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585659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财务管理学课程英文名称FINANACIAL MANAGEMENT总学时数68授课学时56实践学时实验学时习题课学时8讨论学时4学分4开课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适用专业会计先修课程经济学、管理学原理、货币银行学、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课程类别学科核心课选用教材财务管理学 荆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要教学参考书财务管理 陆正飞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财务成本管理 CPA教材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财务管理与政策 范霍恩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本课程任务和目的财务管理学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也是财务管理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为培

2、养学生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设置的。财务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经济管理学课程,它以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益的分配为框架,阐述了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原则、管理方法等理论问题以及预测、计划、控制、分析等业务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1)应能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理财意识。(2)应能使学生懂得财务管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的实践意义,培养和提高其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后更好的服务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大纲制订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系财务教研室教学大纲制订时间2008年9月二、课程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章 总论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阐

3、述财务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财务管理的对象、目标、特征、原则与机制,以及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方法。通过学习本章,要求理解并掌握财务管理的概念、研究对象、目标及观念和方法。第一节 财务管理的概念一、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是基于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二、财务活动所谓财务活动是指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以及分配等一些列行为。(一)筹资活动(二)投资活动(三)资金营运活动(四)分配活动三、财务关系四、财务管理的特点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点三、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一)

4、利润最大化即假定在企业的投资预期收益确定的情况下,财务管理行为将朝着有利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方向发展。(二)净资产利润率最大化或每股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投资者,其投资目标是取得资本收益,具体表现为说后净利润与出资额或股份数(普通股)的对比关系。(三)企业价值最大化投资者建立企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这种财富首先表现为企业的价值。四、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一) 筹资管理目标(二) 投资管理目标(三) 营运资金管理目标(四) 利润分配管理目标四、代理成本与理财目标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原则一、财务管理的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并在实践中得以证明是正确的行为规范,它反映了企业财

5、务管理活动的内在的本质要求。(一)价值最大化原则(二)风险与收益均衡的原则(三)成本效益原则(四)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五)利益关系协调原则第四节 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方法一、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的观念包括利益主体观念、依法纳税观念、市场价值取向观念、风险观念、资金成本观念、机会成本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边际效应观念、现金至尊观念等。二、财务管理的方法按照财务管理的过程,财务管理的方法包括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其中,财务计划又以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为基础。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对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这两个观念有一个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包括货币时间价值的

6、含义及其计算、风险与报酬的定义及其衡量,以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第一节 时间价值一、 时间价值的概念二、 复利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一) 复利终值(二) 复利现值三、 年金终值和现值的计算(一) 后付年金(二) 先付年金(三) 延期年金(四) 永续年金四、 时间价值计算中的几个特殊问题第二节 风险报酬一、 风险报酬的概念二、 单项资产的风险报酬(一) 确定概率分布(二) 计算期望报酬率(三) 计算标准离差(四) 计算标准离差率(五) 计算风险报酬率三、证券组合的投资收益率和风险(一) 证券组合的收益率(二) 证券组合的风险(三) 风险与期望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三节 证券估价一、 证券

7、估价的概念(一) 金融证券现金流量的方式(二) 贴现率的选择(三) 一般估价模型二、 债券估价(一) 债券评价的基本要素(二) 债券的基本估价模型三、 股票估价(一) 优先股的基本特征(二) 优先股的估价模型(三) 普通股的基本特征(四) 普通股的估价模型第三章 财务分析学习目的与要求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财务分析的目的和作用,对财务分析的资料依据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掌握财务分析的评价标准和基本方法,尤其是比率分析法和杜邦分析体系。第一节 财务分析概述一、 财务分析的作用二、 财务分析的目的(一) 评价偿债能力(二) 评价资产管理水平(三) 评价获利能力(四) 评价发展趋势三、 财务分析

8、的基础(一) 资产负债表(二) 损益表(三) 现金流量表第二节 企业财务状况的比率分析一、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二、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三、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四、 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第三节 企业财务状况的趋势分析一、 比较财务报表二、 比较共同百分比报表三、 比较财务比率第四节 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一、 财务比率综合评分法二、 杜邦分析法第四章 长期筹资概论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企业筹资的目的和原则,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学习本章,应重点掌握企业筹资的目的和原则以及资金需要量的预测方法。第一节 企业筹资的动机和要求一、企业筹资的目的(一)企业设立的需要;(二)企业扩张和发展

