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157893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昌区纪委信访室(监察局举报中心)职能介绍负责处理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接听举报电话,从互联 网上收集群众举报;提供信访信息,筛选案件线索;督促、催办、 审核转请下级纪检监察组织承办的检举、控告、申诉案件和其他 重要信访问题;直接查办一些急待查明、易查易结的案件,处理 群众集体上访等突发性事件;对委局领导批办的反映领导干部违 纪的问题实施信访监督;对信访工作及信访反映的突出问题进行 调查研究,对系统的信访举报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承办领导交办 的其他事项。#信访部门的接访人员应具备什么样的心里素质 ?首先,要尊重和理解上访人。大部分上访者是为了弄清是非、 分清曲直的,信访工作人员应理解他们,才能

2、有的放矢地开展工 作。其次,要热情接待,加强感情交流。交真心、谈实意,构成 一个良好的访谈情境, 如问寒问暖, 让座让水, 让上访者有到 “家” 之感,为接待来访创造良好的气氛。再次,要态度诚恳,以诚相待。热情能缩短感情距离,真诚 是打开心灵的钥匙,当上访者看到一些党员干部的腐败现象时, 会或多或少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接待人员要将心比心,认 真听记,从中发现上访者的长处,及时给予适当赞许和肯定,即 便是有个别上访者提出过高要求或无理纠缠,也要耐心做说服教 育工作,使上访者自觉理亏,逐渐端正态度,正确地对待自己反 映的问题。最后,要区别对待,对症下药。(1) 对待初访者。一般初访者心理活动比

3、较温和,态度上也 比较好,接待人员要和蔼可亲,让其把反映的问题一五一十地讲 完,然后根据反映的问题让其提供一些必要的证据和线索,对不 能解决或无法查处的问题要向其讲明原委,另外,还需讲明我们 的工作程序、方法和有关规定,如及时向领导汇报,还要进行调 查,如何与上访人员见面等,使上访者满意而归。初访的关口把 好了,就会避免重信重访和越级上访。(2) 对待抱有试探心理的上访者。他们上访就是想摸摸底, 如有些人想把现任干部拉下马,自己当干部;有些政策掌握不清 楚进行咨询等。在接待这类人员时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本 着对“举报人、被举报人、组织”三负责的精神,把党纪条规讲 清楚,绝不能含糊回答问题。

4、通过接访,使上访者明确一切都应 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纪政纪为准绳,反映应出于公心,放弃不切 合实际的想法和不合理要求。(3) 对待情绪激动的上访者。他们的表现一般是脾气暴躁, 反映的问题容易带有片面性,认为自己反映的问题高于一切,由 于他们情绪偏激、固执己见,一旦问题没有按他们的思路和要求 得到解决就会发火,把矛头指向工作人员。在接待这类人员时, 必须要有忍耐力,冷静耐心地倾听其陈述,耐心宣传、解释,不 要针对他们的陈述立刻加以反驳和斥责,要逐步教育他们从大局 出发,全面看问题。对于那些无理纠缠者,要不卑不亢,对其进 行严厉批评。(4) 对待集体上访者。集体访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它具有集 中性、紧

5、迫性和危险性的特点。接待中要坚持原则,掌握政策。 对于有理有据的问题,要明确给予肯定,尽快上报领导批示调查。 基本合理的要求,要尽力给予调查解决。要求过高的,一时不能 解决的,要讲清道理,做好解释。无理要求的,要理直气壮地批评教育,要让多数集体访人员感到我们是真心实意地按照党纪条 规为民办实事。总之,接访工作是融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哲学等为一 体的一门艺术。信访工作者不仅要具备较高的思想政策水平和专 业知识,还要具备访谈艺术技巧,理解人、同情人,掌握上访者 的内心世界等心理素质。纪检监察信访工作职责与大信访工作职责的区别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是党委、政府信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其主要职责与党

6、委、政府信访工作职责有所区别,主要有“四 个不同”:一是在职能界定上的区别。党委、政府信访工作职责是受理 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来信来访。纪检监察信访职责是受理涉及党 政纪问题的检举、控告和申诉。二是在受理范围上的区别。党委、政府信访部门所受理的来 信来访,涉及党和政府各个方面的工作,尤其涉及社情民意居多。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所受理的来信来访,涉及党风党纪、行政监察 方面问题居多。三是在处理依据上的区别。党委、政府信访部门受理的来信 来访,主要依据党和国家政策、法律及法规,转交有关部门按照 政策、法律及法规的规定办理。纪检监察信访举报部门受理来信 来访,主要依据控申工作条例、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审理工

7、作条 例、纪律处分条例、监察机关举报工作办法等。对需要追究党纪 政纪责任的,由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查处。四是在保密要求上的区别。党委、政府受理信访的内容,多 数以要求解决个人利益为主,公开到党委、政府机关来反映。纪 检监察机关受理的信访内容,以检举控告为主,所反映的一般都 是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党纪、政纪和法律的问题,保密性强,举报人的权益必须受到保护怎样理解“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 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检举控告申诉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所谓“分级负责”是指对于检举、控告和申诉问题,根据干部职 务和党组织级别,按照管理权限,分级处理,层层负责。通俗讲, 就是将举报转到有权直接处理的基层纪检监察组

