地取材,用挖机挖沿河砂夹石,根据施工现场用挖机在沿河料场修建若干条临时道路用于自卸车拉料。5、用挖机开挖,自卸车运输方式将砂夹石运至放线好的路基上用推土机进行回填,压路机压实。摊铺厚度控制在50cm以内,振(夯、压)要做到交叉重叠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