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教学设计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157047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检索》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检索》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检索》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检索》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检索》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检索》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检索》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检索教学设计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十三中学 康文娟一、教案背景: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二、教学课题:信息检索三、教材分析:信息检索是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一册第四章因特网使用初步的第三节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及网上浏览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掌握了在因特网浏览信息的基本操作方法,如:浏览器的打开,网址的输入,链接等操作,学生已经具备了深入学习的基础。

2、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设立的高层次的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因特网上捕获和搜索信息的方法,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将我所学,为我所用”的辽阔空间。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寻找我国几个有代表性节日的资料,掌握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2、使学生掌握保存信息的基本方法并能熟练完成对“另存为”对话框的设置。(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有关我国几个有代表性节日的文本、图片、影像资料等,进一步了解我国多民族的风俗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2、指导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

3、利用文字处理软件来展示经过处理后的信息,温习并巩固了第三章的学习内容,也培养了创作精神和创新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寻找我国几个有代表性节日的资料,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精神。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进行终身学习的意识。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从大量未知的信息中寻找并摄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2、 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提高学生高速有效的摄取信息的技能。七、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好玩、好问、好奇,同时学生学习成绩可

4、能有差距,对教学效果有影响,所以考虑适当的分层次教学,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与短暂性直接挂钩,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八、教学方法: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以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为主要活动方式,在分组过程中强调优势互补的合作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九、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本节学习任务给学生展示以“春节”为主题收集到的一些素材,激发学生对这些素材的兴趣,在学生产生浓厚兴趣的基础上布置本节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从“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

5、节日中选一个主题作为本组收集素材的主题,并将收集到的素材用文字处理软件整理成报告,展示给全体同学。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合作研讨。试一试:小组成员之间交流探讨,试一试如何利用因特网搜索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学生小组探索,老师巡回,了解学生已有的网络信息搜索水平然后让先查到的同学汇报自己的搜索结果和所使用的方法老师带领大家总结出常用的网络信息搜索方法:1、 直接访问网页2、 使用搜索引擎3、 查询在线数据库想一想:以上三类信息搜索方法中我们平时用的最多的是哪一类方法?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回答,老师顺势引出对搜索引擎的使用策略与技巧学一学:什么是搜索引擎?有哪些分类?(利用老师提供的资料)

6、师生一同总结常用搜索引擎网址:百度;Google;搜狐;新浪;网易; 雅虎;师生共同总结出搜索引擎的使用技巧:1、 关键词的提炼2、 用好逻辑符号andornot3、 不要局限于一个搜索引擎。4、 细化搜索条件提问:请同学们想想,我们从因特网上搜索到的信息涉及到哪几类?如何保存这些找到的信息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演示练习,并详细讲解“另存为”对话框的设置,以保证学生对本节知识要点的准确掌握。(以幻灯片出示知识要点)。教师布置任务: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完成报告的制作。组长负责,先组内讨论,确定主题,明确围绕主题收集哪几方面的信息,组长将任务落实到组内成员的身上。然后大家分散开始收集信息,并将收

7、到的信息保存到组内共享的文件夹内,最后组长负责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报告。教师巡视,发现问题:1、 面对繁杂众多的信息,学生难以取舍。教师要在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众多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处理和应用的能力。2、如何将信息保存下来?学生虽然对保存信息有了笼统的认识,但落实到具体操作中依然会感到茫然,此时教师在适应的时机应给予合理的点拔,帮助学生解决疑难。三、展示作品、过程评价、总结知识,强化认知1、教师选择几个作品展示给学生,并对学生的作品给予正确的评价:A等:收集的素材多少得当,突出主题,能将四种保存信息的方法一一用到。B等:收集的素材较多、较杂,不能做到紧扣主题。但收集信息的方法应用熟练、准

8、确。C等:收集到的素材较少,不能很好的表达主题,且只用到了部分收集信息的方法。2、教师出示幻灯片小结本节内容:搜索信息的基本方法: 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关键字。 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将因特网上收集到的素材进行整合的操作步骤:1、确定主题,明确围绕主题收集哪几方面的信息,并将收集到的信息保存到计算机中。2、对收集到的素材进行筛选、分类、组合。3、将收集到的素材制作成报告。四、拓展延伸、引发思考因特网除了给我们提供文字、图片、网页信息外,还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文件信息,如歌曲、电影、游戏等。同学们肯定很想把这些文件保存到自己的计算机上吧?课下同学们可以尝试着完成文件的保存即文件下载的操作(以幻灯片出示

9、课下作业)。观看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考学生上机操作完成练习组内讨论回答练习的操作步骤引发思考相互探讨,自己动手操作,完成保存因特网上信息的练习收集素材,保存信息,制作作品欣赏、评价作品回顾本堂课所学知识。领会、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投入到课堂中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建立和上节课的联系,使学生温故而知新。明确本节学习的知识要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际操作、相互探讨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要点更具体化。使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操作有个笼统的认识。使知识要点更具体化。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从大量未知信息中寻找并摄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的能力,而通过学生寻找并保存自己

10、所需的信息来掌握从因特网上收集信息的方法。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易于保持,而且易于举一反三,易于和其它知识融会贯通。培养学生正确评价作品的能力强化学生对本节知识点的认识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思考与探究十、教学反思:我在教授这一课时,探索着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以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自主学习、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我作为教师,只作为学生学习认知活动的组织者,引导他们运用已经掌握的网络方面的知识去制定出具有自己个性特点作品,并且以整个探究过程为载体,引发学生对尚未掌握的网络操作技能的渴求,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