8、织办理。如:对 农村党支部书记的举报,他的直接处理权在乡镇纪检监察组织。 一般情况下,不管举报人向哪一级机关举报,最终多数举报还是 要由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来办理。因此,举报人要逐级反映,不必 “舍近求远”,特殊、重要的信访问题上一级纪委可以直接受理、 调查,即所谓“下查一级”。所谓“归口办理”是指对纪检监察 机关受理范围以外的来信来访,根据来信来访人所属地区或信访 问题的业务归属,分别由有关主管部门或职能部门处理。如:农 民负担问题,可直接向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对公安机关行政处 罚不服,可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向法院行政诉讼; 医疗纠纷问题,可直接向卫生主管部门反映,或到法院起诉等。怎样

9、写申诉信 ?党员受到党的纪律处分后,如认为证据不实、定性不当、处 分过重而不服时,可以向上级党组织提出申诉。申诉一般以书面 的形式向上级党组织提出,通常称为 “ 申诉信 ”。一、申诉信的结构及写法: (1) 标题。应概括出申诉的主要内 容,如 “关于我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申诉 ”。如申诉的内容 不好概括,也可简单地写 “我的申诉 ” 或“申诉信 ”; (2) 抬头 向哪一级组织提出申诉,就将这个组织的名称写在标题下面第一 行(顶格写 ) ,并加冒号; (3) 正文。这是申诉信的主要部分,一般 应着重写以下内容:本人的基本情况和受处分的经过情况。一 般应写自己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入党年月、

10、工作单位、职 务,何时、何地、何原因、受到何单位、何种处分等等。申诉 的理由。这是申诉信的核心和主体,应着重写为什么要申诉,是 证据不足,定性不准,还是处分过重,或是在处理过程中违反了 什么原则,都要摆出事实,列出证据,说明理由,并要准确运用 有关政策、法规。申诉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上段理由的申述后, 应写明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和要求。比如,认为自己没有问题, 要求撤销处分,或是认为自己问题不那么严重,要求减轻处分等 等。 (4) 落款。申诉人应在正文的右下方签名盖章,并注明申诉日 期。为了便于接受申诉单位与申诉人联系,申诉人还应写明通信 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等。二、写申诉信的要求及注意的问题

11、: (1) 要实事求是,不能隐 瞒错误事实,更不能伪造有关情节。如果申诉的内容与事实不符, 故意歪曲、捏造事实,还会受到严肃的批评,甚至加重处分。 (2) 要针对自己的问题,学习党章有关条文和有关政策法规,正确分 析和认识自己的问题,不要提出无理要求,更不能无理纠缠,甚 至妨碍公务。否则,将受到党纪乃至国法的制裁。如何写举报信 ?检举信有其特定的格式和内容,它一般由首部、正文和尾部 三个部分组成。 (1) 首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应首先注明受理举报 的纪检监察部门的名称,被检举人的姓名、性别、职务、级别和 政治面貌,被检举人所在单位的名称及亲属关系,被检举问题的 性质。 (2) 正文。此部分内容

12、是检举信的重点。要求举报人应当尽 可能据实告知纪检监察机关被检举人违法违纪事实的具体情节和 证据。如违法违纪事实发生的时间、地点,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和 知情人,知情人的身份、单位和联系电话,相关的书证物证等。 如检举的是经济问题,要尽可能详细注明违法违纪的金额、数额, 涉及的账号和银行等。对所检举的问题要按问题的类型和性质逐 条叙述。 (3) 尾部。根据中央纪委监察部和检察机关的有关规定, 我们提倡署名举报,检举人应尽可能签署真实姓名。同时,还要 注明写信的时间,检举人的单位、地址、邮编及电话,以便受理 部门联系。此外,还应注明同样问题是否向其他部门反映过及反 映后调查处理情况,此次举报有何具体

13、要求。通过信函的形式揭发检举党员领导干部违法违纪行为要坚持 实事求是的原则,要如实客观地检举问题,不准夸大或歪曲事实, 更不准捏造材料,诬告他人,如有诬陷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要 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和集体的利 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服从符合法律、法规、政策和党纪政 纪的处理,不得提过高要求;举报信在文字表述上要做到文字通 顺,详略适当,层次清楚,言之有物,切忌空扣帽子而无实际内 容;书写时要用钢笔,字迹要清楚、整洁。错告和诬告有什么区别 ?错告是指并非故意而造成检举、控告失实的行为。群众检举、 控告党员或党组织的违法乱纪和不正之风,往往由于了解情况的 局限性和看问题缺乏全局性,或由于调查了解不够,偏听偏信而 造成检举、控告失实。诬告是指故意捏造错误或犯罪事实,向有关部门告发,意图 使他人受到错误的责任追究的行为。错告与诬告的区别:二者的性质和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对于 错告的反映人,有关部门要向其说明事实真相,正确引导。如由 于错告造成一定的影响,还要在适当场合澄清是非。错告者要吸 取教训,引以为戒。而诬告则是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所禁止的, 情节严重的,要受到党纪国法的制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