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158166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2022年学生优待政策.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中学学生优待政策为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做好家庭 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育人工作,充分表达学校对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组织机构我校资助贫困学生的工作由学校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学 校安排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一)资助贫困学生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成员:XXX资助贫困学生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挂靠政教处主任:XXX成员:XXX(二)主要职责:1 .学校贫困生资料,做好贫困生的档案管理工 作。2 .筹划贫困生救助的各项活动,积极筹集贫困生救助资 金。3 .广泛联络社会各界人士的献爱心活动,积极为他们牵 线搭桥,联系帮助对象,负

2、责贫困生受资助的信息反应。4 .负责贫困生救助资料收集和贫困生救助的相关信息 的发布。5 .负责贫困生捐助资金的发放和管理。二、资助原那么1 .学校高度重视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不定期进行走 访,开展相应的贫困救助工作。2 .既扶贫又扶志,做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 合;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经济 困难,顺利完成学业。3 .资助向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倾斜。4 .鼓励贫困学生自强自立,通过刻苦学习,老实劳动, 解决生活困难。5 .学校和政教处处不定期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及在校 表现进行核实、抽查。三、资助措施(一)资助对象的档案建立1 .由学校统一印发贫困生家庭情况登记表,各

3、班于 每学期开学后对待资助对象进行摸底调查,并通过一定形式 接受群众监督评议后,由待资助对象填写贫困生家庭情况 登记表由家长签名后上报学校。2 .学校对待资助对象确定后,将贫困生家庭情况登记 表加盖公章,学校进行汇总后安排资助。(二)贫困学生认定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坚持 每学年认定一次和适时调整相结合的原那么认定贫困学生,以 确保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客观公正。1.符合以下条件的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资助(1)持有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有效特困证、卡或低保 证的农村特困群众和城市低保户子女;(2)父母双亡,无任何经济来源;(3)父母一方已故或单亲家庭,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 难;(4)

4、父母双残或单残,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5)因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6)家庭成员久病无钱医治,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7)父母中有弱智或精神不正常,不能劳动者,造成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8)学生本人残疾,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9)烈士子女;(10)其他贫困家庭。3 .认定程序(1)本人出示有效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及相关贫困证明材料,并提出申请,在征求班级及学生意见后,由班主任 调查、核实并在班级内确认后,报政教处审查。(2)由政教处调查核实后,并报学校审核、公示(出 资者要求不公示的除外)。(3)学校按规定和要求审批。4 .学校和政教处不定期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及在校表 现

5、进行核实、抽查。(三)资金发放1 .资金发放前,必须向学生说明资金来源以及发放程 序。2 .资金发放后,让资金领取者签字,并做好资料留档。3 .如果学生领取资金的,学校扶贫负责人要做好 回访,确定资金去向。(四)资助方式.国家及政府部门资助严格按照上级政策规定执行。1 .学校资助学校根据贫困生实际情况,依程序决定减、免学生校服 费用或其它费用。2 .社会资助社会针对贫困学生在学校设立的助学金、奖学金,根据 资助者的意愿实施执行。3 .其他资助根据出资者的意愿实施执行。(五)资助学生的奖惩1 .受资助贫困学生获学校奖励,可在下一学年优先提 供资助,学校可根据情况适当提高资助金额等级,优先推荐 参加各种评优评先的评比。2 .受学校资助的贫困学生,要勤俭节约,遵守校纪校 规,认真学习,对表现不良者将适当给予降低资助等级。3 .受学校资助的贫困学生,如发现因弄虚作假骗取资 助的学生,学校一经查实,将追回资助款项,并视情节轻重 给予处分;在资助期间,贫困学生有铺张浪费现象以及违法、 违纪行为立即中断或终止资助。学校应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培养和管理,指导学生给捐赠 者复信,让捐赠者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保证受助学生 品行良好,确实解决学生家长后顾之忧;要建立健全受助学 生的档案,及时总结宣传有关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