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1577380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如何调适自己的情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节情绪,拥有好心情今天下午眼保健操时间,刚走到教室门口,就见到教室里乱轰轰的,我走上讲台,站了好一会儿,教室还没有安静下来,看到如此景象,不免生气起来,讲话也不免大声了,而自己本来就有嗓子痛,一生起气来,嗓子就更痛了。有时就是这样,明知生气让自己很累,伤身体,伤心情,但就是没好好抑制住,所以对于老师来说,教师如何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就显得尤其重要了。我们都知道,情绪影响着一天的心情,影响到一天的工作。尤其是作为老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进班级,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你就是一名真正的心理健康的教师。1、始终保持着一种积极的心态,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有人曾经说过:“幸福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如何让看

2、待自己的拥有。”我们换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心情或许就会截然不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往往是为学生所困:每天为如何改变学生的缺点煞费苦心?所以看到的竟是学生的缺点,眼中的学生也是“问题学生”。试想:每天看到的都是你不愿意面对的,你的心情能好吗?罗丹曾经说过:世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教师而言,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千里马,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那将会是另一番心情。 2、 提高教师的自我调控能力。职业倦怠产生是教师自我调控能力不足的一个反映,有许多学校因为师生紧张、师生冲突而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实际上是由于教师没有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造成的,所以教师要调控好自己的情绪,

3、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心平气和的和学生交流、相处。 3、转移注意力法 首先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焦点。当你遇到挫折感到苦闷、烦恼、情绪处于低潮时,就暂时抛开眼前的麻烦不要再去想引起苦闷、烦恼的事,而注意力转移到较感兴趣的活动和话题中去。多回忆自己感到最幸福、最愉快的事,以此来冲淡或忘却烦恼,从而把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其次可以自觉地改换环境。如外出散步、旅游参观,调换居住地点等。这样通过新的环境,冲淡、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4. 合理发泄情绪 所谓合理发泄情绪,是指在适当的场合,采取适当的方法,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如:哭泣。当你遭到突如其来的灾祸,精神受到打击心里不能承受时,可以在适当的场合放声大哭

4、。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排遣紧张、烦恼、郁闷、痛苦情绪的方法。倾诉。当你心中积满苦闷、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无法疏散时,可以向父母、老师、同学、知心朋友尽情倾诉,发发牢骚,吐吐委屈。这样使消极情绪发泄出来后,精神就会放松,心中的不平之事也会渐渐消除。当你的消极心理使情绪极度低落时,越不愿参加活动,情绪就越低落。而情绪越低落,又越不愿意参加活动。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使不良情绪加重。还可以参加一些适当有益的活动,或跑跑步、打打球、干干体力活,或唱唱歌、跳跳舞,就可以使郁积的怒气和不良情绪得到发泄,这样,原本十分低落的情绪就可以改变。5. 自我控制情绪法 人不仅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智。如果失去理智,感情也

5、就成了脱缰的野马。在陷入消极情绪而难以自拔时,应有意识地用理智去控制,这又有以下几种方式。 自我暗示。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抑制不良情绪的产生。当你参加一些紧张的活动如重要的考试或竞赛前,要在心里暗暗提醒自己,沉住气,别紧张,相信自己一定能行。这样就能增强自信心,情绪就会冷静,就能遏制冲动,避免不良情绪造成不良后果。6、 心理换位这也是消除不良情绪的有效方法。所谓心理换位,就是与他人互换位置角色,即俗话所说的将心比心,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分析问题。通过心理换位,来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思想。这样就有利于消除和防止不良情绪。如当受到家长和老师的批评时,自己心里有气,这时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老师、家长,遇到此类情况会怎样呢?这样,往往就能理解家长、老师、对自已的态度,从而使心情平静下来。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土程师,其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以通过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和学生管理来实现,而且教师自身的心理特点对学生所产生的深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所以,教师要学会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更加出现的表现,面对压力事件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