吿状教育随笔文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579332 上传时间:2023-06-13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1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吿状教育随笔文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吿状教育随笔文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吿状教育随笔文案(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吿状-教育随笔-文案- 吿状 到老师面前告同伴的状目前似乎已经成为孩子们最流行的行为了。一天下来,不知要听到多少孩子的告状声。 “老师,我被打了。 “他拿了xx的东西不还。 “老师,xx拉我的裙子。 孩子“告状是一种依赖心理的表现,有的只是为了追求自我表现,想从成年人那里得到肯定的评价;有的那么是做错了事想逃避责任,免受成认的批评和惩办其实幼儿告状的动机很多,但大多数父母或老师苦于无法制止其这种行为,于是就对爱“告状的孩子产生恶感。 其实,孩子们爱告状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大人对于孩子实事求是的告状要认真对待,及时予以正确处理,当然更重要的是强化孩子自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淡化其“告状意识乃至依赖心理。示例,大人可以这样对孩子讲:“弄坏书不是成心的,以后你和他一起保护书好吗?如果对孩子的“告状不理睬,不仅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可能使一些有害的问题无法及时解决。而如果激励他们的告状行为那么会使其他孩子争相效仿,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一些孩子养成时时窥视他人秘密的不良行为。所以一旦孩子告错了状,老师或家长应该及时对他进行提醒、帮忙和纠正。 总之,大人对待孩子告状的处理方式必须依据孩子的告状动机而定。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视野的开阔,孩子的“告状积极性会逐渐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