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1574872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范大学附中第7次理综考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科综合试题 (附中版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炎德英才大联考 湖南师大附中 2017 届高三月考试卷 (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时量: 150 分钟满分: 300 分本试卷分第 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 卷3338题为选考题 , 其他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 ,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Ti 48 Cu64 第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C)A 大肠杆菌没有中心体 ,只能进行无丝分裂B 所

2、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所有动物都有线粒体C 人体的少数细胞中没有细胞核或有多个细胞核D 家兔的不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不同 ,与基因无关【解析】 无丝分裂属于真核细胞分裂方式的一种 ,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无丝分裂 , A 项错 误;除高度特化的细胞 (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外 , 所有细胞都有核糖体 ,但动物体内的 寄生虫 ( 如蛔虫 )没有线粒体 ,B 项错误;人体中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 而一些白细胞则具有多个细胞核 , C 项正确;不同细胞的结构 (包括细胞器的数量 )和功能不同 , 是基因选择性 表达的结果 , 与基因有关 , D 项错误。2 下列生理过程在人体细胞内能够发生的是(C)A 不

3、同的 DNA 通过复制 ,合成相同的 DNA B不同的基因通过转录 ,合成相同的 RNAC 不同的密码子翻译出相同的氨基酸 D不同的 tRNA 不能转运相同的氨基酸【解析】不同的 DNA 只能复制成不同的 DNA ,A 项错误;不同的基因转录出不同的 RNA , B 项错误;由于氨基酸具有密码子简并性 ,不同的密码子能够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 C 项正 确;一种 tRNA 只能转运一种特定的氨基酸 , 但几种 tRNA 能够转运同一种氨基酸 , D 项错 误。3下图一中的为细胞膜相关组成成分,甲、乙、丙、丁代表被细胞选择了的四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图二表示组织液中 O2 含量变化对小肠上皮

4、细胞吸收 K速率的影响。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A 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这与图一中有关 ,与无关B 若图一中甲表示葡萄糖 , 则该动物细胞可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C甲、丙、丁分子数的多少影响细胞内外溶液浓度但不影响乙进入细胞的速率D图二只能说明 K的吸收速率受 O2 浓度的影响 ,不能说明该过程需要图一中的参 与【解析】 图一中 为蛋白质 ,为多糖 ,为磷脂双分子层 ,决定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的因素是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 ,A 项错误; 图一中甲进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需要 载体和能量 ),乙进入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丙和丁进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哺乳动物 成熟红细胞吸

5、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 项错误;当溶液中有多种溶质存在时 , 某种物质穿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速率仅与该物质的浓度梯度有关, 与其他溶质无关 ,C 项正确; O2浓度影响小肠上皮细胞的呼吸作用 ,从而影响 ATP 的产生 , 从图二可以看出 K吸收速率受 O2 浓度的影响 ,说明吸收 K 需要耗能 , O2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 , K吸收速率不再随着 O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 说明该过程需要图一中 (载体蛋白 )的协助 ,D 项错误。4生态学家对某草原进行调查后 , 发现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净生产量(生产者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 )之间的关系如右图 ,图中的横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

6、净 生产量。下列有关分析 ,正确的是 (D)A 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bd 生产者净生产量降低的原因是种内竞争加剧Cb 点是防止该草原沙漠化必须控制的最大放牧量D放牧量长期在 c 点以上草原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解析】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故 A 错误; b d 生产者净生产量降低的原因是种内斗争加剧 ,放牧量增加 ,故 B 错误; c 点是防止该草原沙漠化 必须控制的最大放牧量 ,故 C错误;放牧量长期在 c点以上 ,生产者净生产量降低 ,生态系 统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草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故D 正确。抗癌化合物。某研究小组就原花青素对离体的

7、人胆囊癌细胞抑制作用做了相关实验 果如下曲线所示。说明:细胞的数量通过测定相应培养瓶的吸光度值表示5.原花青素 (PC)是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花朵和树皮中的一种天然,实验结细胞抑制率 (1相应组吸光度值 )/对照组吸光度值A 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B由图可知 ,实验过程中每个培养瓶测定 3 次 C随着 PC 作用时间的延长 ,抑制效果减弱 D随着 PC 浓度的增加 ,抑制效果增强解析】 实验设计时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取若干个培养瓶分成若干组 , 均 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胆囊癌细胞悬液 ,再分别加入等量的相应浓度的 PC,A 项正确; 由曲线图 可知,实验过程中每个培养

8、瓶在 24 h、48 h和 72 h测定 3次,B 项正确;根据曲线图可以得 出的结论是:随着 PC 作用时间的延长 ,抑制效果增强 ,C 项错误;随着 PC 浓度的增加 ,抑 制效果增强 ,D 项正确。6下图中 , 甲、乙分别表示两种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丙表示果蝇的 X 染色体及其携带的部分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A 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减数分裂都正常B甲、乙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相同C 丙中过程 ,可能是发生在 X 和 Y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易位 D丙中所示变异都可归类于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 与甲相比 ,乙中的 1 号染色体发生了倒位 ,所以甲、乙杂交产生的 F1

