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1577554 上传时间:2023-08-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浅析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四亩地镇中心幼儿园 桂程丽【摘要】如何让幼儿期的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是一个幼儿园和家长都要重视的问题,同时,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因此,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幼儿园与家长一起合作才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关键词】幼儿园与家长合作共促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非常注重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然而,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幼儿园与家长合作,只有幼儿园与家长形成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实效。一、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幼儿

2、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幼儿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上其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容易办到的。而且此时培养良好习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同时,培养良好习惯是健全幼儿人格的基础。幼儿期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从而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正是现代

3、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二、幼儿园与家长合作,共同促进幼儿养成的良好习惯(一)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取得人生成功的奠基石。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单幼儿园的教育是难以实现的,陈鹤琴曾指出:“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须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可见,虽然幼儿园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儿园单方面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幼儿园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培养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其中幼儿园应采取主

4、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因此,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中,我们可以采取下列几种方法:1宣传。幼儿园在实施计划和活动时,一定要向家长宣传其活动的理念和目标,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教学与游戏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重视幼教。这种宣传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活动板报、宣传册、家长会等等。如果幼儿园不向家长宣传,家长就不可能清楚幼儿园的计划安排,那么幼儿园实施的任何活动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的效果。2沟通。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

5、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有了沟通,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才能架起真正的桥梁,如果说宣传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沟通就是向合作的延伸。如果幼儿园只是停留在宣传的层面,那么是失败的。一个良好发展的幼儿园,一定是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幼儿园。同时,要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加强与家长的互动。通过沟通,才能进一步走进家长的心理,进一步听取家长的主张,进一步反馈家长的建议。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一定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和交流。3指导。幼儿园的指导作用是实施“家园”合作的最直接的方式。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家庭教育方

6、式也大多表现为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里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对于那些观念上存在过分娇惯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幼儿园等的家长,幼儿园要在理论和思想上对其点拨和指导;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存在困惑,不知道合理的培养孩子的方法,这时幼儿园就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在实践方面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幼儿。4组织。幼儿园应该多组织活动,增加与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家长参加的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最面对面的方式。幼

7、儿园组织的活动可以有多种类型,比如幼儿汇报表演、公开课、亲子活动,还可以以最直接的家长座谈会的形式,让家长们在座谈会上谈论自己的各方面家庭教育困惑,使得家长与幼儿园加强了沟通,同时,还可以起到向家长宣传教育新形势新观念,听取家长急需解决的育儿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措施的纽带作用。(二)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得最早,也是最直接、最感性的,同时,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活动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

8、,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方面,家长只有与幼儿园合作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并产生1+12的现象。孩子在家中是最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没有约束的状态下,各种不良的习惯是很容易形成的。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很好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就是家长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了。1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怎么样、表现的怎么样,对幼儿园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关心。其实,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应该持续的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计划与各种活动目标、内容安排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贯彻进家庭中,才不会使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好习惯在家中被抵消了

9、。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一致。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园已经把好了幼儿在园那道关。那么,要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一致,家长就应该把好幼儿在家的这道关。让幼儿在园和在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按良好的习惯去做事。(1)弥补幼儿在园表现的不足。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可能有欠妥的地方。那么家长在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后,就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小事,耐心地教育孩子,给孩子分析哪些做对了,哪些做错了,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有个对与错的认识,教导孩子对的可以做,错的不可以做,从细微处培养孩子,

10、从而使孩子向着良好的习惯发展。(2)按幼儿园的标准要求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家和在园的要求是一致的,任何霸道无理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有害的习惯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同时,家长也要改变自己的认识观点和态度,不要过分的娇惯孩子,对孩子的行为要严格要求,才能真正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3)利用家庭特有的资源。既然家庭中的状态是最自然的,那么幼儿的各种习惯表现也是最本质、最发自内心的想法。所以,父母就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习惯的表现,对孩子暴露的恶习要严格要求,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父母也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通过娱乐的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总之,家长只要细心和耐心,就会发掘家庭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只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家园联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