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二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1569983 上传时间:2023-09-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第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第二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 第二章认识空气 保护空气学案 粤教版【知识网络】 1. 空气 氮气占78% 成分(体积分数)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二氧化碳占0.03% 水蒸气和杂质占0.03% 二氧化氮 空气 气态 二氧化硫 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颗粒物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改进燃料结构污染防治措施 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2构成物质的微粒 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分子 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特征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构 构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成 成 概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特征:同分子的特征相似物质 原子 质子(带正电) 构成 得 原子核(带正电) 失 结构 中子(不带电) 构

2、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成 子形成 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离子 阳离子 分类 阴离子【知识梳理】一、空气的成分1、认识空气的组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其次是_,它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只占_,但作用很大。另外,还有水蒸气和杂质大约占空气体积的_。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1)在工业上通过降温加压的方法,根据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的_不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这一过程发生的是_变化。(2)可用于动物呼吸作用的是_气,液态_可用作制冷剂,_可被填充在灯泡中,制造各种用途的电光源。3、关注空气质量.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等。二、物质

3、的构成 物质由_、_、_构成。分子由_构成。三、原子的构成1、原子的结构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带_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_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带_电的_和不带电的_构成。在原子中,质子数_核电荷数_核外电子数。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2、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核外电子的能量越高,离核较 ,能量低的离核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 。(2)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圈表示 ,圈内的数字表示 ,弧线表示 ,弧线上的数字表示 。(3)离子是_,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3、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中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上。电子的质量_,是1个质子质量的_。原子的质量很小

4、,记忆书写都不很方便,所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表示原子的质量,相对原子质量就是_。【要点讲解】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测量原理是利用4P+5O2点燃2P2O5(白色粉末),消耗掉氧气后使容器中气压减小,水被压入其中,而进入的水即代表氧气的体积量,请注意以下问题: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b、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

5、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二、分子、原子、离子1、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分子原子备注相似点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处于不断的运动中,原子间有间隔,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同种原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分子与构成这种分子的原子比较,原子比分子小,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一定比分子小(不同种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不同点在化学反应中,分子本身发生分裂,可以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发生改变联系分子是原子构成的,分子是构成物质

6、的一种粒子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2、离子与原子的区别项目原子阳离子阴离子结构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性中性带正电荷带负电荷性质一般性质比较活泼(除稀有气体原子外)稳定稳定符号(举例)H、O、AlH+ Al3+O2- Cl- 【考点精析】一、空气的成分1、命题特点此考点在历年中考中占分值在2分到4分之间,难度系数在0.8左右,是中考考题中经常考的知识点之一,这一部分的命题思路、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以考查空气成分为内容的选择题、实验探究题(2)以空气的污染为为内容的选择题、填空题,其命题主要围绕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等内

7、容。2、方法技巧(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汁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请注意以上各分数不是质量分数,而是体积分数。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固定的。(2)空气成分实验探究:科学家:拉瓦锡、舍勒、普利斯特利 成分研究:怎样证明空气中含有约 21% 体积的O2 (4P+5O2点燃2P2O5)(3)空气的污染和保护 有害气体(SO2、CO、NO、NO2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酸雨和臭氧层破坏等。保护空气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进燃料结构,使用

8、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城市空气质量日报、预报: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SO2、CO、NO、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空气质量级别有优、良好、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等几类。【例1】(2009烟台)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解析】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差,二氧化碳

9、虽然能引起温室效应,但不属于污染物。【规律小结】【例2】(2008北京)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解析】此题是考查有关空气中氧气含量的题,若在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会因集气瓶中的温度过高使水不能完全的被倒吸入集气瓶中,使测量不准确。【规律小结】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其测量原理是利用4P+5O2点燃2P2O5(白色粉末),消耗掉氧气后使容器中气压减小,水被压入其中,而进入的水即代表氧气的

10、体积量,请注意以下问题:其反应物必须是易燃物,且反应没有气体生成。反应物必须足量,且容器的气密性良好。实验成功的关键:装置不能漏气;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的水;红磷点燃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瓶中水的体积一般小于瓶内空间1/5的可能原因是:a、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b、胶塞未塞紧,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瓶塞,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减少。变式训练一1、(2008肇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2、(2009兰州)右图所示装置可

11、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3、(2008安徽)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1)右图所示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假设二】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镁条还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