9、,减数分裂过程中 1 号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 ,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A 项错误;因为乙中的 1 号染色体 发生了倒位 , 所以甲、乙的 1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排列顺序不完全相同,B 项错误;丙中 过程,基因的位置发生颠倒 ,属于倒位 , C 项错误;丙中 过程染色体片段发生改变 ,属于染 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 ,都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项正确。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 食盐中加有碘 , 用其配成的溶液遇淀粉变蓝B 厕所清洁剂、食用醋、肥皂水、厨房清洁剂四种溶液的pH 逐渐增大C 使用氯气对自来水消毒时 ,氯气会与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反应 ,生成的有机氯化物可 能对人有

10、害D硅胶、生石灰、氯化钙等都是食品包装袋中常用的干燥剂8 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 0.1 mol Cl 2 与足量石灰乳反应 , 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2NAB0.1 mol 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0.4NAC4.6 g由 NO 2和N 2O4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D 标准状况下 , 11.2 L 乙醇中含有羟基的数目为 0.5NA【解析】 氯气与氢氧化钙的反应为歧化反应 , 氯气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 1 mol 氯气 转移 1 mol电子,故 0.1 mol 氯气转移 0.1 mol电子,故A 错误; B.苯环中无碳碳双键 ,

11、故 0.1 mol 苯乙烯中含 0.1 mol 碳碳双键 ,故 B 错误; C.NO2和 N2O4的最简式均为 NO2,故 4.6 g NO 2和 N2O4中含 NO 2的物质的量 n464 g.6/m gol 0.1 mol ,故含有的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0.2 mol ,个数为 0.2NA个,所以 C选项是正确的; D.标况下 ,乙醇为液态 ,11.2 L 乙醇不是 0.5 mol, 故D 错误。9常温下 , 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 (C)A在 Fe2(SO4)3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K 、Fe2 、Cl 、 Br 、 SCNBc(H)11013 mol/L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12、 Mg2、Cu2、HCO3、NO3C 在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S2O32、AlO 2、SiO23、S2、NaD加水稀释时 c(OH )/c(H )值增大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 MnO 4、CO23、K、NH4 10短周期元素 a、b、c、d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 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 ,b 的某种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 ,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与 c同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a、b、d 均可以与 c 形成两种或多种二元化合物Bd 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Ca与 d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抑制水的电离D 常温下 ,由这四种元素构成的某种盐的溶液pH4,则水电离出的

13、 H 浓度肯定是 110 4 mol/LOOH 甲 OO 乙 11.有机物甲、乙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B)A 甲、乙互为同分异构体B甲、乙都能发生取代、加成和水解反应C甲的一种同分异构体能发生银镜反应D 等物质的量的甲和乙分别与足量的 NaOH 溶液反应 ,消耗 NaOH 的物质的量相等12 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A 用装置甲收集 SO2 并验证其漂白性B 用装置乙验证氯气与水反应有盐酸生成C用澄清石灰水鉴别苏打溶液和小苏打溶液D 用 NaOH 溶液除去苯中混有的少量苯酚 ,反应后分液【解析】 A. 装置甲中二氧化硫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是由于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

14、发生了氧 化还原反应 ,只能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 A 错误; B.装置乙中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不 能说明氯气可以与水反应生成 HCl,B 错误; C.氢氧化钙也可以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碳酸钙 的沉淀 ,不能鉴别 ,C 错误; D.氢氧化钠和苯酚反应生成的苯酚钠可以溶于水,苯不溶于水 ,反应后分液即可 , D 正确。13在100 mL 的混合液中 ,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 0.3 mol L1、0.15 mol L 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 2.56 g铜粉,加热 ,待充分反应后 ,所得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浓 度是 (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B)A 0.15 mol L 1 B 0.

15、225 molL 1 C0.30 mol L 1 D 0.45 mol L 1的量 0.04 mol , 100 mL 混合溶液中 ,HNO3和 H 2SO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0.3 mol L1和0.15 mol L1,所含氢离子物质的量 0.1 L0.3 mol/L 0.1 L 0.15 mol/L 2 0.06 mol,依据反应离子方程式可知铜剩余 ,根据氢离子物质的量计算生成铜离子物质的量为8H 3Cu2,得到铜离子物质的量为 0.022 5 mol,所得溶液中 Cu2物质的量浓度为 0.225 mol/L 。 二、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第 1418题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 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 6 分 ,选对但不全的 得 3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 0 分。1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A 电子从一个定态轨道跃迁到另一个定态轨道时,辐射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