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1561718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练习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学心理学习题第一章 主要理论一、 单选题 (注:各题干后的罗马数字表示该题的估计难度: I 易; II 较易; III 较难; IV 难) 1经典条件反射把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的促进作用称为:( ) II A 强化B 消退C 有效D 泛化 答案 A2斯金纳进行的动物行为实验研究称为:( ) I A 杠杆动作研究B 经典条件反射C 奖励惩罚研究D 操作条件反射 答案 D3行为发生后积极的刺激增加,导致了该行为增强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 ) II A 泛化B 正强化C 积极刺激D 有效刺激 答案 B4行为发生后引起消极的刺激增加,导致该行为减弱的操作条件反射称为:( ) II A 消退B 惩罚C

2、负强化D 泛化 答案 B5饮酒后感到“烦闷解除”,逐渐形成了饮酒的嗜好,这属于:( ) III A 惩罚B 消退C 正强化D 负强化 答案 D6精神分析把无法被个体感知的心理活动称为:( ) III A 催眠状态B 潜意识C 前意识D 消失的意识答案 B7下列不属于精神分析人格理论的内容是:( ) I A 自我B 本我C 潜意识D 超我 答案 C8 贝克( Beck AT )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中介,这一观点是指:( ) II A 不同的情绪反应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行为反应B 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认知评价,然后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C 不同的生活事件导致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D

3、生活事件经过个体的认知评价导致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答案 D9 现代心身作用的生理机制研究涉及:( ) I A 心理神经内分泌学B 心理神经免疫学C 现代分子生物学D 以上都是 答案 D10 罗杰斯认为儿童自我不协调的原因是:( ) I I A 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B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距离接近C 无条件性积极关注所致D 潜能发展的阻碍 答案 A二、名词解释 1 行为学习理论答案 该理论认为,人的正常和病态行为包括外显行为及其伴随的心身反应型式,都可通过学习过程而形成。这样,学习就成为支配行为和影响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行为学习各环节的干预,可以用于矫正问题行为,进而治疗和预防疾病。 2 强化

4、答案 某些环境刺激对行为反应产生促进作用的过程称为强化。 3 消退答案 非条件刺激长期不与条件刺激结合亦即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这被称为消退。或者行为的结果是原有的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 R S (积极) R (减弱)的关系 4 正强化答案 行为的结果是积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增强,即 R S (积极) R (促进)的关系,这称为正强化 5负强化答案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该行为逐渐加强,即 R S (消极) R (促进),这属于负强化 6 惩罚答案 行为的结果是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反应逐渐减弱,即 R S (消极) R (减弱)的关系,这属于惩罚

5、 7 经典条件反射答案 指某一中性环境刺激(铃声、气味、语言等)通过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从而也能引起原本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 8操作条件作用答案 当某一行为反应 R (如压杠杆行为或回避行为)出现时总能一次次获得某种积极的结果 S (食物刺激或撤消电击),则个体逐渐学会对这种行为反应 R 的操作,这就是操作条件作用 9 示范作用答案 是另一种类型的行为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 mode1 )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而不强调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 10 认知行为学习理论答案 与传统的行为学习理论不同,认

6、知行为学习理论强调认知等个体因素在环境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的作用,即 S O R 的关系。11潜意识答案 精神分析论认为,潜意识就是不能被人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它包括人的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活动和被压抑的愿望、被意识遗忘的童年经历等。 三、论述题 1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意义答案 按照这一理论思路,任何环境刺激,即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都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影响人的各种行为,并成为内脏活动的一种支配力量;反过来,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特别是内脏反应性行为,可以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而获得。 利用条件反射原理作松弛训练以建立条件反射性松弛反应,则有助于克服这种“习得性”的

7、药物反应症状。2 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意义答案 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反应的结果对行为本身的影响。这显示,任何与个人的需要相联系的环境刺激,即各种理化的、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变化,只要反复出现在某一种行为之后,都可能对这种行为产生影响。 反过来,人类许多正常或异常的行为反应包括各种习惯或症状,也可以是由于操作条件反射机制而形成或改变。 3 行为学习理论是如何解释许多医学心理学问题的答案 人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 疾病的发生可以是因为“错误的习得性行为”。 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或行为也是通过强化而固定下来的。 通过行为矫正方法可以改变各种不良行为和协助治疗许多临床疾病。 4 精

8、神分析理论的人格结构答案 精神分析理论把人格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指原始的、动物性的、本能的元素,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是真正的无意识,主要包括性本能和破坏欲等,有即刻要求满足的冲动倾向。此处的控制机制是快乐原则。 超我指与伦理道德行为相联系的,对自己规定行为标准的假设性实体。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按 “ 至善原则 ” 行事。 自我其一部分是意识的,一部分是潜意识的。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于本我,即为了满足本能的冲动和欲望;另一方面,它又要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按 “ 超我 ” 的要求,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自己的行为,按 “ 现实原则 ”

9、调节和控制 “ 本我 ” 的活动,在人格结构中 “ 自我 ” 起着中介作用,使 “ 本我 ” 和 “ 超我 ” 之间保持平衡。 5心理生物学研究的现状答案 目前的心理生物学研究可作三方面归纳。 不同心理变量对生理病理活动的作用。 心身相关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分为神经化学方面的研究、心理神经内分泌学方面的研究和心理神经免疫学方面的研究。 整体观研究,试图阐明各种心理因素是如何通过各种生物学过程的综合作用而影响健康的。 6 认知学派的基本观点答案 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学习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是信息加工的过程。 认为认知因素是个体健康和疾病的重要原因。 认知改变可以影响个体的疾病过程,即认知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