9、的需要;(三)企业偿还债务的需要;(四)企业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二、企业筹资的基本要求(一)分析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要量;(二)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取得所需资金;(三)了解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认真选择资金来源;(四)研究各种筹资方时,选择最佳资本结构。第二节 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一、筹资渠道(一)国家财政资金(二)银行信贷资金(三)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四)其他企业和单位资金(五)居民个人资金(六)企业自留资金(七)境外资金二、筹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可以利用的筹资方式主要有如下七种:(一)吸收直接投资(二)发行股票(三)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四)发行债券(五)融资租赁(六)

10、商业信用(七)企业内部积累三、筹资渠道与筹资方式的关系第三节 企业筹资环境一、法律环境二、金融市场环境三、经济环境第四节 资金需要量的预测一、销售百分比法1、根据销售总额确定融资需求第一,区分敏感项目和非敏感项目;第二,确定敏感项目的销售百分比;第三,计算预计销售额下的资产和负债;第四,预计留存收益增加额;第五,计算外部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额=预计总资产-预计总负债-预计所有者权益2、根据销售增加额确定融资需求外部融资需求额=资产增加-负债自然增加-留存收益增加 =(资产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润(1-股利支付率) =(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

11、)新增销售额-计划销售净利润(1-股利支付率)二、回归分析法第五章 权益资本筹集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权益资本的主要筹集方式普通股筹资、优先股筹资和吸收直接投资以及股票的发行和上市。学习本章,应重点掌握普通股股票的价值,优先股的权利以及普通股筹资和优先股筹资各自的优缺点。第一节 普通股筹资一、普通股股东的权利和义务(一)普通股股东享有的权利(二)普通股股东应履行的义务二、普通股的分类三、普通股股票的价值(一)票面价值(二)账面价值(三)清算价值(四)投资价值四、普通股筹资的评价(一)普通股筹资的优点(二)普通股筹资的缺点第二节 优先股筹资一、优先股的特征(一)优先股的权益资本特征(二)优

12、先股的债务资本特征二、优先股的权利三、优先股的分类四、优先股筹资的评价(一)优先股筹资的优点(二)优先股筹资的缺点第三节 股票的发行和上市一、股票的发行(一)普通股票发行的分类(二)普通股票发行的规定与条件(三)普通股票发行的程序(四)普通股票发行的销售方式 (五)普通股票发行的发行价格二、股票的上市(一)股票上市的目的(二)股票上市的程序(三)股票上市的条件(四)股票上市的暂停与终止第四节 吸收直接投资一、吸收直接投资的种类二、吸收直接投资的出资方式三、吸收投资的程序四、吸收直接投资的评价(一)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二)吸收直接投资的缺点第六章 长期负债资本筹资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阐述了长期

13、负债资本的主要筹集方式长期借款、长期债券、融资租赁以及其他长期筹资方式。学习本章,应重点掌握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付息方式以及利率的计算方法,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债券筹资及其优缺点。第一节 长期借款筹资一、长期借款的分类二、借款条件及程序(一)企业提出申请;(二)银行进行审批;(三)签订借款合同;(四)企业取得借款;(五)企业偿还借款。三、长期借款的保护性条款(一)一般性保护条款(二)例行性保护条款(三)特殊性保护条款四、长期借款的成本五、长期借款筹资的评价(一)长期借款筹资的优点(二)长期借款筹资的缺点第二节 债券筹资一、债券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征(一)债券的基本要素(二)债券的基本特征二、债

14、券的分类三、债券的发行(一)债券的发行方式与发行价格(二)债券的发行条件与发行程序(三)债券合同中的限制性条款四、债券的偿还五、债券的信用评级六、债券筹资的评价(一)债券筹资的优点(二)债券筹资的缺点第三节 融资租赁筹资一、融资租赁概述(一)融资租赁的含义(二)融资租赁的特征(三)融资租赁的形式二、融资租赁的程序三、融资租赁租金的确定(一)融资租赁租金的构成(二)租金的支付方式(三)租金的计算方法四、租赁与购买决策五、融资租赁筹资的评价(一)融资租赁筹资的优点(二)融资租赁筹资的缺点第四节 其他长期筹资一、认股权证筹资(一)认股权证的概念及特征(二)认股权证的价值分析(三)认股权证对股票价格的稀释效应(四)认股权证筹资的评价二、可转换债券筹资(一)可转换债券的基本特征(二)可转换债券的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