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1574471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69.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从业人员培训教案(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矿一般从业人员培训教案安全部编制2018 年煤矿从业人员培训课件目录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第一节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第二节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第二章矿纪矿规第一节煤炭企业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第三章劳动合同与劳动保护第一节劳动合同第二节煤炭企业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第三节劳动保护第四章入井须知第一节入井安全知识第二节矿灯第三节井下行走及乘车安全第四节井下安全设施与安全标志第五章自救、互救及现场急救第一节矿工自救与急救第二节现场急救第六章矿井通风与灾害防治第一节矿井通风第二节矿井瓦斯及防治第三节煤尘及其防治第四节矿井防灭火第五节矿井水害及其防治第六节顶板事故防治第七节爆破安全基础知

2、识第七章煤矿安全用电第一节电工基本知识第二节采掘工作面安全用电第三节井下电气防爆安全常识第八章“一禁令”、“五规定”第一节、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十条禁令”第二节五规定第九章 、煤矿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第十章、煤矿安全教育片第一章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及法律法规第一节煤矿安全生产方针一、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和意义安全生产方针含义是“安全第一”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第一位。预防为主,就是要在事前做好安全工作, “防患于未然”。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安全第一,首先要搞好预防措施。预防工作做好了,就可以保证安全生产,实现安全第一,

3、这是经实践证明的重要经验。“综合治理”是一种新的安全管理模式 (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 ) 它是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目标实现是重要手段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党和国家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而确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 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要求各级政府和煤矿领导及职工把安全生产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切实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的关系;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目标原则和手段措施的关系。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贯彻落实好这个方针,对于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

4、他各项工作的关系,科学管理、搞好安全,促进生产和效益提高,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有重大意义。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和落实贯彻落实煤矿安全生产方针应当做到以下3 点1.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2.坚持煤矿安全生产方针的标准。3.坚持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第二节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内容有:1. 法律有安全生产法、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劳动法、矿产资源法等。2. 行政法规有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炭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乡镇煤矿管理条例、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3. 地方性法规的山西

5、省矿山安全法实施办法、山西省煤炭法实施办法等。4. 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有煤矿安全规程、爆破安全规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二、主要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一)安全生产法1. 立法的目的与意义目的: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意义:一是依法加强监督管理、安全监察依法行政的需要。二是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需要。三是依法制裁安全生产违法犯罪的需要。四是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需要。2. 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体现了“三个代表”、与时俱进、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党和政府以人为本

6、、重视人权的社会主义本质,总结了我国安全生产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二)矿山安全生产法1. 立法的目的目的: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工业健康的发展。2. 矿山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矿井的通风系统、供电系统、提升、运输系统、防水、排水系统和防火、灭火系统、防瓦斯系统和防尘系统必须符合矿山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矿山企业职工有权对危害安全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矿山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未经安全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矿山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培

7、训,经考核合格缺德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矿长必须经过考核,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具有领导安全生产和处理矿山事故的能力;矿山企业必须对瓦斯爆炸、煤尘爆炸、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火灾、水害、冒顶等危险安全的事故隐患采取预防措施;已经投入生产的矿山企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强行开采的, 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管理矿山企业的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进,逾期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提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停产整顿或者由有关主管部门吊销其采矿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矿山企业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三)煤炭法. 立法的目的合理开发

8、利用和保护煤炭资源,规范煤炭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和保障煤炭行业的发展。(四)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立法目的:一是规范煤矿安全监察行为,依法建立煤矿安全监察体制,确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二是保障煤矿安全,规范煤矿建设和生产,依法加强煤矿安全管理,预防煤矿事故。三是保护煤矿职工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五)煤矿安全规程立法目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职工人身安全,防止煤矿事故。其意义就是规范煤矿工作,加强管理和监察执法,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保证和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健康发展和煤矿安全状况稳定好转,为国家步入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第二章矿纪矿规煤炭企业有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劳动纪律劳动

9、纪律就是指在劳动过程中要求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指劳动者在共同的劳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秩序,也是一种当事人的劳动法律关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约束力。煤炭企业劳动纪律的基本内容如下:1. 遵守劳动时间和单位的作息制度,禁止旷工和无故迟到、早退。2. 坚守工作岗位,服从分配和管理,不得消极怠工和玩忽职守,不得擅自脱离工作岗位。3. 努力工作,完成生产工作任务,保证生产质量。4. 在工作时间内,遵守生产和工作秩序,不做与生产和工作无关的事情,不得东走西窜、嬉戏打闹及斗殴等。 . 严格遵守安全、操作及作业规程,不准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做到安全生产。 . 爱护国家财产和公共财物。 . 遵守本单位其他

10、有关劳动纪律的规定。二 . “三违”及其危害(一)“三违”“三违”是指矿山企业职工在生产建设中所发生的或出现的违章作业(操作)、违章指挥的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及行为。任何人如果违反了其中的一项,就被之为“三违”人员。三、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制即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责任制在整个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一个中心环节,它与奖惩制度结合,是加强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是各岗位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标准,是实施奖惩的具体依据。第三章劳动合同与劳动保护第一节劳动合同1.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2. 劳动合同内容应当包括:(

11、1)生产、工作任务和要求;( 2)试用期限、合同期限;(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4)劳动报酬和保险福利待遇;( 5)劳动纪律;( 6)合同终止条件;( 7)违反劳动合同者应当承担的责任;(8)劳动争议处理;( 9)双方认为需要规定的其他事项。3.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第二节煤炭企业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一、煤矿工人安全生产的权利1.

12、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权;2. 安全生产监督权;3. 安全生产知情权;4. 参与事故隐患整改权;5. 不安全状况停止作业权;6. 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权;7. 拒绝违章指挥权;8. 紧急避险权;9. 批评、检举、控告权;10. 投诉上告权;11. 赔偿和享受工伤社会保险权。二、煤矿职工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1服从煤矿安全检查监察机关监察管理的义务。2遵守有关煤矿安全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义务。3维护矿山企业生产设备、设施的义务。4自觉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5及时报告危险情况,参加抢险救护的义务。6纠错改正的义务。7改善工作环境的义务。第三节劳动保护1劳动保护就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先进管理,采取技术和组织措施

13、,消除劳动过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条件与行为,防止伤亡事故的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在劳动时的安全、健康。2劳动保护的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安全具有否决权”的原则。3煤矿职工的劳动保护用品自救器、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呼吸护具、眼防护用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等。第四章入井须知第一节 入井前的准备一、入井前的准备新入矿的井下作业职工(包括合同工、农协工、轮换工等)必须接受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72 小时。考试合格后,必须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工作满 4 个月,然后经再次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工作。工人每天入井前,要开好班前会,认真听取区(队)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布置的任务以及所传达的各项安全检查技术措施和作业规程及操作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